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防🉑治250729

晨清

<p class="ql-block">全身血管的“<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观察窗口</b>”用手轻轻摸一摸脖子两侧,能感受到明显的搏动——那就是颈动脉。它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大脑的主要通道,堪称“<b>生命之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柳叶刀》子刊上由北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学者共同参与的研究:国人近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4.3万国人新研究:不用吃药,坚持做好这4点,颈动脉斑块风险降低36%</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体检报告中时常看到这样几个字——“颈动脉斑块形成”?</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看到这个词,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要中风了?是不是得马上吃药?其实,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颈动脉斑块,可能是你身体发出的第一个“血管警报”。它不仅关乎脑供血,更像是一扇窗,映照出你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解读: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为什么中老年人几乎人人都有? 斑块能不能逆转? 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显著降低风险,甚至延缓斑块出现?</p><p class="ql-block">一、颈动脉:</p><p class="ql-block">全身血管的“观察窗口”用手轻轻摸一摸脖子两侧,能感受到明显的搏动——那就是颈动脉。它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大脑的主要通道,堪称“生命之河”。一旦这条“河流”被堵塞,大脑就会缺血缺氧,轻则头晕头痛,重则引发脑梗、偏瘫、失语,甚至猝死。而颈动脉斑块,就是动脉壁上沉积的“垃圾”——主要是胆固醇、钙化物和炎症细胞形成的粥样硬化灶。它像水管里的水垢,越积越多,最终可能导致血管狭窄、破裂或斑块脱落。</p><p class="ql-block">几个关键数据告诉你颈动脉斑块有多普遍: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由北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学者共同参与的研究,对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患病人数和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估。&gt; 估算2020年全球有近20亿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估算我国有2.7亿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gt; 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 &gt;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为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b>60岁以上的人群中无斑块的几乎没有</b>。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中老年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但别急着悲观——斑块不是命中注定,也不是不可逆转!</p><p class="ql-block"> 二、斑块=定时炸弹?</p><p class="ql-block">这些危险因素你必须知道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被称为“四大推手”,它们会持续损伤血管内皮,让脂质更容易沉积,加速斑块形成。更危险的是: 有些斑块表面不光滑、质地松软(医学上称为“软斑”),就像一颗颗“脆弱的炸弹”,一旦脱落,随血流冲进大脑细小血管,就会引发急性脑卒中!</p><p class="ql-block"> 三、查出斑块,一定要吃药吗?</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一看到“斑块”两个字,就赶紧去买他汀、阿司匹林。但其实——不是所有颈动脉斑块都需要立即用药!</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2017)》,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取决于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斑块大小与狭窄程度(彩超可判断)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否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史</p><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早期斑块,且风险较低,医生通常建议:先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因为有研究发现—— 改变生活习惯,比吃药更根本,效果甚至更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BMC Public Health》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b></p><p class="ql-block">四、重磅研究:坚持4种健康生活方式,斑块风险直降36%!</p><p class="ql-block">一项由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BMC Public Health》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研究人员对4.3万名心血管中高危人群进行了平均1.74年的随访,结果令人震惊:三分之一的人(14698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新发了颈动脉斑块!</p><p class="ql-block">一旦进入中年,动脉硬化的进程可能“悄然加速”。但好消息是:那些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明显“跑赢了时间”。研究定义了4种可改变的健康生活方式,每一种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保护作用:</p><p class="ql-block"><b>1. 不吸烟:</b>斑块风险↓14%,出现时间延后6%</p><p class="ql-block">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是动脉硬化的“头号帮凶”。</p><p class="ql-block">“不吸烟”标准:从不吸烟,或已成功戒烟(非因病戒烟)。 戒烟一年后,心血管风险即可下降50%,越早戒,获益越大!</p><p class="ql-block"><b>2. 健康饮酒:</b>斑块风险↓10%</p><p class="ql-block">研究定义的“健康饮酒”标准是:每日酒精摄入 ≤15g ≈ 450ml啤酒 / 150ml葡萄酒 / 45ml白酒</p><p class="ql-block">过量饮酒不仅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还会引发血脂紊乱,长期损害血管健康。特别提醒:对酒精敏感者、已有肝病或高血压患者,建议滴酒不沾!</p><p class="ql-block"><b>3. 充足体力活动:</b>斑块风险↓6%</p><p class="ql-block">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骑车)或者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p><p class="ql-block">运动被誉为“天然降压药”,不仅能改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还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炎症因子。</p><p class="ql-block"><b>4. 健康饮食:</b>斑块风险↓10%,出现时间延后4%</p><p class="ql-block">研究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了6项评分标准,满足4项及以上即为“健康饮食”:</p><p class="ql-block">这样的饮食模式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Omega-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LDL-C氧化,抑制斑块形成。</p><p class="ql-block">五、1+1+1+1>4!四种习惯叠加,效果惊人!</p><p class="ql-block">最令人振奋的发现是:这四种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协同效应”!研究数据显示:也就是说,同时做到不吸烟、健康饮酒、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的人,斑块发生风险几乎减少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更惊人的是:对于心血管高危人群,坚持4项习惯,斑块风险降低37%!风险越高,生活方式带来的保护作用越强!</p><p class="ql-block">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 在这4.3万名中高危人群中,能做到健康饮食的仅9.6%, 而四项全部做到的,不到3.6%!可见,知易行难。但正因为难,才更值得坚持。</p><p class="ql-block">六、斑块能逆转吗?</p><p class="ql-block">关键看这一点!很多人问:“我已经有了斑块,还能逆转吗?”答案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可以!</b></p><p class="ql-block">前提是——控制好“坏胆固醇”!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对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1.8 mmol/L以下,理想目标是1.4 mmol/L以下。多项研究表明:通过他汀类药物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持续1~2年,部分患者的斑块体积可缩小,甚至实现“逆转”。尤其是那些富含脂质的“软斑”,在LDL-C大幅下降后,可能逐渐变得稳定、钙化,降低破裂风险。所以,控制胆固醇=给斑块“踩刹车”。</p><p class="ql-block"> 七、如何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定期筛查很重要!颈动脉斑块完全可以通过无创检查早期发现。</p><p class="ql-block">✅ 首选检查:颈部血管彩超(颈动脉超声) - 无痛、无辐射、价格低 - 可清晰显示斑块位置、大小、性质(硬斑/软斑)、血管狭窄程度 </p><p class="ql-block">✅ 其他辅助检查:- 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脑血流- CTA/MRA:进一步明确狭窄情况- 血液检查: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p><p class="ql-block">建议筛查人群:年龄≥40岁有“三高”、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p><p class="ql-block">预防颈动脉斑块,记住这4句话</p><p class="ql-block">1. 40岁后,人人都要警惕颈动脉斑块,它是全身血管健康的“风向标”。</p><p class="ql-block">2. 不是所有斑块都要吃药,但一定要调整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3. 坚持4种健康习惯:不吸烟、限酒、多运动、吃得对,斑块风险可降36%!</p><p class="ql-block">4. 控制LDL-C&lt;1.8 mmol/L,斑块有望缩小甚至逆转。</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Lin, C., Zhang, X., Fang, X. et al. Healthy lifestyles and the incidence risk and time of carotid plaqu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5, 2462 (2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