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忠欣专辑——“老五组”同学悼念你,忠欣!

老秋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的人生在党校起航</h1><p class="ql-block"> 吕忠欣 </p><p class="ql-block"> 我是农民的儿子,饱尝生活的艰辛,历经岁月的磨难。六岁时右腿被炭火烧伤;七岁时左肩被开水烫伤;八岁时右手被严寒冻伤;十二岁时被出继到三爷爷家,双眼差点哭瞎;十四岁时手指被滚油烹伤;十八岁时被驾辕的骡子踢伤;二十六岁时,在部队又被汽车撞伤。</p><p class="ql-block"> 我与共和国共度时艰:三年困难,吃过野菜米糠;文革内乱,扛起锄头建设家乡;企业改革,承担下岗待岗风险,央企重组,面临减员分流考验。</p><p class="ql-block"> 是党校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她给予了我知识,赋予了我力量,确立了我新的人生坐标,我新的人生在党校起航,党校姓党她让我知党、信党、爱党、护党、忧党、为党。党校让我学会怎样做人,如何做事。毕业三十年,我先后被授予“江苏油田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宣传干部”“优秀政工干部”“政工干部十大标兵”“中石化集团优秀新闻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政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撰写的政工论文先后在省部级以上会议上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同时被中石化集团聘为高级政工师。是党校让我获得了新生,衷心感谢江苏省省委党校,让我在政工战线上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p> 在生命线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有删节)<br><br> 吕忠欣<br><br> 参加工作40多年来,一直在政工战线的岗位上。尤其是毕业三十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由一个农民的子弟逐步成长为江苏油田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宣传干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政研工作者。多年来,积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政研成果在江苏油田、江苏省和全国性政工会议上进行交流并获奖。<br><br> 1972年参军入伍后在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科从事文秘工作,1978年从部队转业到江苏油田党校工作。1989年在“6.4”政治风波后,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被组织上选调到江苏油田油建处先后担任宣传科长、政研会副会长、政工部主任等职务。<br><br>  针对改革开放后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工群众同企业经营管理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是工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工会运动的主题,为此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工会运动的主题》,在《江苏工运》、《中国工运》上发表,并在江苏省工会理论研讨会上交流,获一等奖;此后撰写的《论强化工会的政治功能》获江苏省总工会调研成果二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工会理论研究优秀工作者。<br><br><br><br>  为人正直善良,善作,乐于助人。经常登门做调解工作;困难职工打官司,帮助提供法律援助;子女上学帮忙联系学校,退休老职工生病,去医院探望,青年结婚当司仪从不收红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努力塑造政工干部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展示政工干部的人生价值,2005年被授予江苏省政研优秀工作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共建快乐文化 同享健康人生(节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吕忠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希望快乐的生活,都企盼有着健康的人生,然而,漫漫人生路,多有不快事。特别是在我们离退休职工队伍里,大部分老同志出生在解放前后。我们这些老同志就是埋头苦干的人,就是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撑起共和国石油大厦的脊梁!因此,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幸福晚年,这是老年工作永远的目标,而共建快乐文化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举措。</p><p class="ql-block">一、深刻理解快乐文化的定义和内涵</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路程中,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如果一味的沉浸在不如意的苦闷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加不如意。既然悲观情绪于事无补,那我们为何不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去守护心灵的那份快乐呢?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可以看到“青草池边处处花”,可以听到“百鸟枝头唱春山”;用悲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举目皆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头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因此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那么,什么是快乐呢?西方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快乐就是善。西方古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由德性(勇敢、谦虚、进取、诚实、节制等)所带来的幸福就是快乐。中国古代《说文解字》对“快”的解释是:“快,喜也,从心。”所以,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在政治学中,快乐与幸福是一种近义词,幸福与快乐总是联系在一起,有快乐就感到幸福,有幸福必然感到快乐。在历史的延续中,无论每个人在追求什么,诸如财富和声望;无论人类在追求什么,诸如和平和自由,其终极目的都是幸福和快乐,这就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领悟到快乐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境,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快乐文化,从定义上说是社会政治与经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它表现出来的内涵总与社会、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个人的幸福快乐总是与国家的社会福利联系在一起,人均收入高的国家的人比人均收入低的国家的人快乐,富人总比穷人快乐。但也应看到,经济增长并不能理所当然的增加快乐,占有了财富并不等于占有了快乐,那些腐败分子占有了财富,然而一旦锒铛入狱,失了自由,就是去了快乐;许多收入丰厚的家庭由于没有快乐文化的滋润,因而缺乏情感,就没有亲情的快乐;而有的人虽然家境贫寒,却充满快乐文化氛围,家庭和睦,夫妻相敬如宾,有一种苦中有乐的意境。所以,与企业文化一样,快乐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表现力,它是在文化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创造文化;文化在快乐中生成,快乐在文化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共建快乐文化,同享健康人生,这是老年工作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忘不掉忠欣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马名骞</p><p class="ql-block"> 进入党校,我和吕忠欣同支部、同组、同宿舍。忠欣山东蓬莱人,个子不高且偏瘦,看不出山东大汉的模样,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明干练、大义大气。两年的同窗交集,毕业后的多次往来,忠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双眸子有时眯眯有时炯炯的神韵。</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我俩刚认识不久,忠欣就在饭点拿着我的餐具赶到食堂排队,开始我并未在意,可后来几乎天天、顿顿如此,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再三当面向他表达谢意和歉意。当时忠欣的双眼照常眯成一条缝,望着我回道:“顺带的、应该的,你是大哥!”那声音仿佛是从眼缝中流出来的,轻轻的、柔柔的。从此我再也忘不了这眼神——能打动心灵的憨厚眼神。翌年宿舍调整后我俩已不同室了,可忠欣仍然为我打饭直到毕业离校。</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校第二年冬特别冷,放寒假那几天骤降大雪,积雪足有半尺多深,市内公交停开了,急着回家的外地同学被阻在学校,忠欣也一样。我的家在南京,便留下来陪他同时安慰他。两天后雨停了、雪也小了,按捺不住的忠欣执意启程,我也执意要送他。路上的雪依旧半尺深,而且已经上冻成冰,行走起来异常艰难。由于不通公交,我们哥俩相互搀扶着高一脚低一脚地踽踽而行十几里路,从建邺路一直步行到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在忠欣的坚持下我只好告别,分手时我把棉军帽摘下盖到忠欣头上,接着使劲地按住他的双肩摇了摇。两人无声地对视着,只见忠欣突然睁开那常态的眯眼盯着我,眼眶噙着泪花,我的眼圈也红了。这是我见到的忠欣的另一种眼神:能映照心灵的真率眼神。</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党校毕业好多年有一次,应忠欣邀请我到邵伯江苏油田去看望他。席间,我俩喝着酒、抽着烟、吃着龙虾,好不惬意!我知道他是优秀工会干部,在工会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颇有建树,我也在南邮做工会工作,于是便和他交流探讨起来。他极有兴致地侃侃而谈,尤其是那些将实践抽丝剥茧上升到理论的见地十分精采。交谈中我突然发现忠欣的双眸圆睁且发亮,仿佛智慧火焰在燃烧似的,同样精采!</p><p class="ql-block"> ……可惜!忠欣的不幸离世,让我们再也无法看见他那张特具憨厚、真率、智慧眼神的面庞,然而这张脸庞和这股眼神却永远留存于我们脑海,刻骨铭心! </p> <h1><b style="color:rgb(51, 51, 51);">《惊魂一刻》忆忠欣</b></h1><p class="ql-block"> 邱光明</p><p class="ql-block"> 江苏油田总部离江都县城很近,所以我和忠欣一直走的比较近。当时,我家的黑白松下电视机就是忠欣在油田帮买的二手,它可是我家两个小学生的最爱啊!85年毕业后他在油田党校教党史,我们都是扬州地区党校教研协作组的,经常有活动也就常见面。86年春节江都举办大型灯会.我就邀请忠欣一家三口来江都看灯。吃过晚饭,他驮着女儿媛媛,我驮着女儿霖霖,早早地就上街去了。谁知这一去竟让我们见证了“惊魂一刻”!</p><p class="ql-block"> 江都县城不大,几个主要路口都是错开的丁字路。灯会的主要展区设置在这里,就埋下了事故的隐患。几个方向的人都往中心区去,没有分流必然会拥堵。我们去得早,情况还不严重,但快到中心区时,情况不对了,人群越走越慢简直无法前进,后面的人却还在不断前来。我直觉不对,赶紧大声对前面的忠欣大喊“快向墙边挤过去”。幸亏我们都是让女儿骑在我们脖子上而不是驮在背上,我们两个人才好齐心用力,很快挤到了墙边,然后从墙拐角走开了。灯也不想看了,直接回党校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我骑车去街上买早点,才听说昨晚出大事了。重大的踩踏伤亡事故,死亡21人,受伤27人!我先是大惊,然后是后怕!我路过亲见广场上堆成小山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鞋,如果不是见事早一点动作快一点,是不是那里面就可能有....。</p><p class="ql-block"> “惊魂一刻”,让我和忠欣的友情更重了。</p><p class="ql-block"> 忠欣是山东蓬莱人。个子不高也不魁梧,不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学历也不高,但是他不仅绝顶聪明而且十分灵活,眼睛一翻就是一个主意。口齿伶俐出口成章,待人热情还周到。所以让人没法不接受他不喜欢他。他在党校时间不长,油田组织上就安排他去了工程部门管宣传,还去广东干过一段实体单位的头。凭他的能力,不管干什么都能搞出一番名堂来。他搞过工会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工群众同企业经营管理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是工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工会运动的主题。这个“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重大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轰动效应,受到各方关注。他的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工会运动的主题》在《中国工运》上发表,理所当然获一等奖。我真的为他高兴!</p><p class="ql-block"> 他的工作干的这么好,但就是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用,可以想见他的心情。加之家庭婚姻的变故,让他更加恋上了杯中物。后来的小王是个十分贤惠的妻子,家庭和睦恩爱。老五组聚会他不但和王哲同行还常常带上小外孙。但是长期的嗜酒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心脏装了几回支架,最终还是倒在了心脏的毛病上,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 得到噩耗时,我在外地。没能送他最后一程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遗憾。送上了一副从心底流出的挽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明敬挽</p> 在编辑我们理论班毕业40年纪念册,整理忠欣同学的文章和照片的时候,我总是不相信这个一贯活蹦乱跳、始终充满活力、到处传播快乐的家伙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老天爷啊,您怎么能让他这么早就走了呢?你老人家也打瞌睡了啊! 忠欣,你提出快乐文化,也亲身实践快乐文化。相信你一直会快乐的! <h1><b>忠欣,一路走好!</b></h1> 美篇链接:https://www.meipian.cn/5f2pvt4r?share_dep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