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座时间:2025年7月25日 下午16时<br>二、讲座形式:现场授课<br>三、讲座地点:厚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br>四、讲座主题:“合理营养、远离慢病及中医养生知识”讲座<br>五、主讲人: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郭银霞<br>六、受众类别:厚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及工作人员<br>七、参加人数: 44人<br>八、发放资料种类及数量:10种 440本 2025年7月25日下午16时,南街卫生中心在厚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举办了“合理营养、远离慢病及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师郭银霞正在讲解“合理营养、远离慢病及中医养生知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人及工作人员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人员们正在阅读健康教育相关资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务人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座结束后,医务人员正在发放小礼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座开始前,老人们正在签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务人员正在发放健康教育相关的宣传资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务人员正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扇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放宣传资料留底</h3> 合理膳食,科学食养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民以食为天,怎么才能让我们的饮食既能营养满满,又能享受美味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适当控制总能量摄入,以维持身体的健康,预防慢性疾病。<div><br></div><div>注意啦,慢性病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疾病!</div> <h1><font color="#ff8a00"><b>什么是慢性病?</b></font><div><font color="#ff8a00"><b>为什么要重视慢性病?</b></font></div></h1> 慢性病是指一些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无传染性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div>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居民的死亡原因都与慢性病相关。</div><div><br></div> <h1><font color="#ff8a00"><b>膳食不合理易导致慢性病</b></font></h1>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过去因饮食不卫生引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由膳食不合理而吃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不断增加。慢性病的形成与不合理膳食密切相关。长期摄入过多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红肉;富含优质蛋白和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摄入过低;食盐摄入量过高以及酗酒;摄入精粮过多、杂粮过少;摄入过多的油和糖。摄入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的奶油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饮食中摄入大量的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品会导致痛风;大量摄入油腻性食品和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则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摄入过多含致癌物质的食品,如熏制、烧烤、油炸、卤制及发霉食品会诱发多种癌症。 <h1><font color="#ff8a00"><b>怎样做到合理膳食?</b></font></h1> 研究显示人体所需营养素有七十多种,而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任何一种单一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合而成。<br> 根据膳食指南,我国将食物分成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干豆类,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主要提供蛋白质、糖、 B 族维生素等,是我国饮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第二类为动物类食物,包括肉、禽、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第三类为大豆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第四类为植物类,如蔬菜、水果,主要提供食物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第五类为纯能量类,包括动植物油脂、各种食糖和酒类,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合理膳食应由这五大类食物组成,对于食物比例及数量,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制定的标准为依据。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做到每餐有蔬菜水果,保证每天摄入新鲜蔬菜不少于300g,新鲜水果200~350g;可以摄入300ml以上的液态奶;鱼、禽、蛋、瘦肉适量摄入,平均每天120~2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吃鸡蛋不弃蛋黄。成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油25~30g,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成年人饮酒量,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g。足量饮水,每天1500-1700ml,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br> <h1><font color="#ff8a00"><b>慢性病的预防</b></font></h1> 1、合理饮食,合理安排每日热量摄入,优化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摄入,注重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选择健康脂肪摄入,适量摄入钠盐。<div><br>2、膳食均衡,平衡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保持饮食多样化,以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粮食、肉类等来实现饮食的丰富多样。</div><div><br>3、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预防和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提高心血管健康。</div><div><br>4、戒烟限酒,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过量饮酒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应适量饮酒。</div><div><br>5、心理平衡,保持愉悦心情,减轻压力,放松自己。可以尝试进行冥想、呼吸训练、心理辅导等方法缓解压力。</div><div><br></div> 6、足够睡眠,生活作息要规律,少通宵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对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div><br>7、三减三健,“三减三键”是指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div><div>①减盐:食盐推荐每天摄入量 5克;</div><div>②减油:烹调油推荐每天摄入量 25~30 克;</div><div>③减糖:糖推荐每天摄入量 25 克以下;</div><div>④健康口腔:早晚勤刷牙,刷牙与心脑疾病、关节炎、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相关,口腔健康有助于改善多种疾病症状。</div><div>⑤健康体重:健康体重就是预防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都和体重密切相关;</div><div>⑥健康骨骼:适量运动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div><div><br>8、自我监测,经常测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身体力量、腰围、浅表淋巴结、乳腺包块、大小便及潜血。坚持血糖、血压、血脂监测。</div><div><br>9、定期体检,定期每年体检检测脂肪率、肺活量、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div><div><br>10、积极治疗,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div> 院办咨询电话:3080247 孕产妇保健电话:3211763<br><br>儿童保健科电话:3211722 预防接种科电话:3211721<br><br>犬伤门诊电话:3211723<br><br>戒毒门诊电话:3211730 慢病体检科:3211781<br><br>地址:景西路769号<br><br>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众号及美篇号5118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