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9日,上午来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中心广场。广场是芬兰首都的历史与政治心脏,由德国建筑师恩格尔于19世纪设计,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广场中央矗立着1894年建成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纪念其赋予芬兰自治权。</p> <p class="ql-block"> 广场北侧是纯白宏伟的赫尔辛基大教堂,绿色穹顶与阶梯成为城市象征。</p> <p class="ql-block"> 白教堂又称大教堂,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议会广场,是当地地标性建筑。建于1852年,由德国建筑师卡尔路德维希恩格尔设计,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教堂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以淡绿色圆顶,正面的宽阔阶梯通向高耸柱廊,柱廊上方是巨大穹顶和清铜十字架,内部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这里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承载着许多社会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和政府宫,米黄色建筑配以白色柱廊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侧老市政厅现为博物馆,鹅卵石地面延伸至色彩明快的码头市场,形成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每日正点教堂钟声回荡,见证着市民游行、庆典与日常的咖啡时光,浓缩了芬兰从瑞典、俄国到独立时代的沧桑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距离南码头市场不远的山腰处坐落着北欧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又称“红教堂”,是沙俄侵占芬兰最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红教堂即乌斯别斯基大教堂,是一座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东正教教堂,建于1862——1868年,由俄罗斯建筑师阿列克西•格诺斯塔耶夫设计。其建筑风格为拜占庭式,融合了俄罗斯中世纪建筑特色。教堂以红砖为外墙,搭配绿色圆顶与13个镀金尖塔,色彩鲜明,在城市中格外显眼。</p> <p class="ql-block"> 红教堂不仅是赫尔辛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红、白教堂,我们来到了岩石教堂,它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岩石中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岩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奥基奥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由建筑师添姆和杜姆苏马连宁兄弟于1969年设计建造。</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壁是未经修饰的天然花岗岩石壁,顶部墙体用炸碎岩石堆砌,水滴从岩缝渗岀流入水道。教堂采用圆顶设计,一百条放射状梁柱支撑着镶有透明玻璃的屋顶,阳光可洒入内部。</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周日早上举行礼拜,还因绝佳的音效常被用于举办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 领略完各种教堂的独特和美艳,我们又来到了世界上造价最高的图书馆——赫尔辛基中心图书馆,又称“颂歌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于2018年12月6日正式开放。它造型独特,像一艘木制大船,主体外墙由云杉木板覆盖。图书馆共三层,一层是互动与社交空间,有咖啡馆、餐厅等;二层是创意与工作空间,配备3D打印机等众多设备,可以现场免费打印岀没有储藏的图书;三层是“书的天堂”,有开放式阅读区,藏有10余万册图书。</p> <p class="ql-block"> 贯穿三层的螺旋楼梯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提供阅读资料,还为市民创造了舒适的交流、共处、学习空间,是名副其实的免费“大客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