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7、8、9、10、11嬉游曲

樂此不疲

<p class="ql-block">  嬉游曲是18世纪的组曲,同小夜曲和遣兴曲一样,是供娱乐、消遣的轻松音乐,由室内重奏组或小型乐队在室内或露天演奏。莫扎特写过25首称为“嬉游曲”的作品,大多为小型管弦乐作品,编号的有17首。。D大调嬉游曲K.136创作于1772年初,莫扎特年仅16岁,当时他已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受到当地音乐家的点拨和指导,进步迅速,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 莫扎特的嬉游曲以其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旋律,展现了莫扎特在青少年时期就具备的非凡音乐才华和创作灵感。作品中丰富的音乐元素、巧妙的旋律发展和独特的节奏处理,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和活力的音乐世界中,让人感受到莫扎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无限激情。</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D大调第七嬉游曲》K.205/167A/演奏:卡梅拉塔萨尔茨堡</p><p class="ql-block">00:00 1. 慢乐章 - 快板(D大调)</p><p class="ql-block">05:15 2. 小步舞曲 - 三重奏 (D大调 - G大调)</p><p class="ql-block">08:06 3. 阿迪亚戈(A大调)</p><p class="ql-block">12:34 4. 小步舞曲(D大调)</p><p class="ql-block">15:13 5. 终曲:快板(D大调)</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F大调第八嬉游曲》K.213/为两支双簧管、两支低音管和两支号角而作/演奏:柏林爱乐乐团管乐团</p><p class="ql-block">0:00 1. 轻快活泼(F大调)</p><p class="ql-block">4:25 2. 安德兰特(C大调)</p><p class="ql-block">6:57 3. 小步舞曲(F大调 - B-flat大调)</p><p class="ql-block">9:59 4. 圆舞曲式变奏曲 (F大调)</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降B大调第九嬉游曲》K.240/柏林爱乐团管乐团</p><p class="ql-block"> 本曲作于1779年,其母逝世回到萨尔茨堡后。共四个乐章:</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乐队开始呈示后转向低音管与低音弦乐,小提琴与中提琴奏出断奏,发展告一段落后,小提琴才以八度之隔在F大调表现第二主题。这个乐章的呈示部已非常丰富,发展部则很短,自第一小提琴有颤音的四分音符,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与之应答的部分开始,然后出现与《朱庇特交响曲》相同的旋律。再现部按原型再现。</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中庸的快板,降E大调,回旋曲形式,结构为A-B-C-B-A。A的优美主题由弦乐表现,B段主题则以降B大调,告一段落后,先以第一小提琴单独演奏C段主题,加入第二小提琴与大提琴,再交与木管群。其第二主题为仿佩塞洛 (Paisiello, 1740-1816) 风格。</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降B大调。A-B-C-D-B-A形式,A、B分别反复,为小步舞曲的两部分,C、D为中间部,亦分别反复,与双簧管、低音管和圆号的表现形成对比,中间部为兰德勒舞曲风格。</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活力,紧接着的圆滑附点音符旋律以属句形式对照,经反复后,F大调第二主题在第一小提琴呈现。经强调后,木管奏类似乡村乐队舞曲形态的旋律,增加愉悦。发展部以小提琴二重奏始,逐渐加入其它乐器。第一主题出现后,按原型进入再现部。这首作品,被称作是“进行曲风格是田园色彩的集大成”。</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F大调第十嬉游曲》K.247/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演奏:柏林爱乐乐团</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D大调第十一嬉游曲》K.251/刘明/深圳交响乐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