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莫逆之交刘天甫,驾鹤西去世间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悲恸之余悼念他,细说往事一幕幕。</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巫峡村马儿碥(<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地名</span>)有一位乐观开朗的老人,名叫刘天甫,生于公元一九四六年,与我算是难得的莫逆之交。</p><p class="ql-block"> 今天(2025.7.28)早晨七点二十分许,我需要前去槐树坪接一位顾客朋友,经过马儿碥刘天甫老先生房前的时候,咱们又见面寒暄了几句,当时他挺有精神的,不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趟经过马儿碥的时候是上午八点半左右,我得知他准备下地打整玉米地里的杂草,当时的气温正在迅猛飙升,骑在车上都觉着吹的是热风,我还劝他别弄中暑了。</p><p class="ql-block"> “那不得,暖和一点的时候我才呼吸顺畅,清早天凉的时候总觉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去地里干一会儿更新鲜些。”刘老先生就这样笑呵呵回答道。</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上午九点四十分时,槐树坪有几位前辈去队里参加社员大会,路过马儿碥刘老先生这里时,他照样像往常那样热情的打招呼、开玩笑,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大伙儿也觉着欢愉。没想到的是,刘老先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倒地离世,前辈们齐心协力将刘老先生抬回院坝,并第一时间通知了他的儿女们,期间也有人联络镇卫生院急救中心,真正体现了世间最美的大爱精神。</p><p class="ql-block"> 刘老先生去世后约二十分钟,我送顾客朋友刚刚经过这儿,一听到大家说老人“走了”的消息时,确实惊到了!<b><u>只隔了这么一会儿时间就天人永隔了?怎么可能?是不是晕倒了?还有心跳没?可不可以再继续救一救?</u></b>我立马感到一种伤感,脑海里不断浮现着今天见到他的一幕幕,总是不愿意相信刘天甫老先生就这样去世了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送顾客返回的途中,我去院坝里看了一下刘老先生,他安静的平躺在那里,边上由好邻居黄彩龙同志一人守护,不让有什么东西去打扰伤害刘天甫老先生的尸身。看到面无表情的老人,我不忍心再往下继续想,尤其是联想到他的儿女子孙奔赴现场时的那种场面,我的情绪可能也会被“点燃”,生离死别是如此的毫无征兆,我们人实在是太脆弱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刘老先生的年龄相差四十几岁,能够成为莫逆之交,真的是挺难得。不管以前我是在参加农村基层工作,还是现在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咱们相处得都很融洽,没有什么隔阂和代沟,君子之交坦荡荡,无需多言终不忘。</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刘老先生会给我些干酸菜,嫩南瓜、嫩黄瓜,我如果不要,他会连说带“骂”,“嫌我人老了收拾不干净嗦”,“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年轻些(他的儿女们)都在外边闯,也不见得都喜爱这些,给你的又不要钱”,“你过路经常帮我免费捎带货物,还免费跑路去代取快递,也没给你说过劳慰(方言,意思是谢谢)的话呢”……</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刘老先生勤俭节约,不喜欢吃腊肉,偶尔割一刀新鲜肉,不多放调料,吃肉的原味下酒正好。他爱好喝点酒,不喝贵的,只喝对的,十块钱一斤的烧老二也行,微醺状态时就在家里睡会儿,无聊的时候把电视放着靠它打发时间,我估计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此状态入眠,醒来时发现电视还播放着。</p><p class="ql-block"> 关于刘老先生的回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使再写一晚上都难以摆完,所以我也只是挑了些片段说说,记起哪里就写哪里,没有多少层次安排。纵使我有很多感慨和不舍,也只能接受他离世的事实,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永远不受病魔打扰。</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真心祝愿刘天甫老先生含笑九泉登极乐,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沿着平凡而伟大的人那催人奋进的步伐,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8日深夜于赶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魏民,男,汉族,笔名:时九、晨曦,字敬知,号樵夫,戊辰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自由职业,拟从事自媒体艺术,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创作了大量的随笔、杂文和歌曲,其作品融入了真挚而深厚的服务情怀。作为手机微记录片《走进赶场》总监制、纯文学《赶场文艺新干线》发起人,在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工作中,魏民始终坚信实干兴邦,勤能补拙的道理。作品全部收录在《青春笔记》卷,同时收录有《魏民诗词集》、《晨曦随笔札》、《魏民散文集锦》、《时事杂文集》和《凡人歌》,同时也有一部分音乐作品通过抖音视频、西瓜视频等平台播放,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同步于“今日头条”、个人微信公众号(魏民原创文章)。属于初露锋芒阶段的不二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QQ:573494414(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抖音号:weimin.wenzhang8(不羁青年)</p><p class="ql-block">视频号:魏民话青春</p><p class="ql-block">今日头条:魏民说事</p><p class="ql-block">微信公众号:魏民原创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