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金寨红军广场

畅文

<p class="ql-block">赤旗猎猎卷东风,十万征鸿啸碧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星火燎原焚旧制,杜鹃花艳满山红。</p> <p class="ql-block">  金寨,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总面积3800余平方公里,与鄂豫皖三省七县二区接壤,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和第二大“将军县”。</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这里曾爆发立夏节起义与六霍起义,分别组建了红三十二师与红三十三师,并与湖北黄麻起义成立的红三十一师合编为红十一军(后改为红一军)。此后,又有八支师级以上红军部队和一个红军团队在此诞生,其中包括最早长征抵达陕甘的红二十五军,以及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红旗不倒的红二十八军(后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十余万金寨儿女投身红军,其中绝大多数血洒疆场,全县在册烈士达一万一千余人,建国后幸存老红军七百余人,被授予开国将军者多达五十九人。</p><p class="ql-block"> 金寨,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早已镌刻进共和国的红色史册。</p> <p class="ql-block">  在金寨县城中心,巍然屹立着占地25万平方米的红军广场,这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教育、游览于一体的AAAA级红色景区。广场由六大部分组成: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革命博物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红军烈士墓园、洪学智将军墓及广场主体区域,它以纪念塔为核心,将塔、馆、堂、碑、墓与广场有机融合,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传承信仰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建军节前夕,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这片浸透鲜血与信仰的红色热土,专程前往红军广场,瞻仰革命遗迹,追寻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由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燎原星火”四个金色大字的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高高耸立,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时,首站便来到金寨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塔前,我们肃立默哀,向英烈致敬,并合影留念,将这一刻铭刻于心。</p> <p class="ql-block">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藏丰富,系统展示了金寨地区两次重大起义、十二支红军队伍的创建历程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实,是学习党史军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不巧的是,博物馆目前正处于闭馆整修阶段,未能入馆参观,成为此行的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金寨县烈士纪念馆”,静静伫立于广场一隅,记录着无数英烈的英勇事迹,是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精神殿堂。</p> <p class="ql-block">  由洪学智同志题写堂名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庄重典雅,堂内详尽介绍了立夏节起义与六霍起义的全过程,以及金寨境内先后组建的十二支主力红军部队的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将那段烽火岁月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仿佛又临红旗猎猎、战鼓雷鸣的博杀境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迎门处,一幅栩栩如生的起义场景浮雕与“入红100000”数字格外醒目,震撼人心,令人不禁肃然起敬,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  从红军广场四柱石牌坊至红军纪念堂,有四组数量不一的台阶共168级,寓意各异。其中59级台阶象征金寨59位开国将军;50级寓意牺牲的500余名团以上干部;49级代表1949年金寨全境解放;10级则象征全县十万儿女参军征战。台阶两侧,一边雕刻32只松鹤,寓意立夏节起义组建的红三十二师;另一边雕刻33只松鹤,寓意六霍起义成立的红三十三师,寓意深远,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洪学智将军,是金寨人的骄傲。他不仅是金寨唯一的开国上将,更是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成为全军唯一“两授上将”的传奇人物。如今,他和其他百余位金寨老将军老红军的墓静静安卧于红军广场,其间松柏环绕,翠绿长青,象征着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光照人间。</p> <p class="ql-block">  哦,金寨!这片英雄的土地,孕育了无数革命志士;哦,金寨红军广场!这方神圣之地,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与历史的回响!人们瞻仰之间,无不心情激荡,热血沸腾;无不思盼红军精神永续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