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幼儿﹌﹌不请假幼儿

初心

<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长总觉得在幼儿园上学反正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总是随意给孩子请假。一个小感冒需要请假一两周!要去旅行又请假好几天!情绪不好也请假!天气太冷起不来也请假!有的孩子一整个幼儿园,特别是小班的时候,大半个学期都是在请假中度过的;但是,孩子断断续续入园,危害真的超乎你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幕:孩子们在游乐场的秋千上玩耍,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头上顶着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满了彩色的小球,地上也散落着不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些小小的彩色球点亮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如此快乐,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一起,一起经历、一起成长。而那些频繁请假的孩子,却很难拥有这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孩子入园会有一个分离焦虑期,其实我们大人也一样,如果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回去工作,也会有点“工作恐惧症”。对于孩子,也是一样,他们请完一段时间的假之后返回学校,总是需要花时间来适应;有些孩子可能半天,有些孩子可能一两天,还有需要更久的。如果总是请假,那孩子在园的时间基本就是在适应期……他们永远在“重新开始”,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p> <p class="ql-block">不利于培养坚持的品质。想请假就请假,会让孩子以为上学这件事情很“随意”,以至于到后面他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下去了就选择放弃。我曾经看到过一组孩子在做游戏,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盒,小心翼翼地倒水,观察水的流动,像在做一场小小的科学实验。他们专注的样子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坚持和投入,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训练的。</p> <p class="ql-block">可能幼儿园阶段不会太明显,但是当他上小学的时候问你“为什么我读幼儿园就可以随便请假呢?”你怎么回答?是啊,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真的要告诉孩子,小时候可以随意放弃,长大再学会坚持吗?</p> <p class="ql-block">跟不上学习进度。不要以为幼儿园不学什么内容。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是对于习惯、能力的养成,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老师会根据大部分孩子的情况进行阶段性安排,比如这个时间段学什么,下一个时间段学什么。我见过孩子们在户外玩彩色球,有的坐在小椅子上,手里拿着装满彩色球的透明塑料盒,有的在地上捡球,背景中有滑梯和围栏,氛围活泼愉快。他们其实在学习如何协作、如何表达、如何遵守规则。这些,都不是靠“补课”能补回来的。</p> <p class="ql-block">假如一个小孩就是请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刚好大家都学会了换衣服、穿鞋子;他回来之后完全不会,本身又是性格比较敏感的孩子,后面直接跟家长说不想上学了,了解了情况才知道原来是害怕自己在学校什么都不会丢脸。</p> <p class="ql-block">不利于社会交往。其他孩子太久没见到他会不太熟悉,自然相处会少,而且他返园之后可能会被孩子们当成“特殊”的存在。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请假回来,发现原来的好朋友已经和别的小朋友玩得很熟了。他试图加入,但总是显得格格不入。那种“被遗忘”的感觉,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烈得多。</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明显的就是你请完假回来发现你的好朋友开始跟别的小孩玩了,然后他试图带你一起,但是你很难融进去或者他根本就没有意识要照顾你,因为他有了新朋友。</p> <p class="ql-block">不利于师生互动。经常请假的孩子对老师也会相对没有那么亲近一些,同样,老师对他的了解也会没有那么深入,毕竟接触少。我曾经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围坐一圈,手里拿着彩色玩具,老师在中间引导他们做游戏。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连接——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和互动,才让这种信任和默契得以建立。</p> <p class="ql-block">作为老师,其实很不希望接到家长请假的电话或者短信,虽然人数变少了会相对轻松,但是当孩子请假返园的时候,真的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这里就要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请假:不要因为孩子有情绪就随意请假,不要因为天气原因随意请假,不要因为赖床等小事随意请假。但是,如果是孩子生病了,一定要请假。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请相信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