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承认孩子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科医生有句座右铭:“Primum non nocere。”意思是“首要原则是不伤害病人”。父母需要一个类似的原则。<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最重要的是,不要否认孩子的感知;不要与孩子争论他的感受;不要否认孩子的情感。尤其是,不要设法让孩子相信他看到、听到、感觉或感知到的事情不是那个样子。</i></b></p><p class="ql-block">卡萝尔(15岁)和妈妈正在逛商店。</p><p class="ql-block">卡萝尔:多漂亮的一件衬衫呀!</p><p class="ql-block">妈妈:一点也不漂亮。这件衬衫又难看、又庸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回应就造成了敌意。妈妈的本意可能是为了阻止卡萝尔作出不好的选择,但是,卡萝尔听不出妈妈的本意。她听到的是:“你真笨,真没品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有效的回应,不应该抨击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品位,而是要对孩子的品位作出描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来你想要一件露肩的衬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喜欢绿色、粉色和紫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你喜欢夸张的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然后,父母再说出自己的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喜欢不那么夸张的款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喜欢柔和的颜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喜欢雅致的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喜欢圆点图案的衣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些表述不会引起孩子的敌意,因为不带有任何评价。这些话没有</b>批评,只是在描述。这种描述性的表达不大可能引起敌意和反抗。因为她的品位没有受到攻击,十几岁的孩子就不需要辩解。一个不带批评的回应,可以让孩子自由地考虑自己的选择。这使得孩子可以改变主意,而又不失面子。</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咸的汤:一个道德说教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辛西娅,14岁,尝了一勺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辛西娅(厌恶地):这汤太咸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妈妈:不,不咸。我几乎没放盐。别抱怨了,吃你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辛西娅:真难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妈妈:这汤很好喝。里头有蘑菇,大麦,还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辛西娅:好吧,妈妈,如果那么好喝,你就自己喝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妈妈:你知道自己像什么吗?你是个被宠坏的、无礼的孩子。这就是你。在其他地方很多孩子想喝都喝不上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辛西娅:那你就给他们喝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说完,她就跑进了自己的房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插曲本来应该有个更愉快的结局。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菜太辣,或太烫,或太凉的时候,与他的味蕾争辩是无益的。相反,要接受他的感受,并做出相应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汤对你来说太咸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茶确实太烫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噢,咖啡已经凉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好不要主动提供处理办法,比如:“等一会,茶就会凉了”,或者“如果你想要咖啡热一点的话,去把咖啡机插上电。”相反,我们要让十几岁的孩子用自己的主动性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承认遇到了困难并等着孩子自己想出办法,可以让十几岁的孩子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锻炼孩子的自主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食物是爱的一种象征;最好是优雅地对待孩子对食物的抱怨。我们的大度不大可能使孩子变本加厉,<u>相反,会引出孩子的善意。在温和的气氛中,孩子的抱怨就会烟消云散,并且会找到解决办法。</u></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卡尔抱怨咸牛肉太咸时,妈妈回答:“噢,对你来说是太咸了。我真希望我们吃点别的。”17岁的卡尔说:“没关系,妈妈。我就当它是一粒盐吧。”大家都笑了起来,危机就过去了。以前,类似的抱怨会导致愤怒的争吵和糟糕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抽象的艺术和具体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卡尔文,13岁,跟父亲一起去参观一个抽象艺术画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卡尔文:“这些画一点意义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你对艺术了解些什么?你看过一本这方面的书吗?在表达一个观点之前,你应该先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卡尔文厌烦地看了父亲一眼,说:“我还是认为这些画很差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对话没有提高卡尔文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也没有使他更爱父亲。卡尔文觉得受到了侮辱和伤害,并有了一种仇恨。他会寻找机会报复父亲。他迟早会把父亲的话回敬给父亲。他的父亲会听到儿子说:“你对表达意见知道些什么?”我们孩子的口中,会说出我们原本永远不该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14岁的克拉拉批评现代油画时,母亲没有同她争论,也没有指责她的品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母亲:“你不喜欢抽象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克拉拉:“当然不喜欢。太难看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母亲:“你更喜欢具象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克拉拉:“那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母亲:“你喜欢房子看上去像房子,树像树,人像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克拉拉:“是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母亲:“那你就是喜欢具象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克拉拉:“真难以想象。我一直喜欢具象艺术,而我却不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和平政治:语言和情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尔斯,16岁,对政治学很感兴趣。他喜欢谈论一些不熟悉的国家。他所说的事实并不总是很准确,观点也经常言过其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尔斯: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现在到了对中国宣战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瞧瞧我这位16岁的军事天才!你对这么复杂的问题了解多少?你说的这些话像个白痴。我来告诉你一些中国的事情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尔斯(非常生气):不用,谢谢爸爸!我现在要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怎么了?你认为争论太激烈了?好吧,就像杜鲁门总统说过的那样,“怕热就别进厨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尔斯既伤心又生气,离开了起居室,而父亲还在继续说着如何给世界带来和平。父亲关于和平的说教在家里导致了一场新的战争。他与儿子的交谈并没有在家里造成更多的爱或尊重。查尔斯也没有从中对和平或政治了解的更多。他得到的是对父亲的愤怒,以及以后不再说出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战争有必要吗?或许没必要。让我们十几岁的孩子相信自己愚蠢,以及他的想法很白痴,从来不是明智的做法。真正的危险在于,他可能会相信我们的话。按照不要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争论其观点的原则,父亲可以这么说:“我对你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想法很感兴趣。跟我多说一些吧。”然后,父亲应该把儿子的观点的要点复述出来,以表明他在听,并且理解儿子。之后,并且只能在之后,父亲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我明白了,我们俩对中国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我的观点是……”<u>在一个争论中,在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前,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总结的能力,是智慧的体现。</u></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十几岁的孩子表明沟通和交谈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父母的责任。比如:</p><p class="ql-block">- 专注地倾听</p><p class="ql-block">- 复述对方的要点</p><p class="ql-block">- 不要批评和骂人</p><p class="ql-block">- 陈述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更注意地听并以一种同情的语调做出回应时,就能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注意。当我们将孩子说的不清楚的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时,就能赢得孩子的心。当我们真诚,当我们使用的言词适合自己情感的时候,就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下面几个故事,说明了父母怎样来使用承认孩子感受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你对事情的感受,对你来说就是事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五岁的科拉正在抱怨,因为她的妹妹溜冰去了,弟弟打保龄球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拉:他们总是有事可干——去溜冰、打保龄球。我在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让我干。你们从来不带我去溜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哦,亲爱的,你知道那个时候你的医生不允许你去溜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你忘了你那时病了。再说,我们在一起干过很多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拉:我不记得干过什么事情。你们没有带我去过任何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和父亲(异口同声地反驳):但是,科拉,我们确实带你出去过。你不记得带你去马戏团了?不记得带你去加拿大旅游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母亲改变了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立即理解了科拉的感受,并跟丈夫说:“科拉觉得自己被剥夺了玩的机会!她真的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没错,我就是这种感觉。”科拉大声地肯定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原因并不重要。如果你是这种感受,那事情对你来说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拉(平静地):没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问题引起的紧张消除了,争论停止了。这位母亲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推理和逻辑无法让一个处于一定情感状况的十几岁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还让我知道了,可以在处理孩子情绪的过程中改变方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缺两天课可以意味着很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位母亲学会了承认而不是否认孩子的感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家人计划在学校放假前两天去佛罗里达。当13岁的卡里听到这种安排后,变得心烦意乱,他说:“放假前我不能走。我会耽误太多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别傻了。学校里放假前不会有什么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卡里:你说的不对!你不知道即使耽误一天都会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真了不起啊——两天时间!老师们都为假期做打扫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对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母亲突然意识到哪里出了错。她听到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说,“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她对卡里说:“在八年级耽误两天可以意味着很多。你会有很多功课要补。或许你更愿意待在家里,或者乘晚两天的飞机来跟我们会合。”卡里立刻振作了起来。母亲接着说:“或者你可以跟老师商量一下,带上一些功课做。想一想你愿意怎么做,然后告诉我们。毕竟,我们没必要因为几天的度假影响你的学习。”得到了自己寻求的认可后,卡里很快就说:“让我想想,我会找出解决办法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起床很难,特别是在寒冷的早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位母亲,她用自己的技巧让一天有了个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闹钟响了,但我的儿子赛勒斯(15岁)关了闹钟,翻了个身,又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喊道:‘已经七点半了,赛勒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知道。’他嘟囔着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起床很难,特别是在寒冷的早上。来一杯热巧克力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我宁愿要咖啡和烤面包,不用别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起床了。我没有唠叨他,也没有威胁他。但他还是有点生气。他抱怨说,‘这些书啊,一天还没开始就让我觉得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早上你想让我开车送你去学校,是吗?’我问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嗯,是的,’他说,‘但我不想让你这么早就出门。我都等不及拿到我的驾驶执照了。到时我会给自己弄一辆旧车或吉普,自己开车去学校。’他穿好衣服,走着去学校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个人练习是很寂寞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故事,是一个音乐老师讲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克雷奇,13岁,没有完成音乐课所需的书面家庭作业。如果是以前,我会要求学生解释。结果,我会得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借口。这一次,我表达了自己的不高兴,而没有侮辱、威胁或质问。‘我以为你准备好了。’我说。‘但我练琴了。’克雷奇申辩说。‘完成书面作业也是你的责任。’我坚定地说。‘看来你不是个好说话的人,’克雷奇说,“我以前那个老师耳朵根子就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节课快下课时,克雷奇说:‘我真的喜欢弹钢琴,尽管练琴没有很多乐趣。我真希望不用必须练习。’‘一个人练习是很寂寞的。’我说道。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是啊,的确如此。你真的理解一个人练琴的感受,不是吗?’我只是笑了笑,他继续练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与方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u style="color:rgb(237, 35, 8);">承认感受并映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一种人际技巧。</u>然而,这不是骗人的花招,也不能机械地加以运用。只有以关心和尊重为前提,这个方法才能有帮助。在人际关系中,有帮助的永远不可能仅仅是技巧,而是运用这些技巧的人。<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没有同情和真诚</b>,技巧是没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