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岁月》(一)

宏烈SUN逐光健者

<p class="ql-block">《军旅岁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军旅岁月》(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驾驶员到后勤处长的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徐秀清 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浙江金华市兰溪市人,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76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运输油料股长、后勤处长,团党委常委,中校军衔。在部队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营、连嘉奖十余次。转业后在金华市税务局工作,现已退休。曾主编《金华国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思考》(浙内准字2017金06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 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十载军旅路, 一生军人魂</p><p class="ql-block"> 当指尖抚过泛着岁月光泽的军功章, 往事便如潮水般漫过心头。从 1976 年 12 月怀揣满腔热血披上戎装,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到 1997 年 8 月卸下肩章,这二十年的军旅岁月,是我人生中最璀璨的时光。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 回望历史长河,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的岁月,军人的担当始终如一脉热血, 在时代的年轮中奔涌不息。这本书,既是我对那段岁月的回望与总结,也是对军营、 对战友、 对那段热血青春的致敬,更是对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的深切缅怀。</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抚养成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参军入伍成了我改变命运的契机,还记得1976 年那个冬天,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眷恋, 踏上了北上的军列。闷罐车的颠簸、 新兵连里的严苛训练、连队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些看似艰苦的经历, 却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想来, 这些磨砺与抗战时期先辈们的征程相比, 或许远不能相提并论, 但那份 “保家卫国” 的初心,却与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先烈们一脉相承—— 军营就像一个大熔炉,锤炼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的品格, 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农村青年, 成长为一名意志坚定的革命军人。</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的二十年里,我历经了多个岗位, 从普通战士到连队主官, 从机关助理员到后勤处长, 每一个岗位都有着独特的挑战和责任。在担任运输油料股股长期间, 面对车辆多、 管理人员少、 装备老旧等问题, 我和战友们一同制定制度、 整修车辆、 开展安全培训, 硬是将车辆完好率从不足 60% 提升到 90% 以上,还迎来了全师车辆管理现场会。在负责驾校培训时,我们克服了人员少、 车辆性能差、 没有教学经验等困难,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狠抓教学质量和廉洁教育, 让驾校成为了 “廉洁自律、 教学过硬” 的标杆, 四年间培训了近 1800 名学员, 合格率超 80%。担任后勤处长后, 为了实现农副业生产 “三全” 自给目标, 我们成立领导小组, 制定生产计划, 从猪圈扩建到菜地规划, 从仔猪调配到技术培训, 一步一个脚印, 最终形成了以副食品基地为主体的生产格局, 改善了官兵伙食, 保障了部队稳定。</p><p class="ql-block"> 这些成绩的取得, 离不开部队首长的信任与支持, 离不开战友们的团结与协作。还记得在合肥施工时, 为了赶工期, 战友们轻伤不下火线, 感冒发烧、 手指划破都坚守岗位; 在处理战士突发脑溢血事件时,团营领导积极协调, 为战士争取到 “因公牺牲” 的称号, 让家属内心得到极大的慰藉; 在驾校管理中, 面对教练员受贿、 学员违规聚餐等问题, 我们坚守原则, 严肃处理, 有力维护了部队的纪律和形象。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