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赏析

雨后斜阳

<p class="ql-block"> 小池</p><p class="ql-block"> 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泉眼无声惜细流,</p><p class="ql-block"> 树阴照水爱晴柔。</p><p class="ql-block"> 小荷才露尖尖角,</p><p class="ql-block"> 早有蜻蜓立上头。</p> <p class="ql-block">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既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杨万里《小池》古诗生动的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门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有”,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道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本源意境‌</p><p class="ql-block">嫩荷初露的尖角与蜻蜓驻足的画面,既暗示初夏时令特征(尖角状荷叶为新生特征),又暗含生命萌动的哲学意味。这种细节捕捉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的典型特征——善于从日常景物中提炼诗意。‌‌</p> <p class="ql-block">拟人化表达‌</p><p class="ql-block">"惜"字赋予泉眼情感:将泉水细流解释为泉眼对水流的珍惜("泉眼无声惜细流")。</p><p class="ql-block">"爱"字活化树荫意象:树影倒映水面被喻为对晴柔风光的眷恋("树阴照水爱晴柔")。‌</p> <p class="ql-block">‌时空浓缩</p><p class="ql-block">末两句通过"才露"与"早有"的时间对照,形成戏剧性张力,暗示蜻蜓对生命萌发的敏锐感知,体现诗人对生态关联性的深刻观察。‌‌</p> <p class="ql-block">摄 影:雨后斜阳</p><p class="ql-block">文 字:根据网络资料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