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绝壁长廊 赞当代愚公 秀美郭亮展迷人画卷

笑嫣然

<p class="ql-block">山,是石头堆成的;路,是石头铺成的;房子,是石头砌成的……郭亮村的一切,似乎都离不开石头。七月中下旬,大骞书画研学社以书入画万里行吴学习导师写生采风活动一行三十人来到万仙山郭亮村,深入太行山腹地,以笔墨为舟,以山水为师,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观察、学习、创作,收获颇丰。现将此次写生实践的所见、所学、所感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山水之美:太行峻秀与人文风韵</p><p class="ql-block">万仙山位于太行山南麓,集险、奇、峻于一体。其山势如刀劈斧凿,崖壁陡峭,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时恍若仙境,晴日里则显苍劲雄浑。清晨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近处山石纹理清晰,皴裂如折带斧劈,裸露的岩壁似岁月刻痕;远处峰峦朦胧,水墨氤氲,构成天然的山水画卷。此外,郭亮洞的绝壁长廊、崖上人家的古朴村落,以及山民淳朴的生活气息,为山水增添了人文厚度。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p> <p class="ql-block">二、以书入画融万象训练:笔墨与山魂的对话</p><p class="ql-block">1、认识提取符号:游历山川村庄,解码万物密码</p><p class="ql-block">符号提取训练,是连接观察与创作的关键环节。首先是"游历山川对应符号"阶段,其次是"不同的物象语言符号如何提取"阶段,将观察到的自然形态简化为可重复使用的绘画语言;最后是"应用符号"阶段,将提炼出的符号灵活组合,构建完整的画面。开班第一天,吴老师带领我们穿梭于郭亮村的峡谷、古道与村落。山石屋舍棱角可化为“折带皴”“斧劈皴”,远山植被斑驳则似“米点皴”;石墙的石块垒放相互错落、大小相间,画瓦片时要有实有虚。吴老师手拿毛笔,现场示范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绘画语言。同学们用心听记看,及时问出心中困惑,吴老师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示范,直到大家都弄明白。</p> <p class="ql-block">2、线性塑造:笔墨与山川筋骨的对话</p><p class="ql-block">聚焦“线性塑造技法训练”。吴老师反复示范如何将山石褶皱、崖壁裂隙转化为线条的粗细、顿挫、虚实。太行岩壁层层叠叠的纹理,恰似书法中“折钗股”的笔意;枯树枝干的虬曲姿态,暗合“屋漏痕”的迟涩之力。学员们在实地写生时,以笔锋游走于纸面,反复练习用线条的“呼吸节奏”捕捉山川的筋骨——或如篆书的浑厚凝重,或如草书的飞动洒脱。吴老师强调:“线条不仅是形体的轮廓,更是物象内在力量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3、构图智慧:取舍之间见乾坤</p><p class="ql-block">构图作为山水画创作的骨架,直接决定作品的视觉张力和意境表达。面对复杂场景,需快速判断哪些物象最具表现力,山石十六字方针‘左疏右密,左密右疏,上密下疏,下密上疏’并非死律,而是在对立中寻求平衡。”小景写生的删繁就简,关键在于识别场景中的"画眼"所在;大场景构图的层次经营,需要建立清晰的远景、中景、近景关系。运用“传统符号与自然符号对比法”,例如,将传统山水画中的烘云与现实中云雾缭绕的山峰形态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实质感的画面。画树先从主干入手,用笔要体现"树分四歧"的空间感,遵循"上实下虚"的原则,枝干穿插要自然,树叶是根据树种采用不同的符号,注意树冠外轮廓的起伏变化和内部透气的空隙,做到"外实内虚",枝梢见符号。</p> <p class="ql-block">4、借助现代工具:以手机为“画笔”,解码国画构图</p><p class="ql-block">国画讲究“经营位置”,虚实相生、主次分明是其灵魂。吴老师指导大家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拍照学习“舍七取三”删繁就简的东方美学。吴老师说,这一理念源于国画的“留白”与“取舍之道”:在画面中舍弃冗余的七成元素,保留最能表达主题的三成精华,从而突出主体,营造意境。通过旋转、推拉手机、缩放焦距,甚至后期裁切,将无关元素 “舍” 去。 同时,在画面中预留空白区域,让主体呼吸。吴老师鼓励学员突破手机平视拍摄的惯性,尝试低角度仰拍、斜侧角度拍、镜像、反黑等技巧都带来截然不同的构图效果。</p> <p class="ql-block">三、心得与反思</p><p class="ql-block">此次万仙山写生,不仅是技法锤炼之旅,更是艺术观与人生观的重塑。太行山的雄峻教会我们以坚韧之心面对创作,云雾的变幻启示我们以灵动之思突破桎梏。绝壁长廊表现出的劳动人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警示我们在艺术探索中要百折不挠,愿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在笔墨丹青中继续追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四、部分学员作品选登↓</p> <p class="ql-block">助教 傅志华 《白龙洞有此景》《白龙洞老树》</p> <p class="ql-block">助教 张春红 《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即景》《白龙洞有此景》</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 郭春嫣 《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写生》《郭亮白龙洞写生》</p> <p class="ql-block">班长 李秀军 《白龙洞写生有此景》</p> <p class="ql-block">副班长 严凯 《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郭亮村白龙洞写生》</p> <p class="ql-block">邓伟《郭亮挂壁》《万仙山景区郭亮村写生》</p> <p class="ql-block">李明莉《郭亮挂壁 》《万仙山》</p> <p class="ql-block">吴燕之《郭亮挂壁》《郭亮写生白龙洞》</p> <p class="ql-block">李丹萍《万仙山挂壁公路世界奇观》《白龙洞有此景》</p> <p class="ql-block">段红薇 《郭亮挂壁》《万仙山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张清华 《郭亮挂壁公路即景》《白龙洞写生》</p> <p class="ql-block">戴建忠 《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即景》《郭亮村有此景》</p> <p class="ql-block">尤晓棉《郭亮挂壁》《白龙洞写生即景》</p> <p class="ql-block">胡俊峰《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即景》《世界奇观万仙山郭亮村写生》</p> <p class="ql-block">林晓蓁 《世界奇观郭亮挂壁公路》《郭亮村有此景》</p> <p class="ql-block">熊燕 《清凉世界》</p> <p class="ql-block">五、花絮</p> <p class="ql-block">新乡美协的石成老师一行带着水果前来探班,因为前年老师们在高家台跟很多同学见过面,算是老相识了,所以现场气氛异常热烈,争相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著名花鸟画家谭云川先生前来探班,应学员们强烈要求给大家了讲一节公益课。</p> <p class="ql-block">万仙山景区山美水秀,大家趁学习间隙结伴出游,走走看看,唱唱跳跳,日子过得特别开心。</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景点众多,最具特色的还是那座垂直的横亘在那里的大山,它像一堵被岁月捶打过的老墙,斑驳而沉默,下面是挂壁公路,35个孔洞透出光亮,村民从那里看到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餐前、课间的西瓜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加了点甜。</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花,小果子,香气四溢,这些小美好总给人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汁水丰盈的瓜果更是解暑最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半亩青山石屋,赶上老板家办喜事,特别感谢申总把我们当贵客招待,也跟着热闹了好多天。</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的书法给婚礼增添了喜庆色彩。</p> <p class="ql-block">五、未来方向</p><p class="ql-block">十多天的写生结束了,完成了此次以书入画融万象写生训练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大自然中提炼艺术语言,实现从"眼中之山"到"画中之山"再到"心中之山"的升华。传统技法为骨,创新思维为魂,在运用勾皴、渲染等技法的同时,赋予作品时代特征和生命力,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