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 梦源队的南京葫芦画之旅

雪域梦想沙龙

<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研学旅行已然来到第五天。清晨,我们循着南京的烟火气,寻得一家老字号早点铺,品尝地道的牛肉锅贴。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牛肉馅,咬上一口,汤汁四溢,鲜香在舌尖散开。味蕾得到满足后,我们怀揣着期待,向着牛首山出发,开启今日的研学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距离研学结束仅剩两天,连日来紧凑的行程让大家的脚步略显沉重。身体的疲惫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参观、学习、记录的循环让同学们偶尔露出倦容。但一想到牛首山的神秘与壮美在前方等待,大家又打起精神,决心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今日的研学任务,不辜负每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  出发前,交通委员充分发挥“小管家”的作用,仔细研究地图和公交路线。经过比对,发现乘坐公交车不仅能直达牛首山景区,还能沿途欣赏南京的街景风貌。于是,我们有序排队登上公交车,伴着车厢内舒缓的报站声,一路畅谈着对牛首山的想象,向着目的地平稳前行。</p> <p class="ql-block">  随着公交车缓缓停靠,牛首山景区终于出现在眼前。抬眼望去,青山连绵起伏,葱郁的植被覆盖其上,宛如一幅展开的绿色画卷。景区门口,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牛首山”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整队入园,正式踏入这片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牛首山,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名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山间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等建筑庄严宏伟,承载着千年的佛教文化;四季变幻的景色,让牛首山无论何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圣、观光。佛顶宫供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建筑由禅境大观、千佛殿和地宫三部分组成,耗资 40 亿,历时 5 年建成,被称为“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一句话:它是“山藏一座宫,宫藏一座山”。</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太阳格外“热情”,炽热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刚走进景区不久,汗水便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尽管天气炎热,但这丝毫没有削减我们的热情。大家纷纷戴上遮阳帽、涂抹防晒霜,互相分享着清凉的矿泉水,在欢声笑语中继续前行,向着心中的目标迈进。</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一路攀登,汗水湿透了衣衫,脚步却未曾停歇。一步一喘的“登顶记”,石阶像一条通往天空的拉链,我们边数边爬:“1、2、3……100!”每 50 级就瘫在树荫下喘成风箱。终于看到佛顶塔檐角的风铃时,所有人同时举起手机——风铃叮叮当当,像在为我们奏凯旋曲。终于,在大家的坚持与努力下,佛顶塔巍峨的身影映入眼帘。这座高耸入云的古塔,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在阳光下闪耀着古朴而庄重的光芒。我们围聚在塔下,仰望塔顶,心中满是征服的喜悦与对接下来探索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外形似巨型莲花托起的摩尼宝珠,直径 200 米,上覆铝合金穹顶。内部禅境大观挑高 28 米,抬头可见 360°环形巨幕《如莲佛国》。地宫则深 30 米,用 1500 公斤纯金打造千佛龛,灯光一开,直接闪成“人间小太阳”。它是牛首山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座融合现代科技与佛教文化的艺术殿堂。它藏于牛首山峰顶之下,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内部设计精妙绝伦。整体造型犹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大地上,充满禅意。内部以供奉佛顶骨舍利为核心,通过不同的空间层次和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佛顶寺,大家迫不及待地朝着七楼观景过道奔去。登上观景过道的瞬间,迎面而来的清风驱散了攀登的燥热。凭栏远眺,牛首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连绵的青山、葱郁的树林、错落有致的建筑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我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调整角度、摆好姿势,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开启了今日的拍照之旅,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观景过道上,伙伴们化身“拍照达人”,以360°环廊为天然影棚:背倚琉璃塔拍侠客仗剑,面朝城市天际线比心,俯拍旋梯化身时空隧道。六宫格拼图里,蓝天为底,飞檐作框,少年身影是天地间最亮的星,你帮我找角度,我为你选背景,欢声笑语不断。当我们将六个人的照片精心拼成六宫格时,每个人都惊叹不已。照片中,大家笑容灿烂,与背后的美景相得益彰,每一帧都充满青春的活力与朝气,这无疑是今日旅程中最珍贵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佛顶宫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致都宛如精心设计的拍摄场景。无论是气势恢宏的穹顶,还是细腻精美的佛像雕刻;无论是光影交错的走廊,还是庄严肃穆的佛堂,随手按下快门,都能拍出堪比专业摄影师的大片。我们沉浸在这艺术与文化的殿堂中,不停地用镜头记录着每一个令人心动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美景的赞叹,我们来到佛顶宫的地宫。踏入地宫的刹那,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金碧辉煌的装饰、庄严肃穆的佛像、璀璨夺目的灯光,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精美的壁画、巧夺天工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让我们不禁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的魅力所折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震撼的美景,团队合影自然必不可少。我们迅速集结,在佛顶宫地宫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前站定。大家整理好衣衫,露出灿烂的笑容,随着“咔嚓”一声,相机定格下了我们并肩而立的身影。这张团队合影,不仅记录了我们此刻的兴奋与震撼,更见证了我们在研学之旅中结下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在佛顶宫地宫,我们还解锁了创意新玩法——拍摄开门转场视频!大家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构思脚本,有人调试拍摄设备,有人充当“气氛担当”。随着地宫大门缓缓推开,镜头从庄严的门廊缓缓推进,光影交错间,金碧辉煌的地宫全景逐渐展露。我们踩着精心设计的节奏,依次走入画面,或驻足凝望佛像,或轻轻抚摸精美的浮雕,每一个动作都与场景完美融合。视频成片效果超乎想象,转场自然流畅,将地宫的神秘壮美与我们的惊叹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一段精彩的视频,更是我们团队智慧与创意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研学旅程,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收获。在佛顶宫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我们邀请老师一同合影留念。镜头前,老师和蔼的笑容与我们青春洋溢的面庞相映成趣,这张合影不仅是我们与老师情谊的见证,更是此次研学之旅中温暖而珍贵的回忆,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青春纪念册中。</p> <p class="ql-block">  在佛顶宫的科技体验区,我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敦煌VR之旅。戴上VR设备,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千年之前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在眼前徐徐展开,栩栩如生的飞天仙女在身边翩翩起舞,古老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上演。我们沉浸在这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中,以全新的方式领略到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从VR体验区出来,我们惊喜地在地宫旁发现了葫芦画展区。这些葫芦画或写实或写意,题材丰富多样,有的描绘着佛教故事,有的展现着山水风光,每一个葫芦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队员们围聚在展区前,仔细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详细了解葫芦画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并结合之前在图书馆的学习,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一天充实的研学探索,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在景区简单用过餐后,乘坐摆渡车返回酒店。沿途,大家分享着今日的照片和感受,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内。回到酒店附近,我们又寻得一家特色餐馆,品尝当地美食,在美食的慰藉中,缓解一天的疲惫,为今日的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回到酒店后,我们像往常一样召开复盘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轮流分享今日在牛首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有人讲述着佛顶宫的震撼,有人分享着VR体验的奇妙,还有人畅谈对非遗葫芦画的新认识。在交流中,我们对牛首山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从伙伴们的分享中收获了新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牛首山之行,是一场文化与自然交织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在攀登中挑战自我,克服炎热与疲惫;在佛顶宫感受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被精美的建筑和艺术所震撼;在VR体验和非遗文化的探索中,拓宽了视野,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天,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美景,更在相互扶持、共同探索中,加深了彼此的友谊。牛首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了我们研学记忆中璀璨的篇章,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保持探索的热情,不断追寻更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当佛顶宫十万琉璃佛光落入葫芦的弧面,当牛首山风穿过高原少年的指缝,金陵的馈赠终成血脉里的钟磬长鸣。今日在佛国天阙的震撼中顿悟:葫芦画上每一道焦痕的深浅,都是修行火候;每处留白的取舍,皆含佛理禅机。归期在即,但牛首山的云霞已绣进梦源——从此每个俯首创作的深夜,耳畔自有梵呗清音;每次直面困厄的时刻,心底当现千佛之光。</p><p class="ql-block"> 谢谢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让我们把“远方”折叠成一枚会发光的葫芦,挂在童年的脖子上。下一站,我们要把今天吹过的风、看过的光、走过的路,全部烙进真正的葫芦里,带回雪域高原,让梦想继续生根、发芽、开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