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超越文理之争,为什么美国常春藤大学的标配是“通识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生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争夺“起跑线”,而是正视“通识教育”。</b></p><p class="ql-block"><b>通识教育,改变了哈佛,也改变了整个美国教育。美国越是顶尖大学,越重视本科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人文通识教育。</b></p> <p class="ql-block">博雅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通识教育的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从古代的“博雅”到现代的“通识”,实现了从“精英”到“自由人”的转换。</p><p class="ql-block">从现代语义来说,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反面。</p><p class="ql-block">通识教育是美国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的标配,这样的课程设计来源于这样一种理念: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学术研究和教育,而非职业培训,因为大部分的职业技能可以在职业培训和工作中学会。</p> <p class="ql-block">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强调:“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通常被认为由第21任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于1869年开启。</p><p class="ql-block">艾略特提出,哈佛的教育必须“覆盖全人类的知识”,并将哈佛课程从70多门增加到400多门;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政治、文学、艺术、哲学、经济、历史各个领域的课程。 </p> <p class="ql-block">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历经两年潜心研究后,形成了《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p><p class="ql-block">《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序言里说到,哈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的人/全人”,而全人等于“好人(Good Man)+ 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 有用之人(Useful Man)”。</p> <p class="ql-block">《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方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交流能力区分价值观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哈佛委员会建议在学生获得学位所需修习的16门课程中,应有6门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其中至少一门属于人文科学、一门属于社会科学、一门属于自然科学。</p><p class="ql-block">其实,从教育路径演化来看,东西方社会精英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通识教育。</p> <p class="ql-block">回溯到古典时代,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教育设计就是“博雅教育”,城邦的精英需要接受“自由七艺”(liberal arts)的学习:修辞、文法、逻辑、天文、算术、数学和音乐。</p><p class="ql-block">在通识教育的视野内,一个人可以获得全局性、历史性、多样性的视角,锚定时代的坐标,理解自己以及自己在时代中、世界中的位置,看到整个人类世界的过去与现在、彼此不同又有重叠的文化,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性,而不是受限于一时、一地、一种思维方式、一个目标的考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以下是对美国通识教育具体的分析与解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1.通识教育的定义</b></p><p class="ql-block">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广泛的教育理念,它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养,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在美国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是让学生接触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艺术(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众多范畴。</p> <p class="ql-block">无论学生未来选择何种专业,本科期间都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以纽约大学文理学院为例,众多基础学科均归属于该学院,如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生必须修满包括新生研讨、写作、外语、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基础在内的五大核心课程。这意味着,即便是那些申请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涉猎人文课程、写作和语言类课程;相对地,申请文科专业的学生同样需要学习高等数学和算法思维等课程。</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大学课程可以分为三类:<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业课(Major Concentration Courses)选修课(Elective Courses)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2.通识教育课程分类</b></p><p class="ql-block">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分类较为广泛,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设置,通识教育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9大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写作(Writing)</b>主要教授学术类写作的基本纲要,包括如何立论点、引论证、找证据、得结论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专业写作(Professional Writing)</b>教授更高级的写作技巧,常常与专业课相结合,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方面的阅读和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西方文化研究(Western Culture Studies)</b>涉及欧美的文化和历史,对于美国人和留学生来说,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少数文化(Minority Cultures)</b>指的是非西方文化的研究,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等文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人文与艺术(Humanities and Arts)</b>这类课程通常比较靠近艺术方面,涉及面很广,如音乐史、作品赏析、文学作品研究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语言(Languages)</b>大部分学校会开设各个语种的课程,常见的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数理逻辑(Mathematics and Logic)</b>偏理科方向,涉及数学、物理、编程、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社会与行为科学(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b>包括心理学、人类研究、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自然科学与技术(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b>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等大方向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b></p><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大学最普遍采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大约 70% 的美国大学使用这种模式。这种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几个不同学科领域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比如在人文领域选修两门课程,在社会科学领域选修两门课程,在自然科学领域选修两门课程,以及在艺术领域选修一门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包括 “西方文明史”“微观经济学”“普通化学”“音乐鉴赏” 等不同类型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设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的典型院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普林斯顿大学</b>要求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耶鲁大学</b>学生需在多个学科领域完成一定的课程要求,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以确保知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康奈尔大学</b>分布必修课程涵盖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学生需要在这些领域中选修课程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达特茅斯学院</b>学生需要在指定的学科领域,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核心课程体系(Core Curriculum)</b></p><p class="ql-block">学校会设立一组核心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这些核心课程通常围绕一些重要的主题展开,如 “全球视野下的问题”“科学与社会” 等。</p><p class="ql-block">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典型院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哈佛大学</b>其通识教育课程作为 “哈佛的基石”,包括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等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哥伦比亚大学</b>核心课程包括外语、体育、科学、艺术、文学、音乐、历史、文化、逻辑与修辞等方面,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修完这一系列课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芝加哥大学</b>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核心课程体系而闻名。核心课程涵盖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强调经典著作的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开放课程体系(Open Curriculum)</b></p><p class="ql-block">这种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极大的选课自由度。学校奉行自由教育的理念,几乎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哪些课程类别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和职业规划自由组合课程,但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分要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设开放课程体系的典型院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布朗大学</b>早在 1969 年就创立了 “Brown Curriculum”,即 Open Curriculum,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将不同的思想观念融合在一起,除了满足专业的最低要求外,可自由选择课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阿默斯特学院</b>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学术项目,学习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没有课程分配、领域、常规及核心课程的要求,但大二结束时需选择专业并申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维克森林大学</b>实行开放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自由选择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罗切斯特大学</b>学生在满足专业要求的基础上,有很大的选课自由度,可以选择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名著课程体系(Great - Books Curriculum)</b></p><p class="ql-block">以一系列被认为是具有深远思想价值的经典名著为课程核心。这些名著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知识领域,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课程主要围绕对这些名著的阅读、讨论和分析展开。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经典名著。它是永恒的学习的重要模块。经典对于人性的洞察更是达到了难以企及的深度。</b></p> <p class="ql-block">阅读经典名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人批判的精神。</p><p class="ql-block">为了读懂经典名著,必须要有严格的文法训练,传授读书的方法。文法是对文本的科学分析,我们通过它来解码文本中的信息。分析文本,能锻炼学生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学习经典中的语言,也是锻炼修辞和表达能力的最好手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开设名著课程体系的典型院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约翰学院</b>课程体系以名著课程为主,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阅读和讨论众多经典著作,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作品,通过对名著的研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母大学</b>其 “Program of Liberal Studies” 以名著阅读和讨论为核心,涵盖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波士顿学院</b>“Perspectives Program” 项目也是以名著课程为特色,引导学生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4.通识教育的实施阶段</b></p><p class="ql-block">通识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以低年级阶段为主。</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学生刚进入大学,还没有确定专业或者对专业只有初步的了解。通过通识课程,他们可以广泛地探索不同的学科领域,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专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而且,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是多样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课堂讲授:</b>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重要的知识点。例如在历史学课程中,教授会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研讨会:</b>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研讨会中需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哲学研讨会上,学生们会就某一哲学问题,如 “道德相对主义” 展开激烈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实践教学:</b>包括实验、实地考察等。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科学理论;在地理学课程中,学生可能会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5.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职业发展方面虽然通识教育看起来和专业技能培训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基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跨学科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p><p class="ql-block">例如,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工程师可能在产品设计中更能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审美;一个懂得经济学原理的艺术家在艺术品市场推广方面可能会更有优势。</p> <p class="ql-block">研究生学习方面如果学生打算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通识教育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将对他们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在理工科还是人文社科的研究生学习中,都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和广泛阅读。通识教育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要求。</p> <p class="ql-block">因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p><p class="ql-block">通识教育在美国本科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