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仲夏七月,正是荷花盛开时节,我来到紫竹院公园赏荷。进门右转,沿荷花渡、绕着南小湖而行。这里载种荷花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栽种着40多个品种,包括白洋红莲、友谊牡丹莲、大洒锦等特色品种。 时下,公园正举办第三十二届竹荷文化季,让游人在这里观荷消暑。</p> <p class="ql-block"> 说起荷花,自然想起那句“出淤泥而不染”。它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明确以“莲”为对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 <p class="ql-block"> 荷花之所以能实现“出淤泥而不染”,主要依赖其花瓣表面的特殊结构:</p><p class="ql-block"> 蜡质结晶保护层:花瓣外层覆盖疏水性蜡质结晶,有效阻隔污泥和污水渗透。</p><p class="ql-block"> 自洁效应:雨水或露珠在蜡质表面滚动时,能自动带走附着污物,保持花朵洁净。</p><p class="ql-block"> 在文学与艺术中,荷花因这一特性被赋予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 君子品格的隐喻:《爱莲说》将荷花誉为“花之君子”,强调其“不染”象征清廉、高洁的道德境界。</p><p class="ql-block"> 艺术创作的灵感:从绘画到摄影,荷花常被用于表现“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如此,荷花可能是画家、摄影师等艺术家们最喜欢的创作素材。</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野鸭最喜欢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无论花开花落、荷塘深处,还是迎风摇曳、无声低吟,荷花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美,或寂静,或热烈,或安详,或婀娜…感觉还有许多不同的美在等待着我的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