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驻张家岭村工作队2025年6至7月工作回顾

都行

<p class="ql-block">六月的风裹挟着七月的热浪,张家岭的泥土蒸腾着滚烫的希望。作为十二中派驻张家岭村的工作队员,我与队友们肩上的担子,也随着这盛夏的阳光愈发沉重而明亮。</p> <p class="ql-block">驻村轮换那日,王身强书记亲自主持交接,从评估上一届工作队的成果,到敲定我们的名单,每一步都像是在为一场长跑系紧鞋带。见面会上,他叮嘱我们要“全力以赴”,那句话,至今还回荡在心头,像一盏灯,照亮着我们走村入户的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党建,是我们驻村工作的根。我们召开了两次党员大会,一次次总支会上,大家围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温《八项规定》,不是为了走过场,而是为了把方向把稳、把初心守住。张家岭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群有信仰、有担当的党员带好头。</p> <p class="ql-block">教育,是我们驻村工作的光。在中小学生周末素养提升班的总结会上,我们不是来“讲话”的,而是来“点灯”的。孩子们的眼中,藏着张家岭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多添一本好书、多设一堂好课,哪怕只是微光,也愿照亮他们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走村入户,是我们驻村工作的脚。3户监测户、128户脱贫户,我们重新分配了责任,6月中旬便完成了全面走访。7月上旬,我们为13户困难群众送去了米油,虽不是贵重之物,但那一声声“谢谢”,却让我们心头一热。防溺水、反电诈、交通安全宣传,我们一户一户地讲,一遍一遍地说,不是怕出事,而是希望张家岭的每一天都平安无恙。</p> <p class="ql-block">“请进来,推出去”,是我们驻村工作的桥。娄底作协主席安敏的到来,让张家岭的故事有了更动人的笔触。作家杨建长那篇《吉庆张家岭村:留住乡愁的美丽“库存”》在各大平台刷屏,我们村一下子“出圈”了。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实习点也设在了这里,我们工作队也成了课题调研的“第一手资料”。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张家岭不只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可以被看见、被记住、被热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做的,或许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连成了张家岭发展的脉络。我们不敢说能改变什么,只愿不负使命,为这片土地尽一份力。驻村的日子,苦中有乐,累中带甜。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贴近群众,用行动书写责任。张家岭的夏天,有汗水,也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