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6日下午2:30 - 5:00<span style="font-size:18px;">熹葳旗袍读书会七月现场读书分享活动在文化大厦一楼熹葳旗袍工作室如期开展。今年7月份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本次活动</span>主题为分享抗战故事与影片观后感,铭记先烈精神。</p> <p class="ql-block">刘玉华女士分享的是《七七事变》观后感。通过观看影片中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不畏生死的场景,感受到和平的珍贵。联想到如今国际局势下,我们能拥有和平安宁的生活,源于祖国的强大带来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吕红月女士分享了抗日题材作品《文化汉奸》的读后感,痛斥汉奸文人丑行,并以自己的军人父亲为傲,教育孙辈铭记历史,传承家国大义,鼓励后代报名参军。</p> <p class="ql-block">付作香女士结合日本侵华史实和电影《七七事变》讲述了日本侵华的概况。七七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扩大侵华的必然结果。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士兵“失踪”挑起冲突,经谈判、增兵,北平、天津沦陷。此后日本全面侵华,也推动中国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起点,影响深远 。</p> <p class="ql-block">李丽女士分享的是电影《八佰》观后感。这部影片由管虎导演,聚焦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实际四百人)的抗日故事。士兵本是普通人,经战争磨砺成长,展现战争中的人性与抗争,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p> <p class="ql-block">皮玉梅女士分享的是抗战电影《地道战》观后感。歌颂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地道战,灵活作战让日军屡战屡败的军事智慧,彰显群众力量与抗战精神 。</p> <p class="ql-block">邢红女士分享的是《七七事变》观后感。她谈到影片呈现的日军侵华暴行与中国军民抵抗,让她懂得了“落后挨打”,国强、团结方能护家园 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于海霞女士结合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四世同堂》分享了感悟。讲述小人物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生存渴望。</p> <p class="ql-block">汤爱珍女士分享的是电影《七七事变》观后感。佟麟阁誓言身先士卒抗战,赵登禹坚守抗日救国天职,二人壮言犹在耳畔,却血洒疆场。影片中29军将士奋勇杀敌,尽显中华铁骨。他们以生命诠释爱国,让人们深知今日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铭记历史,传承民族脊梁精神。</p> <p class="ql-block">最后,卢竞芳女士以家族亲历,讲述日本法西斯暴行在家乡沧州市沧县张辛庄制造的惨案。除了提前逃离的人,张辛庄全村遭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整个村庄变成废墟,血流成河,村民男女老少都被残忍杀害,其中包括卢女士婆家老少三代三个男丁。大家屏息聆听着卢女士的讲述,愤怒着日寇的凶残,疼惜着无辜的乡亲。卢女士说,本来她是个不愿意抛头露面的人,但是为了让后代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她欣然应邀到一些学校去做报告,讲述沧州这片土地曾经被日寇铁蹄践踏的历史,激发青少年的报国远志。</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不屈意志浇铸丰碑。从卢沟晓月到滇缅密林,从平型关的号角到芷江受降的荣光,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硝烟散尽,精神永存。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铭记不是沉湎伤痛,而是接过先辈的火炬——以奋斗为笔,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让历史的回响永远激励我们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