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里兰州不大,临</span>近费城、纽约、华盛顿等东部大城市,切萨皮克湾横贯,州境形状十分独特,海岸线、港口资源发达,拥有两条一级铁路,战略和经济上可谓大西洋中部枢纽,有“微缩的美国”之称。</p> <p class="ql-block">从纽约中央火车站,乘火车到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虽没咱天朝高铁舒服,4个多小时车程却也愜意一一车厢随意上去自找座位,乘务员穿梭车厢验票。</p> <p class="ql-block">巴尔的摩火车站是复古老派美国风格,车站大厅非常气派,<span style="font-size:18px;">穹顶好漂亮,</span>但站外之城市建筑物,略显破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站广场上这</span>座医学人体雕塑矗立,"欢迎仪式"既晃眼又意外!后查, U.S. News世界顶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在巴尔的摩,其生物医学、公共卫生…,长期位居全球前列,地标雕塑在此为荣😄。</p> <p class="ql-block">马里兰州之巴尔的摩,虽然是马州最大城市,却经常被报道是最危险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建筑,及美式风情民情,少有游客打扰。</p> <p class="ql-block">因而出车站四周略扫瞄眼一下,立刻打车到城市港湾一处越南餐馆,简单吃了午饭,便徒步从港湾住宅区溜达…,</p> <p class="ql-block">按所说的比较安全地段一一海滨路,沿线观光到巴尔的摩内港,然后内港吃海鲜晚餐,结束大半天游玩。</p> <p class="ql-block"> 巴尔的摩是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这里拥有现代化的码头设施,经济发达繁荣;也有历史、战争背景的浸润,治安和人口结构隐患较多,贫富差异较大。</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1812~181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和美国于1812年6月宣</span>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次独立战争打响,其间之一场</span>关键战役就发生在巴尔的摩。</p> <p class="ql-block">那是1814年8月,英军一度攻占了美首都华盛顿,并焚毁国会大厦、白宫等建筑物后,分兵海、陆两路进犯巴尔的摩。</p> <p class="ql-block">9月英军和美军在巴尔的摩交火,<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内港的麦克亨利堡进行了通宵炮击,想打开通道,</span>激战中英指挥官Ross将军被击毙,也没攻下城堡守军和居民。</p> <p class="ql-block">随后,英军放弃进攻并撤退告终。美国人F.S.K目睹炮击后,美国国旗仍在城堡要塞上飘扬,写下《The Star-Spangled Banner》,间接促成了美国国歌的《星条旗》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此役战略意义在于粉碎了英军控制美国中部补给线的计划,逆转了战争初期美军的被动局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斗中,美正规军和当地民兵,保卫家园拒绝投降,顶住25小时轰炸,提振了国民士气,</span>强化了民族认同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视为美国精神的重要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1828年,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B&O铁路)建成,这条连接美国东部与中西部的重要铁路,推动了美国现代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美国铁路、建筑质量上乘,百多年来,存续仍使用如初所剩无几,B&O线算是一例!内港这条铁轨也没撤销,当成历史教材展示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巴尔的摩造船业,在二战期间建功立业,是美国海军主力货船生产基地,承担了二战期间80%的海上贸易运输任务,支援了欧洲战场补给。 </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辉煌:建造了384艘“自由轮”,生产了94艘“胜利号”货轮及45艘两栖登陆舰,已成过往,<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今造船业已大幅衰退,但仍是美国海军的重要中转站。</span></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起,巴尔的摩内港,从工业区转型为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规模重建,港湾观景住宅小区、度假酒店、娱乐设施拔地而起,精心打造的码头,散游项目众多,周边成为集旅游观光、娱乐餐饮和购物一体化的繁华中心。</p> <p class="ql-block"> 游走在老市区和内港码头沿线,巴尔的摩市区建筑物,从视野里晃过…,其历史、文化在脑海中浮现。</p> <p class="ql-block">记不清逛了几个码头?只记得几处红砖铺就的码头,有游船、渡轮载客到港湾各地,明码标价,定时开动。</p> <p class="ql-block">好奇红砖铺就的码头地上,一块块砖上,并无固定地刻着人名姓氏年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点像天朝寺庙的功德碑,想</span>通过刻名形成示范效应,激励更多人参与善举?</p> <p class="ql-block">港湾的小艇上,退休人悠悠然打理着私家出海器具,准备着下一次出港捕捞闲钓…。</p> <p class="ql-block">远拍X号码头上一栋顶部呈金字塔状的建筑物,便是巴市名胜一一国家水族馆。因时间关系仅远远外观拍照,未进去细观。</p> <p class="ql-block">无遐参观星座号古帆船,也没有搭乘游船穿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港湾各区,</span>只是海湾边漫步,看看水禽海鸟、历史船只、港口风景,吸着海风感受海港文化。</p> <p class="ql-block"> 想要一网打尽巴尔的摩的美式风情,内港这片地段最值得一探。历史、文化可去国家水族馆、星座号战舰博物馆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洋生态可沿</span>海滨长廊欣赏;</p> <p class="ql-block">风土民情及特色美食一一海鲜餐厅,也在这片街区。</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门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毫不起眼,</span>昏暗的堂子里满坐闲的没事客人,探头进去便有热情招呼声响起,搞不清状况而怕怕地退出😂</p> <p class="ql-block">比较正规的门店一眼看透,客人很少,倒是门店外的桌椅落座食客多些。</p> <p class="ql-block">早有所闻,美国人喜欢户外就餐,纽约街上比比皆是,在州际城镇乡村也不例外哈😄</p> <p class="ql-block">创意街区聚集了版画、玻璃艺术等手工艺人,街区墙面涂鸦、各色文化艺术品,屹立街头…。</p> <p class="ql-block">找到预定晚餐的门店,外看冷冷清清,里面人客满坐,接待美女看了定餐时间,告知半小时后再来则有座接待。</p> <p class="ql-block">已近黄昏时刻,街边公园,年轻人脚踏滑板飞来驰去…;港口码头的长椅上,闲人发呆望海,吹着凉凉的海风,看野鸭和鸽子飞来飞去,听任浑浊的海水拍打着堤岸。</p> <p class="ql-block">码头露天酒巴餐馆,用餐品饮的人慢慢增多,一幅熟悉又陌生的画面…,这时候的巴尔的摩的状态,像是让人感到不安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至少,内港非常安全!看吧,XX路口边这家冰淇淋店,食客众多,排队购买、不顾坐、站吃像的,肯定是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排队买了</span>4刀/支的冰淇淋,在漂亮国算价廉物美了!所选果仁品种, 口感绵扎纯厚。店家冰淇淋品种很多,足以满足男女老小口味需求。</p> <p class="ql-block">巴尔的摩半日游罢的感觉: 城市比较清静,游人较少,海湾多的是徒步健身者和溜狗人。傍晚离开还前去一住宅区打卡,没住宿此城也没体验夜晚的内港。</p> <p class="ql-block"> 摘自于百度百科: 马里兰历史、文化、建筑…,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即1632年~1776年,是北美最早为天主教徒设立的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独立战争时期,马里兰于1776年加入美国独立阵营,安纳波利斯是宪法签署地之一,1788年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七个州。</p> <p class="ql-block">内战期间(1861~1865年)成为南北战争的核心区域,林肯总统曾在此实施特别军事管制,并因联邦机构集中成为重要战略枢纽。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特区D.C.华盛顿,是由马里兰州捐赠的两个县组成,国家航天局(NASA)等联邦机构均设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