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肯山落曰,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落曰之一。</p><p class="ql-block">法国探险家享利在巴肯山顶写道:"在最高处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緻,古人有如此雅趣,将此处美丽的地方建为神庙"。的确,巴肯山是吴哥遗址的最高处,从陡峭的扶梯上到山顶,有60多米。上山顶的路很窄,上下只有两人的宽度,山顶上挤满了来自不同国度形形色色的人群,来欣赏落曰别样的风景。</p> 在山顶,可俯瞰夕阳下的洞里萨湖,西面开阔的平原一揽吴哥日的美景。 巴肯山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的结果,他从罗洛寺群一带迁都到了巴肯山地区,罗洛寺一带当时已经修满了先王的建筑物,不太适合这位年轻的君主实现其城市规划。以巴肯山为中心的耶输陀罗补罗所在地,一直到15世纪,都是柬埔寨的首都。 <p class="ql-block">找一处断垣残壁,静静地等待落日。</p> 神庙建在13米高的正方形台基上。塔高七层,代表印度教的七重天。 <p class="ql-block">神庙的断垣残壁,充溢着历史的沧桑。</p> 山顶的寺庙虽然破败,但它是高棉帝国修建在吴哥的第一座国家寺庙。 欣赏吴哥落曰,追忆失落的远古文明。巴肯山的红土壌,与如血残阳,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p class="ql-block">漫天的彩霞,犹如柬埔寨悲壮而充满绚丽色彩的历史,令人难忘。</p> 曰暮中的巴肯山,有一种别样风情。 夕阳中,古老的塔影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刻变成永恒,平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愁惆。 我能感受到一个古老王朝的背影在夕阳中与我相遇,与我对话。 朝霞满天,膜拜这神圣一刻。 公元九世纪未,阇耶跋摩一世迁都吴哥,选择巴肯山作为国家寺庙,突出对山的崇拜。 <p class="ql-block">一个王朝的兴衰,托付给残阳落照。</p><p class="ql-block">幽思何处,归去来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巫峰山人于巴肯山图文,时值黄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