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记忆2:甘济潭记

雪清尘

<p class="ql-block">时间: 2013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坐标: 瑞安湖岭</p><p class="ql-block">摄影: 雪清尘</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7068</p> <p class="ql-block">  瑞安西,湖岭,有潭名甘济。进甘济潭峡,茂林修竹,山之青翠;甘泉清冽,水之幽碧。穿峡谷,涉碧波,与清风为伴,行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  巳时,行进一时辰耳,自丛林斜坡下,峰回路转,见幽谷,其间簧竹森森,青山吐翠,流泉淙淙,潭碧水清。此首见之小石潭也。</p><p class="ql-block">  再行之,穿越峡谷,徒步林间,约未时,又一潭,其比小石潭深几许。崖壁陡峭,高耸入云,鹰击长空,鱼翔浅底。</p><p class="ql-block">  问同行者,何甘济潭?无知之也!</p><p class="ql-block">  是为记。</p> 甘济潭峡谷,位于瑞安的湖岭镇枫岭,名字美,其景也美。但相对于素有耳闻的卧龙峡、仙牛栏、拉磨等峡谷,这个峡谷从未听说过,而且百度搜索,居然没有关于甘济潭的点滴介绍,也未有驴友驴行日记,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br>  久闻牛群的烈度,只走过一次峡谷经历的俺,对峡谷还是有所畏惧的,况且,走户外的几个朋友基本都是休闲级别的,连那体格力壮如牛,走峡谷带俺入门的气壮山河兄都雄心泯灭,“金盆洗脚”,说即使户外也就休闲的走走算了,彻底地从“驴”到“骡”。所以,俺就不停查看哪条峡谷适合初级的菜驴,谨慎地选择路线。终于,等到了牛群发起的2个星的甘济潭穿越。<br>  当看到此峡谷穿越强度、难度、技巧都是2颗星,还是第一次跟牛群走峡谷的俺看着不免心动,再加上上周的乌岩尖3颗星强度都拿下来,2个星,绝对有信心。<br>  2013.10.26,周六,金桂飘香,天高云淡,难得的好天气,作为第一次跟牛群走峡谷的菜驴,俺毅然背起行囊,戴上安全头盔,粗发~~<br>  早上7:30,从南塘街口的大榕树出发,到瑞安湖岭的河上垟村下车,约2个小时。上午10点左右进峡谷,下午3点左右出峡谷,历时5个小时,可谓峡谷中的休闲线路,那些个牛群的牛人们上了车后,直呼太休闲了,走的不过瘾啊。但对俺这样的初走峡谷的来说,强度难度都正好,不妨推荐一下,可以说,这是一条菜驴们练脚加考核的“路考”最好线路。<br>  都说走了峡谷,那些休闲的户外爬山就淡而无味了,就好比了喝惯了铁观音,再喝白开水一样。的确,峡谷穿越,不仅仅依靠体能,而且难度更大,更具危险性,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攀爬能力,但在峡谷里攀爬跳跃,需要手脚并用,糅合了跳远、双杠、吊环、攀岩等多项体育运动所需的技能,以致走完了全身部位酸痛,腰、背、肩膀、脚趾头,尤其是大腿,不像单走山路全靠双腿,是一项全身协调的运动,效果更好。<br>  美哉,甘济潭! <br>  峡谷穿越,走起! 刚进峡谷的时候,有很多的垃圾挂在树枝,顿觉失望,以为都是这样子了,不过越往里走,景致越好。 美女是专门走峡谷的户外强手,只不过歇脚了3年,这次是重出江湖的首秀。 <p class="ql-block">  泉水清澈,池底岩石,斑斑点点,如鳞似甲。</p> 这里需要挂绳索攀爬到下面 看这样的动作就知道走峡谷的好处了,四肢并用,全身联动,闪转腾挪,蹦蹿跳跃,猿博式、兔跃式,壁虎爬、山猫跳,不管姿势好看与否,只要能安全落地。 这块岩壁近乎斜坡90度啊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一段丛林穿越也是90度的泥路斜坡。</p> <p class="ql-block">  基本都是抓住顽强存活的小树丫往下滑。</p> 过了丛林,眼前豁然开朗,修竹茂林,绿意盎然。 崖壁石间现一潭,流泉、翠竹、碧水,此即首见小石潭。 潭水清冽,正可用来煮水用餐,午餐便在此处解决。 12点半左右,午餐过后,队伍刚开拔,出现小小插曲: 即使一名资深强驴,也有在小水坑不小心湿身的时候,哈哈。 没有这厚实的肩膀当“垫脚石”,下去还真有点困难。 不得不提提一直行走在队伍前头的“老马”,市冬泳协会的,真可谓老当益壮,摄影技术好,还拿着长枪大炮专走峡谷上蹿下跳,体格力好西好,年轻人都不如。 别以为这几位牛人在玩神马灰机,他们是看上了这个崖壁,打几个钢钉,就可玩速降了。 这一处碧水幽潭与午餐时的那个小石潭一样,也是风景极好之处,所以,甘济潭到底指哪个潭,还有待考证。 在这里还与另一支驴行队伍会合,其中两位猛男见水即欣喜若狂,随即三下五除二脱衣跳入冰凉的潭中。 <p class="ql-block">  在湿滑的崖壁攀爬自如确实令人叹为观止。</p> “考核”的最后一关到了 如此大的坡度且只有极小的立足之地,即使有勇气没技巧也要落水湿身,不过既上的了崖,都是信心满满,令拿着大炮蹲守了老半天的老马想拍下翻身落水、水花四溅惊心画面的愿望也落空了,其实知道自己会面临这一刻的早就蹚水过去了。 <p class="ql-block">  过了难关,也就快到终点了,在这块大石头上合影后,往山路上走,几分钟时间就到了一个叫上脑头村的公路旁,车已经在路边等待,牛群的红枣木耳汤也在等待大家了......</p> <p class="ql-block">✍️补记: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那两个游泳的猛男上去的地方就是甘济潭,真是天外有天,潭上有潭,在下面拍的时候看到队伍中的阿文爬的老高干嘛呢,原来就是为了拍甘济潭,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下面玩的潭上面还有另外一个深潭,都不会想到爬那么上去看,此潭为一圆形水潭,岩壁光滑,深不见底,开篇说甘济潭深千尺还只是猜测,原来果真如此,的确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哈哈。补上阿文拍的两张甘济潭的照片👇,从进峡谷的时候就试图寻找的甘济潭至此掀开面纱,10.28补记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甘之泉自湖岭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济水东流至此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潭深千尺何足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峡谷穿行意难摧。</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1xtr5s" target="_blank">峡谷记忆1:挑战十字坑峡谷</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