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西域宫廷——哈密回王府

彩云飞

<p class="ql-block">昵称:彩云飞</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52499</p><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彩云飞</p><p class="ql-block">场景:哈密回王府</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初,我的北疆行从西安出发,经中卫一路向西北行进,走过两天多几乎全是荒凉的沙漠路程,终于在第三天下午来到进疆的首座城市—哈密。</p> <p class="ql-block">回王府是哈密市内的著名景点。它是清代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封建领主的宫廷建筑群,始建于1705年,原址于1931年毁于战火,2004年原址重建竣工。作为新疆规模最大、风格最独特的宫廷建筑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初期,并见证了哈密回王家族与中央政权近300年的统治历程。</p> <p class="ql-block">当我怀着满心的期待踏入哈密回王府的那一刻,仿佛一脚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开启了一场探秘历史文化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府那巍峨壮观的大门,朱红色的门板厚重而庄严,上面镶嵌着一排排整齐的金色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大门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坐着,仿佛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王府的尊严与荣耀。轻轻推开那扇沉重的大门,仿佛是王府在悠悠地诉说着它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府的庭院,犹如置身于一座精美的园林之中。庭院里绿草如茵,长长的甬道两侧繁花似锦,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小径蜿蜒曲折,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而成,石板上的纹路记录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径前行,我来到园内的伊斯兰经典建筑宣礼塔。中原宫殿的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及蒙古包式结构,正门楼采用中西合璧设计。</p> <p class="ql-block">庭院的一侧,是一座精美的楼阁。楼阁采用了传统的木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或为花鸟虫鱼,或为神话传说,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我缓缓登上楼阁的楼梯站在楼阁的栏杆旁,极目远眺,整个王府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穿过庭院,便来到了王府的大殿。大殿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殿内的立柱高大粗壮,上面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的色彩鲜艳夺目,描绘的是哈密回王治理国家、与民同乐的场景。殿顶的藻井设计精妙,层层叠叠,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正中央摆放着回王的宝座,宝座雕刻精美,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在灯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能看到当年回王坐在这宝座上,发号施令,治理着这片广袤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部还设有祭祀清朝皇帝的万寿宫,陈列历代帝王画像。回王统治的230年间,以巧妙的方式维护与清政府的关系。回王进贡清廷的甜瓜,清朝皇帝赐名“哈密瓜”之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1699年,回王从京城请来汉族工匠,历经7年精心设计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王府。它不仅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格,还巧妙地融合了汉族的建筑艺术。高耸的土墙、华丽的琉璃瓦顶、精美的飞檐斗拱,以及交错的园林景观,共同构成了新疆地区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宫廷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被誉为当时新疆地区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宫廷建筑群。可惜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哈密回王府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回王府是原址上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继续在王府中游览,我还参观了王府的寝宫、书房、花园等各个角落。每一处建筑都独具匠心,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p><p class="ql-block">在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怪石嶙峋,山洞曲折幽深。我好奇地钻进山洞,里面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当我从山洞的另一头钻出来时,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洒在了王府的屋顶上,给整个王府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哈密回王府,但那一幕幕精美的画面和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欢迎来访,雅评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