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天花板南美行之四——乌拉圭世界遗产城市一日游

三水

<p class="ql-block">这是乌拉圭唯一的世界遗产城市,归国后通过deepseek大致复习了一下古城概况。</p><p class="ql-block">乌拉圭的世界遗产城市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Colonia del Sacramento)位于乌拉圭西南部,拉普拉塔河北岸,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隔河相望(距离约50公里)。</p><p class="ql-block"> 隶属科洛尼亚省,距首都蒙得维的亚约180公里。</p><p class="ql-block">1680年由葡萄牙殖民者建立,作为对抗西班牙的军事前哨。</p><p class="ql-block">18世纪在葡西争夺中七次易主,城市建筑融合两国风格。</p><p class="ql-block"> 1777年被西班牙最终控制,1828年归属独立的乌拉圭。</p><p class="ql-block">古城的世界遗产价值,保留了独特的城市布局,葡萄牙风格的曲折街道 与 西班牙棋盘式规划并存,反映了殖民冲突的印迹。古城建筑融合了巴洛克、殖民时期及后殖民风格混搭,如石门、鹅卵石路、彩色房屋等。其历史象征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殖民争夺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从布宜诺斯艾利斯乘船1小时可达,成为"一日游"热门目的地。</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科洛尼亚距阿根迋首都50公里,比到自家首都180公里近了一大半,虽然近在咫尺但却是名符其实的跨国游,落地签出关进关手续一样不能少。</p><p class="ql-block">拉普拉塔河是南美第三大河流,河口段宽达220公里,对比印度恒河最宽段150公里,亚马逊河入海口80公里,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宽的河口段了。</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乘坐大巴车经过河岸前往轮渡口时,一望无际的水面,真的疑似是海岸线,眼前看到的是大海了。</p><p class="ql-block">大巴停下后,见到车前有一条大黄狗慵懒的在睡觉,可一看到游客下车立马迎了上来,之后一直尾随其后,陪同我们游览古城。</p> <p class="ql-block">渡口大厅</p> <p class="ql-block">轮渡一小时后下船就到了科洛尼亚古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一日游因为天气变化分为两段,上午先是阴有小雨到了中午干脆下了漂泼大雨,心里正嘀咕人不逢时“”一日游”眼看要被一场大雨泡汤了。谁知午餐后就雨过天晴了,这下又激起我们的游览兴致,下午逛的更有味,拍的更尽兴。</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仿佛打开一部活态的历史教科书,记载着乌拉圭独立前殖民时期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宗主国对这块土地的激烈争夺。</p><p class="ql-block">还原一下西葡殖民争夺的过程(1680-1777)</p><p class="ql-block">因古城居于战略咽喉地位,争夺的核心是控制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垄断南美南部贸易(尤其是秘鲁白银走私通道)。其次是因葡萄牙的领土扩张,试图突破《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的西葡势力分界线(西经46°),向西渗透。</p><p class="ql-block">1680 葡萄牙建立据点 ,葡萄牙殖民者曼努埃尔·洛博建筑堡垒,命名为“萨克拉门托殖民地”。 </p><p class="ql-block">1705首次被西班牙夺取 ,西班牙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兵,摧毁葡萄牙堡垒。 </p><p class="ql-block">1715葡萄牙依据《乌得勒支和约》收回, 条约规定归还葡萄牙,但西班牙拖延至1716年撤军。 </p><p class="ql-block">1735 西班牙二次占领 , 利用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混乱期突袭,控制古城9年。 </p><p class="ql-block">1762 葡萄牙短暂夺回 ,次年西班牙反击。</p><p class="ql-block">1777 西军4000人海陆夹击,葡萄牙守军投降,最终结局是签订《圣伊尔德丰索条约》正式承认西班牙主权,确立西班牙永久统治。</p><p class="ql-block">七次战争百年拉锯,给这座古城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痕迹。</p><p class="ql-block">道路网格的对抗、建筑材料的更迭,成为殖民权力博弈的实体档案。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体遗迹,更在于完整保留了城市空间的冲突记忆——1995年UNESCO评语称其为殖民时期军事工程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遗产核心1、古城城墙</p><p class="ql-block">城墙墙基是葡萄牙用粗砺花岗岩堆砌而成,西班牙则在其上覆盖夯土层筑起炮台。</p> <p class="ql-block">西葡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比较</p><p class="ql-block">道路系统区别</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区为曲折狭窄的有机网状, 主要功能是为了防御,延缓敌人冲锋。 地面是凸凹不平的原始鹅卵石, 現存代表是叹息街。 </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区 街道为規整的棋盘格式的規划,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和管理高效,地面是相对平整的切割石板。現存代表是市长街。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对比</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风格 墙体为粗犷的花岗岩砌筑无粉刷 ,门窗是小型方窗和石质拱门,屋顶是陵尖的红陶瓦 坡顶,现存遗迹有巴斯托城门。</p><p class="ql-block">西班牙风格 墙体为灰泥覆盖,色彩明快如红黄蓝,门窗是大型木窗和矩形门廊,屋顶是缓坡顶或平顶 , 現存遺迹是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西葡建筑风格混搭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开始飘起小雨</p> <p class="ql-block">一对情侣在大树下躲雨</p> <p class="ql-block">遺产核心2、灯塔</p><p class="ql-block">建造时间1857年(远晚于殖民时期,属于乌拉圭独立后) </p><p class="ql-block">其前身是建于1680年的方济各会修道院钟楼(葡萄牙),1777年毁于战火。 </p><p class="ql-block">主要功能是用来引导拉普拉塔河船只,登顶可俯瞰古城全景与河岸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路面也兼具西葡特色</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三角梅和蓝楹花原本是南美特产的稀有花种,拜赐全球化的风糜,遥远半球的花种在国内已不鲜见。</p><p class="ql-block">乌拉圭与我国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我国已成为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的牛肉占我国进口的百分之六十。</p> <p class="ql-block">遗产核心3、古教堂</p><p class="ql-block">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1695-1699年(葡萄牙时期初建) </p><p class="ql-block">重建历程:1705年西班牙首次占领后改为天主堂,1777年西班牙控制后扩建为巴洛克风格(现存主体), 1823年顶部毁于雷火,未修复(保留残缺钟楼)。 </p><p class="ql-block">归属争议:地基与地窖属葡式,立面与中殿为西式。</p> <p class="ql-block">参覌古城斗牛场时雨越下越大,之后只能坐车覌览。</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古城的这家西餐厅用餐</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天开始放晴,我们又继续漫步古城。</p> <p class="ql-block">市政大街</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俢道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来到拉普拉塔河边</p> <p class="ql-block">宁静美丽的花园住宅</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狗狗和这里的居民一样安闲。</p> <p class="ql-block">谗嘴的小鸟在露天餐桌上蹦来蹦去没有人轰它们。</p> <p class="ql-block">这条林荫大道象极了万里之外家乡南京的梧桐大道,走在这里愰如走在南京中山陵的林荫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虽是原路返回,但不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風景,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观感。古城在明朗的天空下变得更加妩媚动人。</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镜像里这城这河这人都在我们走出城门那一刻抛回悠悠的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望着狗狗背转的身影,我们的乌拉圭世界遗产城市一日游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乌拉圭,有些简直超出我的想象。乌拉圭是南美第二小的国家,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区区蕞尔小国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是南美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国小却拥有很大影响力,遥远却加入了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我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