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旁,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1. 历史背景。开凿时间:唐代开元元年(713年),由海通禅师发起,历时约90年完成。建造目的:为镇减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水患,保佑百姓平安。完成者:海通禅师去世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最终在803年完工。2. 建筑特点。高度:通高71米,相当于24层楼高。姿态:弥勒佛坐像,双手抚膝,体态匀称,庄严肃穆。细节:头高14.7米,宽10米,共有螺髻1051个。耳长7米,可站立一人;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余人。排水系统:设计巧妙,耳后、衣褶等处有隐蔽排水沟,减少风雨侵蚀。 3. 文化意义。佛教象征:弥勒佛代表未来和希望,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祈愿。世界遗产: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艺术价值:唐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展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乐山大佛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中国古代工程奇迹的代表。其依山临江的磅礴气势,历经千年仍震撼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