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土地:梯田与农耕文明

李建华

<p class="ql-block">  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的出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伟大进步。我国是世界最早修筑梯田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梯田。</p><p class="ql-block"> 我国梯田分布很广,几乎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要有山区的地方就有农耕梯田。其中西南的梯田文化和梯田风景表现更为突出。如云南的哈尼梯田,所有梯田都用泥土垒筑在山坡上,集中连片,主要用来种植水稻,是我国水稻梯田的杰出代表,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红河哈尼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又如广西的龙脊梯田,龙脊山海拔千米,梯田大多分布在海拔300∽1000米处,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梯田大者不过1米,小者犹如簸箕,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龙脊山山势磅礴,直上云端,构成“层层梯田绕山村,村村渠道涌山泉”的奇特美景,被称为风景最美梯田……</p><p class="ql-block"> 梯田是人类农耕文明的伟大奇迹。因为梯田不仅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梯田还具有提供农业产品、调节环境等多种功能等。我国不同地区的梯田形态与景观风格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凝聚了不同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智慧。</p><p class="ql-block">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改善和追求精神层面生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由此派生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旺盛发展,给山区人民带来了脱贫致富大好时机。山区人民在长期耕作梯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带有本地区特色的梯田景观和梯田乡土文化,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现在,不少农村利用和开发本地的农业资源,开展农业体验、绿色种植,利用梯田自然景观开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吸引大量的游客,正在不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的已经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摄影地: 云南元阳梯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37307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