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哈萨尔游牧部落蒙古风情园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4日早上5点起床,洗漱完毕,收拾好东西,6点多下楼将拉杆箱装车,然后在一楼排队等待开门,6点半进入餐厅,吃的还是自助餐……。7点准时坐车驶出满州里市区,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哈萨尔游牧部落蒙古风情园进发。美丽的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与石勒喀河汇流后称为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在横贯辽阔的呼伦贝尔与俄罗斯交接处,是一条美丽的中俄界河。这里人烟稀少,景色优美,放眼望去,满目葱郁,碧草青绿,蓝天如洗,空气清净。沿岸分布着雄浑的原始森林、壮美的天然草原和灵动的河谷湿地等,有中俄两国共同出资修建的友谊桥。</p><p class="ql-block"> 7点40分到达哈萨尔游牧部落蒙古风情园景区门口停车场,下车后导游将我们交由穿着蒙古服的姑娘领我们进部落大门。这里是哈萨尔王安营之地,大门口有美丽的哈萨尔姑娘向游客敬酒,这是哈萨尔游牧部落对远方的客人举行的最盛大、最隆重而热情的下马酒《王城迎宾仪式迎宾酒》,我们排着五六排纵队往门口移动,迎宾的五六个蒙古姑娘手捧哈达和美酒,唱起传统的敬酒歌,(领队的蒙古姑娘提前给我们说了如何喝下马酒的)我们用左手接酒端起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先向上弹向天空,表示“敬天”。再向下弹向地面,表示“敬地”,然后向前方平弹,表示“敬祖先”,最后双手捧起银碗,一饮而尽,也可以不喝,也可以随量喝点,也可以全喝完。体现了蒙古族人对天、地、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 喝完下马酒,进入哈萨尔游牧部落群,放眼望去,远处的蒙古包错落有致,白茫茫的、很整齐的排列一大片,一路听蒙古姑娘讲哈萨尔王的故事,讲新巴尔虎左旗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等等。然后领进她的家,她家的蒙古包也比较大,能容纳我们40多人后还很宽敞,正面供的是哈萨尔王的画像(哈萨尔王是成吉思汗的胞弟,以其英勇善战和忠诚著称,他的后裔们在蒙古包里都供着他,体现了部落对他的崇敬和纪念)。她向哈萨尔神像拜了拜,然后开始讲她们哈萨尔游牧部落的前世今生,是如何从狩猎变为现在的旅游产业等,讲了她家的一些家事和不幸的变故等故事,听起来觉得是编的,但讲的情节和事情却是让人泪眼婆娑。然后从养生讲到她们的银碗和银手饰,说着拿出一个做工精美的银碗,说用银碗喝水对身体如何如何有益处。又拿出银梳子,说用银梳子梳头如何能活络头部血液循环,用银梳把子按摩脸部能使面部肌肉光亮柔嫩等等,目的很明确是让游客购买她家的银属用品。用了一个小时讲完这些,带领大家去哈萨尔王行宫(也就是购物商场),是一个特别大的蒙古包,门眉上写有红底金字”哈萨尔王行宫”的匾额。进去后有银饰展厅,每个牧民家庭都有一个展示台,摆着各种银具和银首饰。蒙古姑娘带我们走到她家的展柜前,给大家介绍起她家的银产品,有好几个人买了银梳子等银具。(一把梳子有两千左右的,也有一千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转了一圈就再没跟那个蒙古姑娘,就不约而同的走出行宫,自由活动。还有那个《敖包相会》的活动,说是用石头磊起的小山丘,也是祭祀蒙古族先人和许愿的地方,许下了还要还愿之类的,我们走到半路上又折回,就再没去。导游说到十点钟去看呼伦贝尔的《蒙古马颂》。我们十二人就转到马颂表演的入口大厅,坐下后喝茶闲聊,女同学们玩起了扑克牌”双扣”游戏。我们男同胞们喧了一会,我和老巨老辛三人玩了一会"十点半”的扑克游戏,也是为了打发消磨时间,也不赌博,就用葵花籽当赌注,也玩的有点意思,也很开心。快到十点我们排队等待看《马颂表演》。</p> <p class="ql-block"> (下)</p><p class="ql-block"> 十点钟排队进入马颂表演现场,场地宽阔,正面中间是一个大型电视屏幕,两边各一个小点的屏幕,音乐声环绕四周,我们12人进去后占了两排靠中间的座椅,看台的位置也不错。表演尚未正式开始,演员们伴随着一曲悠扬的蒙古歌曲陆续进场,绕场缓行,应该是表演前使马匹和人逐渐进行热身活动和暖场,十点四十分正式开始表演。</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大型马文化实景演艺《蒙古马颂》,通过七幕情景展现蒙古族与马的情感、草原生活魅力及民族精神,包括套马训马、胡服骑射、博克比赛、马术、拣绣球,叼羊以及表现霍去病征战大漠、征服凶奴的嘶杀等场景。只见一群骏马像汹涌的潮水奔腾而来,马群的后面是几个扬鞭策马的蒙古小伙,手里的鞭子在空中啪啪作响,驱赶马群向前飞奔,场地前面有四五个年轻人拿着套马杆和绳索,等马群过来,瞅准目标,追着急弛的骏马,摔着手中的套马索向目标马的头上摔去,马们都很敏捷的躲过,都没有套住。一个小伙用套马杆套住了一匹棕色烈马,小伙用双手紧紧抓住套马杆,双脚滑行在地上,其他几个人跑过来帮忙,骏马的嘶鸣声,人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被套的棕色骏马奋力挣扎,三转两折,头一摔将套马杆挣脱飞腾而去。最终他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坚韧的毅力套住了一匹,并驯服后骑着飞奔而去,场面十分激烈,气势特别壮观,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小伙的勇气和胆量。</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表演了骑射、搏克(摔胶)、霍去病征战凶奴、拣绣球、叼羊、马背技术和赛马等项目。尤其是骑手们在马背上做的各种高难度动作,时而站立和倒立,时而来个蹬里藏身,他们和马配合默契,人马合一,引得观众一阵阵的惊呼和报以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蒙古马颂不仅是一场马术表演,更是一部讲述历史文化的史诗。马颂表演持续一个多小时,惊险刺激,大气壮观,使我们在观看中感受到骏马奔驰的力量和速度,领略了蒙古族的独特风情和蒙古小伙子、姑娘们的精湛表演,太过瘾了!</p><p class="ql-block"> 十二点多在一个大蒙古包吃了午餐,吃的是草原农家菜,也不错。饭后向中国最冷的根河方向出发,大约三点多到达额尔古纳市区,在这里参加自选项目的人跟随导游去访问草原牧户和去喝俄罗斯后裔下午茶(每人368元),觉得喝一杯茶,听他们讲上一个多小时,觉得没啥意思,哈哈。我们没参加的在市区商场和街道闲转了一圈。六点左右到达额尔古纳市鸿源碳火烤肉城,我们吃的是东北农家菜,参加了自选项目的人给他们表演了个开全羊仪式,每个桌子上加了一盘烤羊肉(每人350元烤羊肉)。饭后继续坐车向根河市行驶,到晚上九点左右到达根河市,住在”冷极58度”宾馆(当地历史上最冷的温度降到零下58度),当晚温度确实有点泠,8度左右,备有电褥子,但我们也没用,住宿条件还可以。</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9日写于兰州淩雲軒書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表演霍去病征战大漠,击败凶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蒙古包用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