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文老师队暑期西北避暑游- D21

一水

<p class="ql-block">  20250726文老师队暑期西北避暑游- D21</p><p class="ql-block">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天,马上就要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服务组负责线路规划的李敏老师和霞客刘商定在回京途中再送给大家两个礼包-八大辽代建筑的阁院寺和开善寺。</p><p class="ql-block">  涞源阁院寺,辽代,第四批国保单位;</p><p class="ql-block">  开善寺,辽代,第四批国保单位。</p>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始建于东汉,辽代重修,现存文殊殿是辽代早期官式建筑。<div>  我们到来时看到寺门紧闭,我们敲门、说明来意又说了一些好话,守门人员才让我们进入参观。运气爆棚啊。</div> 文殊殿未单檐布瓦歇山顶建筑,梁架为“四传袱对乳袱,采用减柱造”。殿前不有足够的距离拍摄到屋顶,我就到大殿的后面拍了一张。 外檐隔扇门上的两块辽代菱花格子窗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的木窗权。被称为木雕孤品。 据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来源于该窗棂花。 <i>当心间横披窗中央的窗扇:是工艺最为精美的横披窗。横向间隔排列七个三柄金刚铃,金刚铃有惊觉诸尊的意图。金刚铃间交替设置四个三股杵、四个宝瓶。以上的金刚铃、金刚杵、宝瓶是密宗八宝的纹样。下部分由横、竖、斜三个的方向的木条拼成四交八斜的骨架结构。木条边缘在围合的三角形格眼处做成两瓣、三瓣的曲线造型。木条的镂空雕刻的金刚杵,形成横竖相交的4组十字三股羯磨杵。四斜的木条上刻有17个悉昙梵字、曼陀罗花、青莲花灯类型的团。中央梵字“啰“(ra),周边四字梵字(ku/r/jha/nr),可能源于印度佛教中的地水火风。---来自于网上“辽胜一筹”。</i> 殿门关闭,队友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拍摄内部结构和壁画。 将手伸进大门单手用手机拍照有很大的局限,没有看到大殿内全貌。 文殊殿内墙面被抹上了一层大白,管理人员说目前没有把握在刮去大白时保证壁画的完好,与其这样还不如保留现状为好。 文殊殿房顶的鸱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砸。 文殊殿后面的藏经阁 文殊殿东侧的飞狐大钟。钟高1.6米,口径1.5米,重约4吨。钟体为圆筒形,外形有点像士兵的头盔。二龙交蟠钮,口部分铸六个钟耳,钟身铸满铭文。使钟时间是辽代天庆4年(公园111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开善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旧城址的东北角,占地约9500平方米, 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建筑风格的佛寺。 <div>开善寺存有建于辽代的大雄宝殿和后代修缮的天王殿、金刚殿。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辽代遗构,为四阿式庑殿顶结构。面阔五间25.8米,进深三间14.5米,高12.08米,单檐庑殿顶。 开善寺大殿构造严谨、实用,整体外观朴素、稳重,表现出早期木构建筑的风格特点。</div> 进入寺院首先看到的是从各地收集来的石构件,有柱础、碑额、经幢、狮子等等。其石刻花纹十分精美,遗憾的是很多都是残件。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是新的,佛像后面倒坐的也不是原配。 殿内立柱用材粗壮,具有明显的侧脚和升起,各柱卷杀圆润,殿顶为出檐深远、弧度平缓的庑殿顶。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彻上露明造。为了扩大视野,大殿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辽金建筑中常见的“移柱造”“减柱造”。 文老师队暑期西北避暑游于今日结束,本次活动历时21天行程4950公里,经由河北、内蒙、宁夏、陕西、山西五省区。<div>  参观游览国保48处,其中:<br>第一批国保3处:海宝塔寺、南禅寺、佛光寺<br>第二批国保1处:万部华严经塔<br>第三批国保3处: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银川西夏陵、拜寺口双塔<br>第四批国保7处:包头美岱召、五当召、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涞源阁院寺、涞水开善寺<br>第五批国保7处: 公主府、榆林镇北台、香岩寺、白云山庙、洪福寺、浑源大云寺、永安禅寺<br>第六批国保 12处:王昭君墓、大召寺、绥远城将军府、麻池古城、承天寺塔、榆林卫城、米脂李自成行宫、米脂姜氏庄园、吴堡石城、义居寺、忻州定襄关王庙、栗毓美墓<br>第七批国保10处:席力图召、乌素图召、银川玉皇阁、苏峪口烽火台、纳家户清真寺、鸣沙洲塔、中卫高庙保安寺、律吕神祠、浑源文庙、圆觉寺砖塔<br>第八批国保 5处:丰州古城遗址、常氏庄园、胡家沟砖塔、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尊胜寺。<br></div><div> 感谢文老师、青老师组织的好活动,旅行中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涨了不少人文历史、古代建筑知识,看了几十个国保,收获颇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