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糯玉米</p><p class="ql-block"> 被视为“生命之源”的外来物种玉米,在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后人的人工驯化,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见证了人类农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与社会生活。</p><p class="ql-block"> 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各类营养元素,被誉为长寿食品,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已经培育出了很多不同品种的玉米。其中不仅有黄色的玉米、白色的玉米、有紫色的、墨绿色的,更为神奇的是还有红、白、黄、紫等间杂排列的五彩玉米,而且还有甜玉米、水果玉米等,然而口感让人难以忘怀的应属糯玉米。</p><p class="ql-block"> 玉米,自古以来是人类餐桌上的常客,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还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关于生命、收获与感恩的乐章。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非常好分辨。它一般是秸秆直立不分枝叉,基部各节,具有气生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线状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粗糙。</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是在玉米的滋养下长大,对玉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生活困难时期,玉米解救了我们,连玉米核都是充饥的食材。更别提那些散发着清香,刚灌浆的嫩玉米,迫不及待地去掰嫩玉米,或生吃、或烧烤、或蒸煮,已经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又回忆起玉米的甜蜜,于是,嫩玉米又悄无声息地上了餐桌,经过商家的包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嫩的玉米。妻子对嫩玉米情由独钟,冰箱里少不了嫩玉米的身影。为了能够早一点吃上自己种的嫩玉米,四月中旬,便在“百果园”里种上了糯玉米。</p><p class="ql-block"> 春天播种,由于地温低,需要覆盖地膜,提高地温(3——5度)7——12天就能出苗,蜷缩的玉米苗在地膜下,要及时帮助它冲破地膜的阻力,周围用细土覆盖,让它茁壮成长。有的玉米苗自己的嫩芽像一根银针一样,戳破地膜,耸立在春风里。</p><p class="ql-block"> 玉米是一种既需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不同,要求土壤肥沃能灌能排。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对肥的需求量大,农家肥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水。</p><p class="ql-block"> 樱桃熟了的时候,玉米苗贪婪地吸收着阳光雨露,嫩绿的小苗,已经生长到了二十多公分了,在每一棵玉米的根部施上了一锨农家肥,一场春雨过后,它们竟然晃开身子,一天一个样的生长变化,有时在夜间都能听到”咔嚓“的拔节声。每天都有奇迹出现,叶片变的浓郁,茎杆变的粗壮,气根向地面悄然延伸,这些细微的变化,深深地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 一股淡淡的清香,在晨风中飘荡,在空气中漫延,在不知不觉中钻到了鼻腔,寻着清香的味道,听到玉米地里传来蜜蜂“嗡嗡”的声音,抬头看见玉米秆上一朵朵玉米花开的正艳,每一花枝上似一串串小风铃、似一串串小灯笼,散发着香味,吸引来了蜜蜂,帮助它们完成授粉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只只小蜜蜂不辞辛劳地在花蕊上爬上爬下、飞来飞去,花粉粘满了双腿,纷纷扬扬地落到了下方的玉米须上,每一条玉米须都愉悦地接受花粉的到来,每一根玉米须又像是一条条输送带,将受精的花粉传送到自己的尾部,一粒粒玉米孕育成功,在玉米核的身上发育成长。一棵棵玉米苞,将瘦弱的身子,藏在玉米叶子之间,饱满而坚韧,一天天的澎胀,一天天的成熟。</p><p class="ql-block"> 在杭州工作的女儿,来电话催促去接放暑假的大外孙女,心里焦急万分,期盼着玉米早日成熟。每天都要去巡查一番,时间已确定、动车票已买好,便不顾一切地提着塑料桶,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玉米地。</p><p class="ql-block"> 从一棵棵挺拔粗壮、翠绿的玉米秆上,选择颗粒饱满,一穗穗牛角般大小的玉米掰下来,装到桶中,到“百果园”中的小凉亭里,轻轻剥掉玉米外边的三层外衣,保留里面的两层嫩玉米皮,去掉玉米细头上露出的玉米须,这样煮出来的玉米营养不会流失。</p><p class="ql-block"> 妻子说:“先煮上一锅品尝一下它的鲜味,再带上几个路上吃。”将玉米洗净后,一排排放入柴火灶上的锅里,加入清水至玉米,同时在清水里加上一小勺食盐,这样煮熟的玉米更加香甜可口。</p><p class="ql-block"> 烧火时用的是修剪果树时剪下来的树枝,用果树枝烧火,火力旺,做出来的饭菜有烟火味,一般10分钟左右,锅里就会发出“隆隆”的响声,随之热气升腾,当夹着阵阵甜味与清香交织的热气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时,当锅里发出“咕咕噜噜”沸水翻滚的响声时,玉米趋于半成熟,改用小火慢炖一会儿,让灶膛里的余火保持余热。</p><p class="ql-block"> 一股馥郁的玉米香扑面而来,贪婪地大口呼吸着,那沁人心脾的香甜味。一时间,整个空气仿佛都被那特有的香甜味所覆盖。掀开柴火灶上的锅盖,哇,满满一锅热气腾腾的绿色玉米,躺在翻滚的热水中,像是精心挑选的,圆润饱满。</p><p class="ql-block"> 剥开玉米皮,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白色细腻、晶莹剔透的糯玉米,即像一串串饱满的宝石,又如夏秋收获的果实。咬上一口,一股多汁的、软糯香甜、富有弹性,微微带着些许嚼劲的滋味轻轻滑过舌尖,而内在的部分,则糯而不腻,甜而不鼽,仿佛融化在口中,释放出无尽的甜蜜,每一粒都充满自然的鲜美,刺激着味蕾,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尽享这人间美食,食之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玉米,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代表着丰收、富足与幸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味蕾,更传递着家人之间的爱与关怀。满载着希望与温馨,踏上南去的动车,让人陶醉在大自然的馈赠中。</p><p class="ql-block"> 翟所祥</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