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工会的故事,岁月长河中的温暖与坚守

蓝天绿水山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县总工会征文,我的投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的璀璨星河下,我轻抚着退休证上工会徽章的余温,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来。那些粉笔灰飘落的讲台、集体备课的暖光、权益维护的坚毅面庞纷至沓来,原来,那支始终托举教育者脊梁的温暖臂膀,早已在岁月长河中与我的心跳同频共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工会,是教职工的“娘家人”,肩负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工会会员,需遵守工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积极参与工会活动,关心集体利益,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正是工会与会员的共同努力,推动着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佛坪县中学的工会主席岗位,经历了从无科级级别到争取副科级待遇,再到取消副科级待遇但岗位保留的演变过程。早年,佛坪县中学是一所涵盖高中和初中的综合性学校,工会主席虽无科级级别,但在校内被视为领导岗位,负责组织工会活动并参与学校事务。随着高中与初中分离办学,两校均争取到工会主席的副科级待遇,工会主席在教职工例会上坐主席台,安排周工作和周相关活动,工会运作逐渐规范化。然而,近年来县上取消了中学工会主席的副科级待遇,但岗位依然保留,职责和活动未受影响,工会运作保持正常。这一变化表明,工会的核心功能在于服务教职工,而非单纯依赖行政级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三尺讲台耕耘数十载,从佛坪中学到佛坪县初级中学,工会会员的身份始终与我的职业生涯相伴。虽未担任工会主席,却有幸在工会委员会中任职,因为我当了近二十年的办公室主任,期间,不止一次主持过年终的教职工大会。在大会的程序中,要数选举程序最严谨而庄重,至今仍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进入选举环节时,会场室内座无虚席、气氛严肃。会场布置得简洁而庄重,主席台中央悬挂着工会会徽,两侧摆放着鲜花。我作为主持人站在麦克风前,心跳微微加速,但更多的是对程序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选举开始前,工作人员将选票逐一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早已经过民主推荐和资格审查,每位候选人的简介清晰印在背面。我按照既定流程,先向大会报告选举办法和监票人、计票人名单,经全体表决通过后,宣布投票正式开始。投票环节安静而有序。大家依次走向票箱,神情专注,手中的选票承载着信任与期待。投票结束后,计票人在监票人的监督下认真统计票数,会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掌声响起,程序的严谨与民主的温度在这一刻交汇。那时候的选举包括在大会上对几个报告的审议、表决、通过,都是程序化的,让我深刻体会到,程序的规范不仅是形式,更是对每一位参与者权利的尊重。站在讲台上,我习惯了传递知识;而在工会的岗位上,我学会了守护公平与正义。这段经历,如同教学生涯中的一页,虽平凡却意义非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每年年终学校召开的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向来与工会工作血脉相连。工会工作报告作为会议的重头戏,既是全年工作的总结陈词,也是师生心声的共鸣箱。它承载着权益维护的温度、活动组织的热度、校园和谐的厚度,既要如实映照教职工的诉求,又要坦然接受监督目光的检阅,更需为学校决策铺就一条坚实的阶梯,让工会的脉搏与学校发展的引擎同频共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在这里面,最让我心生敬畏的,固然也是引以为豪的,是每年为教职工大会起草学校工作报告。作为办公室主任,这方寸纸笔便是我二十年如一日的疆场。其间虽有五年任的是教导主任,但办公桌前的台灯始终为工会材料亮着,直至退休。三任校长更迭,不变的是我手中这份工作报告——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的主旋律,教育教学的全景图。它比年终总结更需登高望远,有时洋洋洒洒破万言,连校长读罢都汗透衣衫,当然也总能换来台下雷鸣般的掌声。那是秦岭深处狮子山下椒溪河畔全校教职工一年汗水与星光的回响,是我蘸着月光研墨、伴着晨曦收笔的勋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在稿纸上签下落款,我惊觉自己竟以一支笔的名义,站成了教育长河中的守渡人。二十年潮起潮落,办公室主任的名衔里沉淀着春华秋实的重量。工会材料的纸张镌刻着陈校长、鲁校长、杨校长三代校长的心跳,墨迹晕染处,是千百师生共同编织的星图。学校工作报告中的那些被反复推敲的字句,那些在深夜修改的段落,那些被掌声托举的篇章,终将成为我与工会最深情的絮语,在时光里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岁月的稿纸上签下最后一行落款时,我忽然听见笔尖与纸面摩擦的声响化作潮汐声——那是千百个挑灯夜战的黄昏与晨曦,在时光长河里叠成一艘纸船。作为工会材料的执笔者,我以墨痕为锚,以文字为桨,在教育的星河中摆渡了整整二十个春秋。那些被月光浸透的铅字,那些在晨雾中苏醒的句子,那些被掌声托举的篇章,终将凝结成工会会徽上永不熄灭的星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方寸纸笔间,工会从未是高高在上的抽象符号。如今台灯下的钢笔已换成智能文档,但我依然习惯在初稿完成时,将电子屏幕调至暖光色。看着那些跳动的光标,恍惚看见二十几年前青涩的自己正对着蜡纸誊写材料。工会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用文字搭建沟通的虹桥,更是如何以服务为笔、权益为墨,书写教育共同体的命运交响。当新一代工会人接过这份沉甸甸的主旋律时,我愿化作档案架上那盒老磁带,在数字化的浪潮里,依然能播放.出工会最初的心跳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