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87455</p>
<p class="ql-block">文原创/腊梅</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是我们五〇、六〇后同时代的人,曾经经历过的一段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段岁月已离我们远去。然而其中许多记忆依然深深地留存于脑海中,难以忘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我和父辈单位的一百多名子弟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6年7月30日,我被分配来到洛阳白马寺镇马沟大队第三生产队插队,我插队的生产队共有九名知青。那时的我们才十八、九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怀揣着对未来懵懂的梦想。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走进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的马沟是一个很偏远的贫困山区,群山起伏,山高坡陡,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十分落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去见过外面的世界。在这里度过三年半的知青岁月,是我们离开校园、离开亲爱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开始独立走向社会的人生旅程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人生中一段充满艰辛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我们曾有过迷茫、困惑,有过深感无助的时刻。但这段岁月中的酸甜苦辣、艰难困苦的经历和磨炼让我们成长、坚强、勇敢,让我们加深了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当年我们和乡亲们一起下地干活的情景,尤其是在山坡上玉米地里锄草的情景令我们特别难忘:烈日当空,汗水浸透了衣衫,手中的锄头一下一下地挥动着,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草味扑面而来。山风从坡顶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我们心头的疲惫。那时候,我们和乡亲们一起劳作,一起吃饭,一起在夜晚围坐在土屋里聊天,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再次站在当年插队的马沟村口,眼前的景象已大不相同。那排曾经是我们知青宿舍的小屋,屋顶已经破损,覆盖着红色的塑料布,周围长满了杂草,显得有些荒废。房子旁边停着一辆白色的小货车,背景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树木和一些电线杆,环境显得较为偏僻。曾经的院落早已废弃,几排砖瓦结构的房屋部分坍塌,地面散落着砖块和杂草,显得荒凉破败。树木郁郁葱葱,遮挡了部分阳光,整个场景显得静谧而寂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能从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当年的温度。那些和我们一起劳作的乡亲们,那些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日子,那些夜晚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知青岁月是镌刻在时光里的珍贵记忆。如今我们鬓染霜华,愿这份情谊化作星光,照亮每个黄昏。往后的日子里,愿朋友们携手相伴,共享生活点滴。愿平安顺遂常伴,吉祥安康永随。让晚年时光绽放别样绚烂。</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日29日下午,我重返马沟村,原来的小院杂草丛生,过往的面貌全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