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参观完人潮如海的中心大广场,回味着马克思在“天鹅之家”的人生历程,我们前往布鲁塞尔的其它景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美丽的圣于贝尔皇家长廊,该长廊于1847年落成,是欧洲最早、最美丽的购物商场之一,这里汇聚了众多奢侈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由三座优雅的佛罗伦萨风格拱廊组成,分别被称为国王长廊、王后长廊和王子长廊,所有拱廊均由独特的玻璃屋顶覆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利时著名的巧克力诺伊豪斯(Neuhaus)旗舰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1857年就在此开店。法国文豪雨果、大仲马都曾是这里的顾客。</span>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巧克力商店,更是比利时巧克力历史的重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57 年,瑞士移民 Jean Neuhaus 在皇家圣于贝尔长廊开设了一家药店。他最初的目的是用一层薄薄的巧克力来包裹药物,以改善它们的口感。</p><p class="ql-block">1912 年,他的孙子 Jean Neuhaus II 受到启发,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味的馅料</span>替换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药丸</span>,从而发明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比利时果仁糖 (praline),彻底改变了巧克力行业。</p><p class="ql-block">1915年,Jean Neuhaus II 的妻子 Louise 发明了标志性的 ballotin 礼盒,这种优雅的盒子不仅能保护巧克力,还能使其精美地呈现出来,从此成为比利时巧克力馈赠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进到店内,店员热情地提供各种免费品尝的经典和创新巧克力,使我们在购买前可以充分体验其美味。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口味和包装的巧克力,包括著名的果仁糖、松露、巧克力片和礼盒。店家承诺所有巧克力使用的可可豆,不含转基因成分和棕榈油,并且所有果仁糖和松露都在比利时制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于贝尔皇家长廊还有许多艺术品商店,在橱窗里看到刚刚去过的中心大广场的油画:雨天没有游客喧闹的广场,顿感宁静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眼就认出这是布鲁日标志性的玫瑰码头,真不敢相信,昨天早上我们还在那里,下午又游览完根特市,现在的我们来到布鲁塞尔已经过去了半天。它似乎在提醒我,这次欧洲行已经进入尾声。美好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因此我用美篇记录下旅行中珍贵的记忆,留给将来老去的日子里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蝴蝶效应的视觉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家经营超过30年的店除了出售高品质的香水和时尚首饰,也展示了一系列色彩缤纷的当代艺术品,为购物体验增添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米迦勒和圣古都勒大教堂 (Cathedral of St. Michael and St. Gudula) 是布鲁塞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比利时最重要的哥特式大教堂。许多重要的皇家典礼,包括皇室婚礼和国葬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它不仅是布鲁塞尔的宗教中心,也是比利时国家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坐落在市中心的高地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雄伟的双塔,高达 69 米,是布鲁塞尔的制高点之一,成为城市天际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9 世纪,当时这里只是一座小型的圣米迦勒教堂。到了 11 世纪,列日主教将圣古都勒的遗物从穆尔塞尔运到此处,教堂便更名为圣米迦勒和圣古都勒教堂,并在 1047 年由兰伯特二世重修。</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教堂主体建筑始建于 13 世纪,并一直持续建造到 15 世纪。这种漫长的建造过程赋予了教堂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虽然主体是布拉班特哥特式风格,但在细节处也能看到不同时期的影响。它在 1561 年正式升格为主教座堂,并在 1962 年成为总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哥特式拱顶高耸,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拥有大量令人惊叹的 16 世纪彩绘玻璃窗,其中许多是由著名艺术家设计的,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历史事件。特别是南耳堂的“最后审判”和北耳堂的“受难”玻璃窗,色彩斑斓,光影交织,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一个宏伟的管风琴,经常用于各种音乐会和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教堂主体是哥特式,但其内部的 17 世纪巴洛克式木质讲坛 是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由雕刻家亨德里克·弗兰斯·费尔布鲁根 (Hendrick Frans Verbruggen) 雕刻,描绘了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玻璃屏风后面引人注目的镀金圣母子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皇让-保罗二世的圣物,由安德烈·约瑟夫·伦纳德主教捐赠,于2016年5月13日落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皇宫,比利时国王和王后的官邸。国王及其家人并不居住于此,他们居住在拉肯皇宫。宫殿融合了新古典主义和路易十六的建筑风格,外观宏伟,装饰华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宫只在夏季向公众开放,通常从7月21日至9月,游客可以参观其富丽堂皇的大厅和画廊。宫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里曾举办过官方仪式和国家活动,并收藏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处的金顶建筑是宏伟的司法宫,它是布鲁塞尔最美丽的古迹之一,也是比利时最重要的法院。它由建筑师约瑟夫·珀拉特(Joseph Poelaert)于1866年至1883年间建造,建造过程中不得不拆除3000栋房屋。二战末期,德军被赶出比利时,他们纵火焚烧了司法宫,导致其圆顶坍塌。不久得到修复,新建成的圆顶比原来的更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利时审计院(Court of Audit),原为佛兰德伯爵宫,曾是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的出生地。建筑经过多次修复,使用了金箔重新镀金。刚刚耗资170万欧元,完成了屋顶和圆顶的修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风景如画的小萨布隆广场 (Place du Petit Sablon),对面是萨布隆胜利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Victorie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5世纪的天主教堂以其晚期布拉班特哥特式建筑而闻名,它拥有独特的十字形设计和带有高尖窗的唱诗班席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靠近皇家美术博物馆,馆顶上的镀金雕塑与巴黎巴士底广场的七月柱非常相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萨布隆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0 年,当时它被改造成一个公共花园,由著名建筑师 Henri Beyaert 设计。这个广场是为了纪念在 1568 年因反抗西班牙暴政而被处决的埃格蒙特伯爵 (Counts Egmont) 和 霍恩伯爵 (Horne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环绕着一个华丽的锻铁栅栏,栅栏的每个柱子上都矗立着一尊小型的青铜雕塑,总共有 48 尊。这些雕塑由 Paul Hankar 设计,代表了中世纪布鲁塞尔的各种行会和手工艺,例如钟表匠、水管工、锅炉工、酿酒师、泥瓦匠、裁缝等。每尊雕塑都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各行各业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在花园内部,靠近斜坡顶部,有10 尊稍大的雕像,它们是 16 世纪比利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知识分子和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喷泉上方矗立着埃格蒙特伯爵和霍恩伯爵的雕像。这座纪念碑最初于 1864 年竖立在大广场,后来在 1879 年迁至小萨布隆广场。雕像描绘了两位伯爵走向死亡的场景,象征着他们为自由而牺牲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广场被园林景观所环绕,一方水域为这里增添了一份宁静。它是在城市喧嚣中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常被称为“漫画之都”,鉴于其丰富的漫画遗产,通常会有以著名比利时漫画人物命名的街道或壁画。这个路牌是纪念著名漫画《Boule et Bill》中这对深受喜爱的漫画人物。场景中 Boule 正在亲吻 Bill。这是法国街头艺术家 Invader 的标志性风格,在世界各地的街头都有他类似的瓷砖马赛克作品。</p><p class="ql-block">Boule:法语中意为男孩,荷兰语中意为母狗</p><p class="ql-block">Bill:法语中意为狗,荷兰语中意为男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丁丁专卖店,它不仅仅是一家商店,更是一个充满怀旧和冒险精神的沉浸式体验空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爱尔兰有作家、意大利有画家、法国有厨师一样,比利时擅长培养世界级的漫画艺术家。《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最负盛名的漫画之一,它是漫画家埃尔热 (Hergé) 于1929年创作的经典漫画系列,而布鲁塞尔正是埃尔热的故乡和灵感的源泉。 丁丁的形象和冒险故事已成为布鲁塞尔丰富多元的文化符号之一,体现了比利时人对幽默、智慧与冒险精神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进门,我就发现店里到处有中国元素,原来其中有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丁历险记》中最重要的中国元素体现在 《蓝莲花》 一册中,这一集标志着埃尔热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其作品的真实性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蓝莲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 1930 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南京。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对中国进行如此细致和准确的描绘,主要归功于埃尔热与一位名叫张充仁的中国留学生兼艺术家之间的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 年,当埃尔热决定创作关于中国的丁丁冒险故事时,他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西方普遍的刻板印象。幸运的是,通过一位神父的介绍,他认识了当时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张充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充仁不仅向埃尔热介绍了真实的中国文化、历史、哲学、风俗习惯,还纠正了埃尔热对中国的许多误解。他们每周日都会见面,张充仁会帮助埃尔热审查《蓝莲花》的草稿,确保漫画中的细节,如建筑、服饰、汉字标语等都尽可能地真实准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画中丁丁的中国朋友——“张” (Chang Chong-Chen),就是以张充仁为原型创作的。这个角色正直、勇敢、富有同情心,与丁丁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成为丁丁冒险中的重要伙伴。在漫画中,张也是一个孤儿,后被反鸦片集团领导人王仁杰收为养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张充仁的个人经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尔热尽管从未到过中国,但在张充仁的帮助下,他详细描绘了当时上海的城市景象,包括租界、黄包车、街头小贩、传统建筑等,充满了真实感。漫画中还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如中式服饰、书法、茶馆、舞龙等,让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尔热与张充仁的友谊,以及《蓝莲花》中所展现的中比友好,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1981 年,两位老友在失联多年后重逢,更是感动了无数丁丁迷。后来,埃尔热还创作了《丁丁在西藏》,讲述丁丁不远万里寻找失散的“张”的故事,再次印证了他们超越国界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角墙上的丁丁历险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山,是一座历史文化综合体,拥有一个公共花园,可欣赏城市全景,该综合体建于1954年至1969年间,形成绿色过渡,连接皇家区和大广场。它是艺术和历史的中心,周围环绕着比利时皇家图书馆、皇家美术博物馆、乐器博物馆和BELvue博物馆等重要的文化机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皇家广场中间的是圣雅各布教堂(Church of St. James ),作为比利时王室的官方教堂,利奥波德一世国王在此宣誓就职,并且自阿尔贝一世国王以来,大多数比利时王室成员的洗礼都在此举行。其仿古希腊罗马神庙的立面是布鲁塞尔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广场右边屋顶上有一个巨大的绿苹果的是马格利特博物馆(Magritte Museum),这座博物馆隶属于皇家美术博物馆,以纪念比利时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p><p class="ql-block">教堂左边的建筑是乐器博物馆 (Musical Instruments Museum - MIM)</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器博物馆是比利时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乐器收藏馆之一。这座建筑原是“老英格兰百货公司”的所在地,其钢铁和玻璃的结构设计非常引人注目,是布鲁塞尔新艺术风格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器博物馆拥有超过 8,000 件乐器藏品,其中约 1,200 件对外展出。这些乐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乐器博物馆旁边名为La Pharmacie Anglaise的建筑,初建于1903年,由比利时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重要代表人物建筑师保罗·汉卡尔(Paul Hankar)设计。它最初是一家英式药店,现在是一座独特而迷人的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独特的地标建筑是一座音乐钟,钟楼拥有一个巨大的金色星形钟面,钟面上有20个尖角。钟楼顶部有一口大钟,旁边矗立着一个名为雅克马尔的青铜人物,高2.8米,象征着一位来自布鲁塞尔的中产阶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艺术山上,高处是皇家广场周围独特的建筑,低处是宏伟的市中心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望中心大广场上高耸的市政厅尖塔,以及远处的塔楼;近处是经过精心修剪的花园和灌木;中轴线上阿尔伯特一世国王的雕像;两侧的喷泉池与高大整齐的树林延续到视野的尽头。这一幅全景画面定格了我对布鲁塞尔最美的记忆,同时也为我们的欧洲之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从布鲁塞尔最后一次乘火车,到达巴黎,第二天我们就从巴黎直飞加拿大卡尔加里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您的阅读陪伴,同时也非常感谢“分享我的旅行点滴”圈子管理员们对我以往35篇欧洲游记的加精鼓励,使我有动力连续写了3个月。我们会在将来的旅行中再见!</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13m4ij" target="_blank">布鲁塞尔:尿尿小于连、中心大广场、天鹅之家</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