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投资5000元认养一头牛,一年返利30%,还能在线看牛吃草”“托管一亩菜园,月月领分红,坐享田园收益”……近年来,“云养经济”以“农业+科技”为噱头,将田园梦想包装成“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入局。然而,看似美好的“云养”背后,不少是精心设计的非法集资骗局。中老年人成为“云养经济”骗局的主要目标,源于不法分子精准利用了他们对农业的天然好感和对“稳健收益”的需求。</p><p class="ql-block">要防范骗局,首先需认清其典型套路。这种骗局,源于百年前意大利裔投机者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在20世纪20年代大规模运用而得名,是一种金融诈骗手段。从百年前查尔斯•庞兹通过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投资,然后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给老投资者,制造出一种假象,让人误以为他的投资计划真的能带来丰厚收益。其核心是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旧投资者的“回报”,而非通过实际的商业经营或投资活动产生利润。</p> <p class="ql-block">主要特点, 一是,承诺高回报:通常会宣称有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稳定收益,且风险极低,以此吸引投资者。二是,拆东补西.没有实际的盈利项目,前期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来自后来者投入的资金。三是,虚假包装,.骗子会编造虚假的投资背景、项目或身份,比如谎称有独家渠道、专业团队等,营造可信度。随着新投资者减少,无法继续支付“回报”时,骗局就会败露,大部分投资者将血本无归。</p><p class="ql-block">“云祥经济”等新型骗局换汤不换药,以时髦概念包装,鼓吹“稳赚不赔”“短期暴利”,通过熟人推荐打破心理防线。骗局常以社区宣讲、邻里介绍、亲友拉人头等方式扩散,利用中老年人群体的“人情社会”特点降低警惕。湖北随县一起“土地代种植”案件中,不少投资者是通过亲戚推荐参与,初期确实拿到“返利”,进而带动更多熟人加入,形成“越信越投、越投越深”的恶性循环。实则无真实盈利逻辑,一旦新钱断流,崩盘即至。</p><p class="ql-block">“农业+科技”的包装极具迷惑性。犯罪团伙擅长炒作“智慧农业”“田园生活”等概念,通过伪造养殖场视频、直播“虚拟牧场”、展示虚假合作协议等方式,营造项目“真实可靠”的假象。上海“全民养牛”案中,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账号发布大量国外牧场视频,宣称投资者可“在线监养”,但所谓的牧场根本不存在,视频素材均来自网络拼接。中老年人对互联网技术不熟悉,容易被“能看到、能追溯”的虚假场景误导。如何帮助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的中老年人识破套路、守住养老钱?</p><p class="ql-block">筑牢防护网。提升中老年人应对“云养经济”骗局的能力.,这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形成合力,构建多层次的防护体系。</p><p class="ql-block">不贪高息。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不可能产生10%以上的稳定收益。凡是宣称“年化回报20%”“保本无风险”的“云养”项目,本质都是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旧投资者的利息,最终必然崩盘。要时刻提醒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背后一定有高风险。”</p><p class="ql-block">科普破解骗局。中老年人防范能力不足,家庭的主动干预至关重要。子女和晚辈应主动承担起“风险提醒员”的角色,用耐心和技巧帮助长辈识别陷阱。很多中老年人对“非法集资”的法律定义和表现形式不了解,子女可结合新闻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云养经济”骗局的本质:“这些项目打着农业的幌子,实际上是用你的钱给别人发利息,就像击鼓传花,鼓声停了,最后接手的人就会赔钱。”</p> <p class="ql-block">识破虚假宣传。对“直播监养”“智慧农业”等概念保持理性,不要仅凭视频、图片就相信项目真实性。若确有投资意向,务必实地考察企业的养殖基地、种植场地,要求查看相关资质证明,必要时咨询农业部门或律师,核实项目是否符合行业规范。</p><p class="ql-block">切务轻易转账。凡是要求向个人账户、陌生公司账户转账的“云养”项目,都要高度警惕。合法理财需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持牌机构进行,资金往来有严格监管;而非法集资多通过私人账户操作,资金安全毫无保障。遇到需要转账的情况,可先与子女、家人商量,避免独自做决定。</p><p class="ql-block">严防网络出口。互联网是“云养”骗局扩散的主要渠道,App商店、微信小程序平台等应严格履行资质审核义务:对宣称“投资返利”的“云养”类应用,需核查运营方是否具备金融牌照;发现“年化收益超10%”“托管分红”等违规宣传,应立即下架并向监管部门报告。例如,某应用商店通过关键词筛查,提前拦截了30余个涉嫌非法集资的“云养”App,避免了大量潜在损失</p><p class="ql-block">“云养经济”本应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创新模式,却被不法分子异化为敛财工具。保护中老年人的“养老钱”,需要家庭贴心守护、社会协同发力、个人提高警惕。唯有多方联动,才能撕破骗局的伪装,让“云养”回归服务农业、惠及民生的初心,让中老年人在安全的环境中安享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