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理塘,我们没有遇见丁真,没有在辽阔的毛娅大草原策马狂奔,只是坐车里浏览了海拔四千米号称“天空之城”的理塘县城,还有面积251平方公里,相当于7.6个澳门、35154个正规足球场那么大的毛娅大草原的一小部分。因为,理塘只是我们川西行的中转站、落脚点,歇歇脚吃个饭我们即往下一站。18日我们来过,吃过中饭我们就离开了。20日,我们又来了,这次我们留了个把小时,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了城里的“勒通古镇千户藏寨”和“长青春科尔寺”。</p> <p class="ql-block">理塘藏语称“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原,“勒”意为青铜,“通”意为草原。仁康古街是古镇的中心街,也是精心打造的旅游街。爱旅行的俞敏洪说过:“当你不带着知识去旅行的时候,你也不可能把知识带回来……旅行之前要阅读相关书籍,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别人写的游记等。”</p><p class="ql-block">很惭愧,出游之前,我并没阅读过与理塘相关的书籍文章,对藏文化所知有限。从古街走过,没有更深的感触。沿街都是藏式的建筑,两层为主,而且蛮新,貌似建起的时间不会久远。藏式的民居大都木质结构,用泥石筑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色彩斑斓的外墙。藏族人民喜欢用红、白、黑、蓝、黄等颜色来粉刷墙面,每种颜色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吉祥,白色象征纯洁,黑色驱邪避灾,蓝色寓意天空,黄色则象征土地。民居的窗户和门框上常常雕刻着各种图案,如莲花、八宝纹、日月星辰等,既有宗教寓意,又充满艺术美感。古街房子的外墙以浅黄色为主,门窗深黄色、红色,而稻城的房子的门窗以黑色为主。</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是在古街上随意溜达,很快就走到古街最重要的建筑——仁康古屋。这座古屋始建于16世纪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古屋之中,有十三位备受尊崇、德高望重的大活佛于此诞生,他们的智慧与慈悲,如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信仰的天空。其中,七位大活佛声名远扬,他们的事迹与教诲,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预示七世达赖将从理塘诞生,果然,1708年七世达赖诞生于仁康古屋,传说诞生时有许多神迹。这是圣地,进屋,我们须摘下帽子和墨镜,可以参观,不可以拍照。</p><p class="ql-block">古屋是丽江土司捐建的,墙是泥土石块用传统方式建造的,据说墙壁是很厚的。我们只参观了达赖喇嘛诞生的屋子,屋子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宽敞。出乎我意料的是内部的墙壁除了挂着唐卡,完全不加粉刷,裸露着,可以清楚的看见筑墙的黄泥、石块,甚至看到一条较大的裂缝,这是地震留下的痕迹,这也侧面说明古屋的坚固,其他的房子在地震中大部荡然不存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古屋,我们又参观了古镇博物馆,然后坐电瓶车直达“长青春科尔寺”。寺庙建在城郊的山坡上,规模宏大,气宇轩昂。清乾隆时期,据《卫藏通志》记载:“巴塘东行五百四十五里,名里塘,有长吉春科几寺(即理塘寺),大堪布喇嘛居之,管喇嘛三千余名。”这座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的寺庙,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为藏语译音,“长青”意为弥勒佛(即未来佛)“春科尔”意为法轮,“长青春科尔”意为弥勒佛法轮(标志着法轮常转、妙谛永存)。</p><p class="ql-block">走过寺庙大门,通过一个小门后,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大如来佛殿、宗喀巴殿、大殿(主殿)三座大殿一字排开,在蓝天下闪闪发亮,巍峨壮观。我们只参观了大如来佛殿,依然是脱帽摘墨镜,不能拍照。与很多佛殿一样,殿内如来佛像端坐正中,周围是各个护法菩萨什么的,我也记不真切,印象深刻的是如来佛除了高大,他的衣饰什么的以蓝青色为主,不像其他大佛一般以黄色为主。</p><p class="ql-block">走出大殿,离开寺庙,我们坐上电瓶车返回大巴车停车地。</p><p class="ql-block">上车,挥别理塘!脑海再次浮现情僧仓央嘉措的诗:</p><p class="ql-block">“跨鹤高飞意壮哉,</p><p class="ql-block">云霄一羽雪皑皑。</p><p class="ql-block">此行莫恨天涯远,</p><p class="ql-block">咫尺理塘归去来。”</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0日游</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8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