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是中国最早兴办电信的城市,是中国电信业的发祥地和枢纽港之一。</p><p class="ql-block">发轫于1871年、创建于1881年的上海电信业,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自主经营、从艰难起步到全面发展的曲折而辉煌的里程。在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下,通信技术、网络建设、服务水平和通信质量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p> <p class="ql-block">上海电信博物馆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办公楼。新瑞和洋行|英|设计,1922年竣工。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中部为巨柱式构图,每层窗口、窗裙有不同的古典装饰。</p><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政府1999年年9月23日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放置于厅内的铜质雕像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首任总经理爱德华·史温生。为纪念史温生先生,大北电报公司特地制作了他的铜像,铜像底座刻有"把电报传入中国的丹麦人"字句。1961年底,铜像被运回丹麦。2011年6月23日,铜像回丹麦50年后作为大北公司捐赠给上海电信博物馆的礼物,重新安放到早前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雕塑:清末,男报务员在发报。</p><p class="ql-block">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用电码传递信息的电报机、并于1844年成功发岀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而宣告了世界电信时代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在中国,1871年4月18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办电报业务而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嵌在上海电报局(今四川中路126弄21号)大门上方的"电报沪局"石质招牌。</p> <p class="ql-block">1871年起上海使用莫尔斯人工收发报机,每分钟发报20 ~25个汉字。</p> <p class="ql-block">1901年起上海使用韦斯登电报机(简称"快机"),每分钟发报最高达300个汉字。</p><p class="ql-block">此为收报机。</p> <p class="ql-block">1933年上海启用克利特电报机,发报速度快于韦斯登电报机。</p> <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30日上海自行研制成功BD 55型电传机,这是我国最早的国产电传机。</p> <p class="ql-block">1984年上海电信使用自制的PA CT -220型电传机。</p> <p class="ql-block">天津津科公司生产的翰林智能机。</p> <p class="ql-block">上海电信设备三厂生产的飞鸽智能机。</p> <p class="ql-block">1908年英商中央电话交换所(今江西路电话分局)奠基仪式牌。</p><p class="ql-block">电话1876年在美国问世。1882年3月1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7号建成开通人工电话交换所,这是上海最早的市内电话。</p> <p class="ql-block">C -12磁石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1993年8月14日上海最后一部𥔵石电话机(俗称"摇把子)退出电话网。</p> <p class="ql-block">共电式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按键式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C -25型挂壁式拨号盘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按键式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雕塑,街头弄口公用电话使用场景。</p><p class="ql-block">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电话前先安装一部电话,供人付费试用,这是上海最早的公用电话。到1989年发展到8095部,服务网点,装机数量和通话总量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p> <p class="ql-block">曾经使用过的公用电话招牌。</p> <p class="ql-block">90年代用户使用投币电话机回复信息及各种投币电话机样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1年起美商上海电话公司使用旋转档格查号,效率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雕塑,使用旋转档夾查号。</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交通部国际电台使用的话筒和听筒。</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12日,上海开通了从美国引进的天线直径10米的移动卫星通信地球站,开创了中国启用卫星通信作为传输手段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雕塑:卫星通信模型。</p> <p class="ql-block">上海硏制成功我国最早的150兆赫移动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上海第一代面世的摩托罗拉8500型手机,重776克,时称"老板机"。</p> <p class="ql-block">各式各样、各种品牌的手机。</p> <p class="ql-block">1983年,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处在南京东路七重天宾馆设立无线寻呼中心,配置100只音响寻呼机供用户选购入网,同时免费提供给当时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试用。1984年1月1日上海的无线寻呼业务正式向社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雕塑:1942年使用的长途交换台。</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工作人员,外岀使用的是这种特制的大小轮自行车。后面用小轮小轮上可放40公分左右高的工具箱。</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的"大北电报公司上海站"圆印章。</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电报局关防"方印章。</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的"邮电部江海岸总台筹备处"圆印章。</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圆印章。</p> <p class="ql-block">美式磁石式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1910年法国汤姆迅休斯顿公司生产的挂壁式磁石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1927年丹麦霍森斯城市制造的交流发电振铃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白铜象牙柄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Z812挂壁式磁石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N E C拨号盘电话机。</p> <p class="ql-block">上海曾经使用过的电话号簿。</p> <p class="ql-block">上海曾经使用过的电话号薄。</p> <p class="ql-block">上海曾经使用过的电话号簿。</p> <p class="ql-block">上海电信博物馆坐落于延安东路34号,糸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这里地处外滩核心区域内,离黄浦江水岸很近,交通十分便利。</p> <p class="ql-block">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建设都离不开通信。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上海电信 ,不仅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崛起、发展和壮大,而且直接参与上海城市建设、推动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铸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百年风云,凸现出上海电信坎坷坚实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上海电信在拼搏进取,立志再创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