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和尚跑不了

宜生

<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也没有风,日头狠毒地照着大地。窗外的知了在不停地叫着,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居士有些坐卧不宁,内心深处很烦躁。她对这个突发事件很困惑和失望。当一个本该清心寡欲、普度众生的出家人,做出携情妇、私生子、搜刮民财潜逃境外的行为,确实会让人感到震惊和“三观碎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社会怎么了嘛?一向风光无限、道貌岸然的寺庙方丈,竟然贪财好色,搞腐败!”</p> <p class="ql-block">妙音不停地感叹,甚至有些失望。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对职业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网上的讨论铺天盖地,早已炸了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想不通,便拨通了师姐妙言的电话,在她的心目中,妙言是个理论家,能说会道,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事情,能够上升到三级跳的高度,且举一反三,条分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妙音还没说完,那边就滔滔不绝。</p> <p class="ql-block">“傻妹妹,大师这是个体层面的堕落,是人性与信仰的迷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性是复杂的,和尚首先是一个人,人性中天然存在欲望、贪婪、惰性、自私等弱点。剃度出家并不意味着这些弱点自动消失,它只是选择了一条通过修行来克服这些弱点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似懂非懂地说:“哦!你是说信仰的缺失或异化吗?”</p> <p class="ql-block">妙言接着说:“大师可能从一开始就并非出于真正的信仰而出家,或者在后来的修行中信仰逐渐淡漠、迷失。宗教的戒律,不淫、不盗、不贪,对他而言不再是内心的圭臬,而变成了外在的束缚或可以利用的身份标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姐是说,这是由于大师个人的道德崩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否出家人,这都是一个严重的个人道德败坏事件。他搜刮民财,有情妇私生子,缺乏责任感的问题说明,他的行为彻底背离了佛教的五戒十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说:“我明白了。他是个渣男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寺庙的宗教管理层面也有漏洞。监管失察,对僧人行为监督不力、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对戒律持守要求松懈等。让一个如此严重违反戒律、甚至长期拥有情妇和私生子的僧人,能够身居高位或掌握资源,反映了管理的巨大漏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说:“师姐说的对。还有商业化侵蚀,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过度商业化,门票、香火、功德箱、法事活动等收入巨大。如果缺乏有效的、透明的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机制,很容易滋生腐败,为搜刮民财提供土壤和机会。大师就是利用手中的管理权、资源分配权,腐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师姐,我想不通,大师是如何做到这些事情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言说:“这是寺庙的选拔与培养机制问题,出家门槛过低,对僧人的德行考察不严格,长期的修行生活和思想教育不到位,这些环节的薄弱,导致一些动机不纯或意志不坚的人混入我们的团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又问:“难道没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吗?”</p> <p class="ql-block">“对,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整个社会弥漫的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的氛围,不可避免地会对寺庙这个“小社会”产生影响。当社会普遍以财富多寡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时,身处其中的个体,当然包括大师,很难完全免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之信仰世俗化、功利化,大部分信众进庙烧香拜佛,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求财、求子、求平安,这种交易式的信仰风气,影响大师对自身角色和服务信众的理解,将宗教资源视为敛财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又问:“还有别的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失范与信任危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也渗透到宗教领域。大师事件加剧了公众对宗教纯洁性的怀疑和对社会道德的忧虑,正是这种整体信任危机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外部诱惑,现代社会信息流通快,物质诱惑多,出入境相对便利,也为大师堕落提供了实施和潜逃的便捷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有些怀疑人生。她说:“还是大师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言说:“不错,和尚身份的标签化,让大师的期望产生了落差。公众往往对和尚这一身份,抱有不切实际的神圣化想象,认为大师天然就该是道德完人。然而,大师也是血肉之躯,同样面临人性的挣扎和社会的侵蚀。当现实与这种高期望形成巨大落差时,冲击感就特别强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绝不能成为大师开脱的理由。既然选择了出家,承担着特殊社会角色的人,理应受到更高的道德约束和公众监督。大师的堕落,其性质和对信仰的伤害、对信众信任的伤害、对社会风气的伤害,远比普通人的同类行为更为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不由自主地吐了一口气:“这个社会怎么了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言说:“师妹,个案不代表整体,大师是极其恶劣的个案,你我和绝大多数僧人依然是恪守戒律、潜心修行的。不能因为一个败类就否定整个佛教僧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说:“你是说,大师只是一面社会问题的折射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聪明,大师事件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中确实存在的、需要警惕和解决的问题,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过度商业化侵蚀精神领域,权力缺乏监督、信任危机等。它提醒我们,宗教圣地不是真空,都可能被社会不良风气污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来制度建设具有迫切性。”</p> <p class="ql-block">妙言说:“这个问题凸显了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特别是财务透明、人员监督、戒律持守,以及完善法律法规、提升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信仰本质也需要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促使我们思考,信仰的核心是什么?是内心的虔诚与践行,还是外在的形式与身份?当身份与行为严重割裂时,信仰就变成了空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高兴地说:“谢谢师姐指教。那小妹来总结一下,如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言边笑边说:“谢谢夸奖!我洗耳恭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师,不,是败类。这个事件是个人信仰崩塌、道德沦丧与寺庙管理失效、监督缺位,在社会大环境的物质诱惑、信任危机、商业化共同作用下的一个悲剧性结果。它既是一个令人不齿的个人堕落故事,也是对社会现状的一声尖锐警钟。</p> <p class="ql-block">“理解它,不是为了麻木,而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推动在个体修行、宗教团体自律、社会治理等各个层面进行反思和改进,努力让该念经的念经,该持戒的持戒,该为民的为民,该监管的监管。社会风气的净化,需要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言说:“鼓掌。总结的很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说:“师姐,能否问一下你的私人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那么漂亮,大师平常看你的眼神都色眯眯的,和他上过床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里想过,但没有实现。你呢?上过床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哈哈!俺就不告诉你!气死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妙音,你这个大坏蛋!俺不理你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正午的阳光很烈。寺院看似平静的生活,已经被大师事件冲击得支离破碎,不忍直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