新疆独库公路自驾游14:盘龙古道

河马91

<h1><i>9月24日行程(中):离开瓦罕走廊就去了这次行程的重头戏“盘龙古道”。</i></h1> <h1>正好有朋友昨天给我一张从喀什走盘龙古道的地图,与我们的行程非常重合,就发在这里:第一天我们上午9:30从喀什出发,开2个小时到“奥依塔克红山谷”(里面冰川公园未去);再开1小时到白沙湖;再开0.5小时到“喀拉库勒湖”;再开0.5小时到“慕士塔格冰川公园”门口;再开1小时到“塔合曼湿地观景台”;再开0.5小时,晚上9:30到住宿点“塔县”。当天行程约350公里。</h1><h1>第二天上午9:30出发去塔县旁边的“石头城遗迹”;离开塔县开1小时到瓦罕走廊;在瓦罕走廊标志牌处不敢再往前了,要么到阿富汗、要么到巴基斯坦,算了,这两处都不敢去,掉头,开一小时返回到“盘龙古道”入口;2小时驾完盘龙古道全程,从出口处出去;开0.5小时到班迪尔蓝湖;再开了6个小时,晚上10:30回到喀什。当天行程约480公里。</h1><div><br></div> <h1>我们的包车,何师傅的别克GL8。</h1><div><br></div> <h1>盘龙古道入口处的这块牌子“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是每个人都要打卡的。此处海拔3200米左右。</h1><div><br></div> <h1>连两只小贵宾犬都要来打个卡。</h1><div><br></div> <h1>与我们何师傅一起合个影。</h1><div><br></div> <h1>到这里看到“盘龙古道 自驾营地”字样,说明从这里开始就正式进入盘龙古道,盘龙古道是个单行道,这是“西入口”,那么出去就是“东出口”。</h1><h1>盘龙古道其实不是古时候修的“道”,只是“相传”唐玄奘从这里走过,这条路是现在修的,它是从塔县瓦恰乡通到塔县县城的一条“扶贫公路”。</h1><h1>盘龙古道全长36公里,据说它有数百个弯道,“如同巨大的游龙一般,盘旋在4200多米高的帕米尔高原上的曲折的道路与周围壮阔的山形地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从海拔3000多米跃升到4200多米高度,翻过山口,又徒降一千多米高度到东出口。</h1><div><br></div> <h1>这个地方有个观景台,称“回龙观”观景台,回头看我们从入口处上山的盘山道,真的像巨大的游龙。</h1><div><br></div> <h1>我们的何师傅很好的,他说我看你很想开车,那么这个盘龙古道就你来开吧,他坐到副驾驶位置上去了。哈哈,正中下怀!这要多么信任我才会这样做啊,真的好感谢何师傅。说是“包车”游盘龙古道,其实还是等于我在“自驾”游盘龙古道,这体会太棒了。但是何师傅给我布置了“作业”:要我把那句“今天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背出来。看我笨的,怎么背都不对,要么漏字,要么顺序错误,最后连音调都变了,丢人了。</h1><div><br></div> <h1>这是盘龙古道的上坡路程,中间的分道线没有用的,因为它是单行道,用不到分道线。快到山顶了,那句话还是没有背对,少了一个“的”字。</h1><div><br></div> <h1>开了十几公里的盘山道上山,终于到达盘龙古道的最高点4216米,翻过这个山口就是连续15公里的下坡道。</h1><div><br></div> <h1>开始走下坡路了。</h1><div><br></div> <h1>下坡段的视频,发卡弯一个接一个,确实非常刺激。</h1><div><br></div> <h1>下坡段的视频。我在专心开车,实在背不出完整的一句话。下坡时我让何师傅假装“高反”坐到后排去了,让太太在前面副驾位置拍视频。</h1><div><br></div> <h1>在观景台打个卡。</h1><div><br></div> <h1>手机横过来看看“宽银幕”效果。</h1><div><br></div> <h1>从上往下看,确实有不少弯道,大部分是180度的“发卡弯”,甚至还有270度的转弯(有没有360度的弯?这里没有,在张家界天门洞下山的盘山公路上就有360度转弯,就是公路转一个圈,从上面公路下面的底下通道里穿过去)。由于弯道很多,驾驶难度较大,好在现在是单行道,原来的两个车道现在跑一个车还是绰绰有余的。</h1><div><br></div><h1>盘龙古道到底有多少个弯道?有人说是666个,也有说是638个弯,到底多少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弯道”很难定义,是不是方向盘稍转一个方向就算是一个弯道,还是“发卡弯”才算一个弯道?我认真在地图上数了一下,把有几十度转向的弯道算上,大概有两百多个弯道,其中有一半是180度的“发卡弯”甚至270度的“发卡弯”。不过再怎么算,它的弯道数还是要远远超过滇缅公路上有名的“24道拐”(其实它不在云南省的滇缅公路沿线,而是在滇缅公路延伸段贵州省境内的晴隆段)。</h1><div><br></div> <h1>在观景台上拍摄的视频。</h1><div><br></div> <h1>这是上坡的弯道。</h1><div><br></div> <h1>这是下坡的弯道。</h1><div><br></div> <h1>地图上的弯道与实际的弯道的对比。</h1><div><br></div> <h1>这是最后一堆弯道,一直对出去就是盘龙古道的终点“东出口”。</h1><div><br></div> <div><br></div> <h1>终于下到坡底,就是盘龙古道的东出口,这里也有一模一样的“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所有”两个字后面就是从下面往上看的盘龙古道的下坡段。</h1><div><br></div> <h1>推近点看下坡段,工程量还是很大的。</h1><div><br></div> <h1>远眺“盘龙古道”,想想也不容易,这条公路是从后面的山脊上翻过来的,此地海拔又回到3200米了。</h1><div><br></div><h1>终于走完了盘龙古道,了却一个心愿。</h1><div><br></div><div>本篇完,待续</div><div>撰文:河马91</div><div>摄影、摄像:河马91、河嫂、何师傅</div><div>审核:河嫂</div><div>2025年7月28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