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祁门县柏溪乡西溶村的大山深处,群峰如黛。两山峡谷之间,一汪湖泊被温柔托起,这便是柏溪大地千山绿毯上的“大地之眼”。“眼”波流转间,藏着自然的神奇,更裹着绵长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走近湖水,清得能数清水底游弋的鱼虾,能映出天上流云的每一缕纹路。阳光倾泻时,水面骤然亮了起来,像谁铺开一匹刚从云锦中裁下的白练,粼粼波光顺着山势漫延,风过时,“白练”轻轻抖动,碎银般的光粒便簌簌落在岸边的草叶上。这哪是水,分明是大地抖落的一身星光。 它静卧在西武岭南侧的半山腰,被绵绵群山紧紧拥在怀里,峰峦叠嶂的绿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浑然天成一幅诗意画卷。从高处俯瞰,它又化作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吊坠,绳结是新修的山路,托座是茵茵绿草甸。阳光穿过云层时,吊坠折射出七彩的光,仿佛天地都在为这方水土佩戴勋章。 站在湖边,脚下是碧波荡漾,身旁是青山如黛,恍惚间竟似在云朵间滑行,与这片山水共舞。</p> <p class="ql-block"> 这汪水的神奇,不止于颜值,更在它的馈赠,世代的炊饮浣洗都赖它滋养。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为附近村庄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村民们打开水龙头,指尖就能触到湖水清冽甘醇,抿一口山泉水,甜丝丝的格外润喉。顺着湖畔的沟渠,湖水蜿蜒流入稻田,每一株稻禾都吮吸着这份清甜,渐渐育出了绿色环保的“西溶里”品牌水稻。饱满的谷粒脱壳后,米香能飘满半条街巷,成了远近闻名的特产。这汪水,早把自己的灵气,揉进了村民的日子里。</p> <p class="ql-block"> 西溶村一带的地名总带着“溶”字:溶源、溶里、下溶、溶川等。祁门地名志道出了缘由,这里盛产石灰石,碳酸钙遇水与二氧化碳便化作可溶的碳酸氢钙,经年累月的溶蚀,让“溶”成了这片土地的印记。也正因这般自然的净化,这里的水总是澄澈湛蓝,方才成就了“水如练溶”的奇景。而滋养着江明组的柏溪河,其源头之一便是眼前这汪湖,顺着弯弯曲曲的河道往下走不到一里地,便是祖先曾生活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山水间长满了故事。那些带着“溶”字的地名,是祖先留下的密码;柏溪河里的每块石头,或许都听过他们的笑语;河畔的稻田里,仍生长着他们曾播种的希望。背上行囊寻亲而来,想看看六百年前的左邻右舍是否还有踪迹;站在青山上拍照,镜头里的峰峦叠嶂,仿佛都熔铸着血脉相连的深情;掬一捧柏溪河的水洗脸,清凉漫过指尖时,竟读懂了那份从故土流向远方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这汪湖,是大地的眼,看过千年风雨;是家园的脉,滋养着世代生灵;更是乡愁的锚,让漂泊的根系,终能在此寻到最初的源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