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秦邮农夫</p><p class="ql-block">美篇号码:127664840</p><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秦邮农夫(本人照片由同行者拍摄,致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5日,是我们此次旅游行程安排的最后一天。回程机票定在晚间8点20分,这留白的白天时间不能白白浪费,早餐后,我们与同行人商量一起到宾馆附近景点逛逛,与春城做最后的缠绵。</p> <p class="ql-block"> 出酒店不远,我们导航打的到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米黄色的法式建筑,这座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院落,藏着中国近代军事史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1909年建成,办学26年,共培养学员超8000人,走出300余名将帅。谁能想到这里会走出朱德、叶剑英等著名将帅?"坚忍刻苦"的校训刻在门楣上,展厅里泛黄的军装、锈迹斑斑的步枪,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p> <p class="ql-block"> 有着“红军之父”美誉的朱德总司令从这里开启军事生涯,他投身革命,参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影响极其深远。</p> <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二楼展厅里,重现了当年的教学场景。教室内陈设简朴,仿佛仍能听见学员们研习军事理论的声音;学生宿舍床铺、被褥、洗漱物品整齐划一,透着严明的纪律性;教员办公室的旧物,留存着当年执教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展品中,学员的军装虽已褪色,却显露出军人的挺拔身姿;各式步枪、机枪与大炮静静陈列,它们曾伴随学员们完成严苛的军事训练。这些实物与场景交织,生动还原了当年学员们习武练兵的日常,让人深切感受到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需要提前网上预约,我们人生地不熟、初来乍到,不知道这个规定。幸亏云南陆军讲武堂实行人性化管理,对60周岁以上老人免约,直接凭身份证即可入内参观,让我们这些银发游客得以从容穿行在历史长廊里。</p> <p class="ql-block"> 云南陆军讲武堂对面,便是翠湖。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面积21公顷,水域面积15公顷。这里曾是滇池一部分,元代后因水位下降成为独立湖泊。</p> <p class="ql-block"> 翠湖这片镶嵌在昆明城市中心的湖泊,约21公顷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很神奇,从元代的"菜海子"到如今的城市绿肺,八百年间始终碧波荡漾。</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建碧漪亭,后又筑有阮堤、唐堤。园内还有莲华禅院、观鱼堂、水月轩等建筑,被誉为“城中碧玉”,是昆明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湖心亭的飞檐探入水中,九曲桥似玉带绕岛,岸边垂柳依依。夏日虽无越冬的红嘴鸥,却有荷花映日,老人们在树荫下唱着花灯调,时光在这里慢得像湖水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步行至云南大学,赭红色的校门庄严肃穆。未预约的我们被拦在门外,即便说明是老年游客,也未能通融。只能在校牌前匆匆留影。</p> <p class="ql-block"> 找寻西南联大,导航在云贵高原似乎也晕头转向,七拐八拐,东奔西走,询问多人无果,顶着烈日从云南师范大学门前走过,也不知道西南联大旧址就在校园内。正当我们迷惑困窘之时,幸遇云南师范大学一名学生,经她指点迷津,方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云南师范大学正是在西南联大旧址扩建而成。早在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在此合组西南联大,在烽火中弦歌不辍。</p> <p class="ql-block"> 绿草如茵的广场上,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昂首而立,烈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秦邮农夫顶着灼人的阳光缓步走到雕像前,对着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深深三鞠躬——那是对"拍案而起"的民族气节最深沉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西南联大的地图上,昆明城的轮廓里藏着教育史上的奇迹。八百学子从这里走向战场与讲堂,朱自清、沈从文、华罗庚等大师曾在此执教。</p> <p class="ql-block"> 当看到"中文系教授"名录里,老乡扬州人朱自清的名字排在首位时,乡音仿佛顺着字里行间漫了出来,成了意外的惊喜。由于时间匆匆,可惜没能找到老乡汪曾祺的踪迹,或许这位写过《昆明的雨》的作家,早已把记忆藏进了春城的雨季。</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时,我们拎着伴手礼走进昆明机场。飞机意外晚点,直到凌晨3点50分才在倦意、疲惫、欣喜中踏回故土回到自己家中。至此,六天的春城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小学课本里那句“云南四季如春”、"云南是植物的王国",曾在幼小童年心头播下的种子,终于在这个盛夏绽放成圆满。从讲武堂的枪声到翠湖的荷风,从联大的弦歌到名校的剪影,这场春城之旅,终究圆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