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婕:从桂东大山走出的中国昆曲戏曲明星

快笔哥

<p class="ql-block">  初夏,绿荫环绕的湖南省昆剧团里,传来一阵阵抑扬顿挫的湘昆戏曲声。压腿练嗓、低头吟唱、对镜打磨……湖南省昆剧团的戏曲演员们正在刻苦练功。在这片昆曲的天地里,副团长刘婕与昆曲相伴二十余载,她以自己对昆曲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守正为基、以创新为翼、以传承为责,在昆曲艺术的天空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为湘昆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11岁那年,因为被昆曲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刘婕成功报考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然而,因彼时戏曲行业的困境,家人极力反对,好在有父亲的支持,刘婕最终还是踏上了专业的昆曲演艺之路,从此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唱、做、念、打、翻,刘婕日复一日地艰苦训练,内心始终甘之如饴。“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即使要吃很多苦头,但心情还是很舒坦的,内心也是快乐的!”刘婕笑意盈盈地说。</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刘婕考入湖南省昆剧团,但她的昆曲演艺之路却没能如愿顺利开展。那时,昆曲发展的大环境依旧低迷,观众寥寥,大多是老年戏迷。祸不单行,她的声带也在此时出现了严重问题。此后6年,她不得不尝试舞台监督、场记等工作。但即便如此,刘婕从未想过离开剧团。“昆曲是最优雅、最珍贵的,我相信它会再次绽放。”刘婕坚定地说。</p><p class="ql-block"> 刘婕憋着的这股子劲,剧团团长罗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罗艳的鼓励下,2010年和2011年,刘婕相继做了两次相关手术,终于能够重新学习发声。“‘争羡东风第一枝,曾经冰霜有谁知’,当我重新站上昆曲舞台,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戏曲人特殊的情感体验。”历经冰霜消融后的刘婕,又火辣辣地“活”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多年,刘婕一直坚守行业、默默深耕、静待花开,迎来了属于自己花团锦簇的戏曲春天:曾获“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文旅系统行业标兵”等荣誉称号,获中国昆曲“年度推荐艺术家”称号并载入中国昆曲年鉴;主演、创排多部昆曲大戏,并斩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田汉表演奖”,“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贡献奖”,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昆曲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刘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湖南省昆剧团的“老骨干”,刘婕兼任青年学员教学工作。多年来,刘婕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力,成为学生们眼中如姐姐般亲切的良师益友。她耐心地指导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将自己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刘婕还积极投身于昆曲艺术传播公益活动。多年来,她走进200所学校进行“昆曲进校园”演出及讲座,为近20万学生带去昆曲的魅力;作为文化扶贫志愿者,前往贫困地区的小学开展昆曲公益教学,为山区儿童普及艺术知识。【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