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航对美国市场有一个“村村通”策略,简单说就是说大城市主要由寰宇一家的合作伙伴美航去运营,它自己专注于开发二线城市飞伦敦,然后衔接欧洲各地。受益于这个策略,辛辛那提这个“村”机场,去年也开通了直飞伦敦希思罗机场的航班。在中西部机场里,除了芝加哥和底特律,能直飞伦敦和巴黎,也能拿出来吹一壶了。<div><br></div><div>作为一个喜欢去欧洲的寰宇一家高级会员,这条航线成了我的新宠,除了省去转机的折腾,最妙的是到达伦敦的时间恰好卡在午饭前,所以正好可以没事儿就在希思罗愉快的薅老牌资本主义羊毛。</div> 英航作为希思罗航空枢纽的大佬,主要控制着T3和T5两大航站楼。今天先从稍显老派的T3说起,这里聚集了寰宇一家几个主要成员:国泰、澳航、美航、英航各自的休息室。 国泰在T3的休息室无论在网上还是现实中人气爆棚,尤其特别受亚洲面孔欢迎。国泰自己一天其实只有早晚两班飞香港的航班,但这个休息室却全天候开放,所以它大部分时候就是用来招待寰宇一家其他合作伙伴的乘客们。 国泰的休息室内部分为头等和商务两个区域,但据我观察好像没人查验。我在不同的旅程里分别体验两个区域。先看商务区暖和的灯光下,精致的摆盘就让人食指大动。 这盘藜麦(quinoa)沙拉,色彩缤纷,藜麦粒粒分明,混着新鲜蔬果,看着就清爽宜人,回家后想照方复制一下。 作为香港航空公司,国泰商务休息室少不了现做的广式早茶!虾饺、叉烧包、腐竹热气腾腾地端上来,让人仿佛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香港茶楼。 作为山西人的我,对面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味道不错,但这碗所谓的牛肉面既不是宽汤的“兰州牛肉面”,也非劲道的“台湾牛肉面”,更像是越南牛肉米粉汤底配香港蛋面的杂交产品。 国泰的头等舱休息区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像餐厅一样需要正襟危坐地按菜单点餐。我选择了鸡肉盖饭、担担面和炸明虾球,那碗担担面又有点名不副实,浓郁的酱汁更像是碗“泰国风情咖喱拌面”,和四川担担面实在没啥直接关系。 炸明虾球确实做到了极致,芝麻覆盖的金黄酥脆的外壳下,虾肉饱满弹牙,蘸上酸甜酱真的无敌了。 甜点是菠萝椰子布丁,这两种热带水果的香甜被凝固在柔滑的布丁里,就算是卡路里超标也不介意了。 除了头等和商务休息区外,国泰最让人拍手称赞绝对是这个宽敞明亮的淋浴室!对于我们这种从辛辛那提夜晚启程,熬过跨洋红眼航班,清晨带着一身疲惫抵达伦敦的旅人来说,能痛痛快快地洗个酣畅淋漓的热水澡,简直如同重生。热水冲刷掉满身的黏腻和倦意,换身干净衣服,立刻就能神清气爽地投入下一段旅程! 国泰的休息室旁紧挨着的就是澳航的休息室。平心而论,这个休息室单拎出来也算得上翘楚,装修是简约现代的澳洲风格。只是它不幸在国泰旁边,颇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落寞感。 可能和大部分人一冲进国泰就开始大快朵颐的盛况不一样,澳航的休息室氛围更沉静些。这里更多是西装革履的商务客,或安静阅读,或低声交谈,或只是端杯咖啡望着窗外起降的飞机。 吧台提供的饮食就是标准的休息室餐食,三明治、沙拉、水果、点心,摆放整齐,但种类和特色上确实乏善可陈,挑不出毛病,也留不下深刻印象。 我出于好奇,选了一块从名字上看特别有澳大利亚特色的酥饼,满怀期待地咬下去……结果,味道平淡得如同嚼蜡,没有任何记忆点,以至于我连它的名字都彻底遗忘了。 至于美航在T3的休息室,那就不用多费笔墨了。它完美地忠实地把美国本土休息室简洁(或者说简陋)实用(或者说没用)的光荣传统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伦敦。而英航虽然在T3和T5都有自己的地盘,但T5是英航专属的大本营,所以休息室显然更上心一些。 在T5英航的几个休息室里,我最喜欢隐藏在T5-B卫星厅的这个,相比航站楼里的人声鼎沸,这里明显清幽了许多,座位也更容易找到。 某次旅途中带着小女儿在这里吃早点,都是典型而朴素的欧陆早餐阵容:可颂、麦片、酸奶、水果、火腿。可以看出主打一个清淡、轻量,填饱肚子没问题,别指望惊艳。 午餐的时候画风剧变,餐食充满了浓郁的印度风:咖喱鸡、香料米饭、脆饼……嗯,空气中都飘着玛莎拉的味道,让人不禁感慨,伦敦所谓的多元文化,连机场休息室都不能幸免。 英航休息室上大分项,是可以打包带走的可爱小份冰激凌和棉花糖!对孩子来说,这算得上是登机前的甜蜜犒赏。 题外不得不提英航给寰宇一家高级会员的一个实在福利:我几乎每次从伦敦返回辛辛那提,都会被升舱! 总被升舱的原因嘛,看看这空空如也的客舱就明白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从欧洲人都不愿意甚至怕来美国旅游。 虽然英航在“村村通”航线上用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机型,但小女儿坐飞机次数不多,她对这种老旧的座椅也还是充满了新奇感。 最后捎带记录一下最近一次去奥斯陆机场(OSL)的经历。一进这座北欧风格鲜明的机场,先看到了姆明(Moomin)商店!自从我上次去了它老家芬兰以后,我们全家都成了这只来自童话山谷的憨态可掬的小河马精灵的迷弟迷妹。 挪威“雕塑之都”的名头被完美地延续到了机场空间里。眼前这个用行李箱堆砌而成的抽象雕塑,造型独特,算是永远繁忙的机场中的一个冷笑话。 挪威算是对中国商品很友好的一个国家。机场还能看到中国产的极氪电车在展览,吸引了不少旅人驻足打量:或从窗户外窥下内饰,或研究着展板上的参数。 奥斯陆机场只有一个休息室,这里接待着各家航空公司的贵宾们,所以有些略显拥挤。 我抵达奥斯陆机场时正值清晨,休息室内部从装修到食物彻头彻尾地贯彻了北欧推崇的极简主义风格。 饮料、小食、水果什么都有,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自助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最“硬核”的早餐就是这个的邦邦硬的黑麦面包!还需要自己去挥刀斩,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做出一个冰冷的三明治,只能用很健康来安慰自己。 因为飞机延误,我需要在奥斯陆机场度过一个晚上。有些人坐火车去市中心,有些人直接在机场打地铺,而我选择了奥斯陆机场旁边的丽笙酒店(Radisson Blu)。这家酒店位置极佳,直接连接在航站楼上。 不得不说, 酒店的早点有热乎乎的蒸蛋、香肠、培根、土豆,这一点就比机场休息室的“冷兵器”要丰富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