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云舒</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98463</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瑞金,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小城,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与感动。这里是共和国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诞生,"毛主席"的称呼在这里喊响。党史专家以<b>"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b>精辟地概括了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秋,怀着崇敬之情走进江西瑞金,缅怀革命先烈,探寻那段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来到叶坪景区,参天的古樟掩映着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仿佛在默默守护着那段珍贵的历史。走进“一苏大”会址,这座朴实无华的谢氏宗祠,承载着共和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时刻。1931年11月7日—11月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从此,“毛主席”的称呼响彻云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会址内的一排排长板凳、简陋的桌椅,仿佛能听到当年代表们热烈讨论的声音,感受到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激情。在这里,党开启了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小小的瑞金,宛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谢氏宗祠,来到毛主席旧居,一棵怀抱炸弹的古樟树格外引人注目。1933年春天,国民党军飞机对叶坪进行轰炸 ,一颗炸弹掉落下来,正好卡在这棵古樟树的树枝中,因未触及引信而没有爆炸,毛主席安然无恙。如今树上所挂炸弹为仿制品,这棵枝繁叶茂的古樟树见证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成为当地<b>“古樟伸枝接炮弹,主席树下静观书”</b>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叶坪景区,还能看到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财政部旧址、邮政总局旧址、国家银行旧址等众多革命旧址。这些旧址虽然简陋,但却展示了当时苏维埃政府的完善程度,从政权建设到经济管理,从文化宣传到后勤保障,都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伟大预演",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开始了治党、治军、治国的全面探索,所以说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对苏区银行格外关注。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此成立,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普通民房里,楼上楼下共两个小厅,楼上小厅是财政部的库房,楼下小厅是总行的办公室、营业厅,毛泽民任行长。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国家银行,开创了红色金融的先河,是我国金融事业的起点,培养了一批早期金融人才,为新中国的金融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区国家银行的建立,对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发行统一的苏维埃货币,筹集资金,为根据地提供了重要财政支持,成为革命战争的“钱袋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内简陋的印钞机、苏维埃货币和新中国一至五套人民币的票样,展现了国家银行发展变化的过程。看到储蓄、贷款、会计科、出纳科等熟悉的字眼,曾经是银行员工的我感到十分亲切,也进一步认识到金融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林荫小道前行,便来到了红军烈士纪念塔。塔基为五角形、塔身高13米,形似炮弹,象征<b>“枪杆子里出政权”。</b>塔身镶嵌着无数小石块,每一块石头都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在塔前,肃然起敬。我不禁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句:<b>“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b>这些烈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前这座砖木结构的建筑是红军检阅台,曾是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阅兵典礼的举行地。检阅台上陈列着1931年阅兵的历史照片及授勋文献,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登上检阅台,检阅红军部队的壮观场景,感受到了那股振奋人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这座检阅台前,我不禁联想到天安门大阅兵的盛大场景。<b>“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b>从叶坪的简陋检阅台到天安门的雄伟城楼,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强军之路,这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史。如今,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展示着国家的强大实力,彰显着民族的自信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公略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黄公略烈士而建,彭德怀亲自题写“公略亭”三字。黄公略生于湖南湘乡,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黄公略率领红三军转移途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他那句<b>“革命不成功,决不回家”</b>的誓言,既是个人对信仰的坚守,更是无数革命志士舍小家为大家的缩影。公略亭已不只是一处景观。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承载着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心潮澎湃。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休了,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丢,<b>“为人民服务”</b>的初心不能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叶萍景区,驱车5公里来到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形似红军八角帽,庄严肃穆。走进大礼堂,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大会横幅,后方墙上正中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两边装饰着苏维埃国旗,虽然简陋,却充满激情与斗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二苏大”会议上,毛主席提出<b>“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b>的著名论断。人民当家作主的初声在这里回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瑞金,这里的每一处旧址、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汗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此次瑞金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感到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衷心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br></p>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