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看山西之二十九:‍钢铁长城平型关

大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摄地点: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年7月7日</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孟可《钢铁的年代》  </p><p class="ql-block"> 作者:大唐</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87776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东北65公里处,勾注山东端,繁峙县平型关镇东北端的平型岭上,为雁门十八隘之一,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四周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穿过内长城的重要通道,为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关北乔沟一带伏击日军,歼敌千余名,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使平型关名扬中外。1961年3月4日,平型关战役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平型关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北角台坐落在东西向的山脊上,平面大致呈方形,底边长11.08米,顶边长7.5米,残最高8.5米(不含垛口墙)。向西连接平型关西段长城,可远眺西跑池段长城和杏洼岭段长城。</p> <p class="ql-block">  东北角台为平型关关口的最高点,平面大致呈方形,底边长11.08米,顶边长7.5米,残最高8.5米(不含垛口墙)。可远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东南角台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圆锥体土堆,平面呈方形,底边长10米,顶边长7.1米,残最高8.7米(不含垛口墙),内为空心,保存有夯土台体。向东连接平型关东段长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关口依山而建,地形起伏较大,呈不规则形。现存为明长城遗存,周长480米,面积接近11000平方米。主要由东门、西门、四周墙体、和西北、东北、东南角台组成。西北角台西接平型关西段长城(2577米);东南角台东接平型关东段长城(4233米)。墙体外部底部为条石筑基,中部为砖砌,顶部为垛口墙,内部为夯土墙体。东北海拔最高处1565米,西南海拔最低处1519米,最大的落差相差46米。1986年,平型关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东门:城台总宽16.8m,总进深12.2m,总高8.69m(不含垛口高度),设在关城东墙南段低洼处,为东墙最低点,东门外设有瓮城,瓮城地面以碎砖不规则铺砌。东门是整个关城最主要的防御点,目前东门已经成为平型关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老爷庙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山西大同灵丘县,是平型关战役的关键战场。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此设伏,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老爷庙处于乔沟西北侧制高点,庙前坡地是重要争夺区域。如今,遗址保存完好,成为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八路军的英勇无畏,也时刻提醒着人们珍惜和平,其承载的抗战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