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拜“宏觉寺”》

巴山过客

<p class="ql-block">乙巳年闰六月初四日清晨,我和好友东子早早的起床洗漱,我俩不吃早饭,在七点半出了酒店,乘坐出租车来到西宁市城中区的“宏觉寺”参拜;到达宏觉寺的时候,还未到寺院开门的时间(宏觉寺早上八点开门)。</p> <p class="ql-block">等了不多时,宏觉寺的大门打开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拿着准备好的祭祀用品,走进了宏觉寺,今天既要参拜,还要参加宏觉寺每天都要进行的“煨桑”仪式(煨桑:就是把祭祀用品和佛殿供奉品投入到一个塔状的炉子里焚烧,让心里默念的祈愿,随着焚燃的青烟,飘向天空,传给逝去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宏觉寺,全称:宗喀大慈宏觉寺,曾称:洪觉寺、红觉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宏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其缘起可追溯到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途经西宁时,修建了一处土坛,用作供奉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宝座。</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凡三进,初名“妙华庵”,明永乐十年,赐额曰“弘觉寺”。明代前期,寺院受朝廷重视。清乾隆年间,六世班禅应乾隆皇帝邀请东行,驻青海塔尔寺和宏觉寺长达5个月之久。从此宏觉寺成为历代班禅大师在青海的驻锡地。</p> <p class="ql-block">1929年青海建省后,班禅驻青办事处、蒙藏招待所曾经一度设于此。1949年后,寺院建筑被工厂占用,近年由青海文都大寺活佛接管重建。</p> <p class="ql-block">宏觉寺总占地面积4318平方米,寺院内文物有:班禅行宫殿、释迦殿、护法殿等建筑。在宏觉寺,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元明清时期的藏文古籍。</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点至九点,寺院的早课开始,宏觉寺的僧侣开始在大殿诵经,我和好友在释迦大殿参拜了佛祖,我们各自点了一盏酥油灯,供奉到佛台上(在宏觉寺,每位香客可以免费取一盏酥油灯供奉),接着我们转到大殿后的“財神殿”,参拜了各路“財神”,捐了功德箱,之后又返回大殿,我们静静的坐在铺着藏毯的长条木箱子上,聆听僧侣们齐声诵经。</p> <p class="ql-block">在庄严肃穆的释迦大殿,诵经的声音时而平稳,时而抑扬顿挫,这声音就像一泓清泉,潺潺而出,洗涤着我们的躯体;又更像是天籁之音,从遥远的天外传过来,纯净着我们的心灵;此刻,让我有了一种特殊而神奇的感觉,仿佛得到了佛法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早课结束后,在僧人的带领下,我们一群参拜者来到寺院中的“煨桑炉”旁,在僧人的指导下,我们把祭祀品和大殿内取出的供奉品,分别投进了“煨桑炉”中,在焚烧的时候,青烟从炉顶的烟囱飘了出来,飘向天空、飘向远方;此时,寺院僧人吹响了“法螺”,参加“煨桑”的香客都要围着“塔炉”转三圈,之后,再对着塔炉拜三拜,煨桑仪式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在青海西宁、在宏觉寺,我从真正意义上,体验和领受了一点点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参拜礼仪和相关规矩,感受到了藏传佛教对青海的影响,也为我今后能够更多、更好的了解西部地区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打下一些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8日.于西宁(巴山过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