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上午10点30分,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核桃峡谷国家纪念碑后,</span>我们开启从东门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之旅,6月22日从西门进入观赏了大峡谷的美景,已被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深深震撼,对接下去从东门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沙漠景观点充满着期待。</p> <p class="ql-block">首先车子又一次行驶在了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大对角线公路”的“美国主街”66号公路上。没过多久,在66号公路就遇上了一列货运火车,我马上用手机拍照、录像,录了将近一分钟这货运火车真是有点长。</p> <p class="ql-block">美国货运列车节数较多,一般在100 —200节左右。在一些重载运输场景,以及铁路基础设施(如到发线有效长度较长)能够支持的情况下,货运列车节数会更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极特殊的时候,美国货运列车最多能拉500节车厢 。</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3日美国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在俄亥俄州脱轨的货运列车,就有150节车厢。</p>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14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工作人员在事故现场附近处理污水。</p> <p class="ql-block">一路过来,从森林到灌木丛、戈壁滩、草原,非常的空旷,美国西部的特色尽显其中。在弗拉格斯塔夫,看了一片松树林是枯萎焦黄的,与上午见到的一样,这一片更大,看着还是觉得应该是山火。</p> <p class="ql-block">途中走进一商店歇息之际,我趁机给手机充电,不知何因,我的手机耗电量特别大,一天要充电好几次,儿子帮我查看原因,估计还是我使用习惯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路牌指示前往 “Cameron(卡梅伦)” 和 “Grand Canyon(大峡谷,即科罗拉多大峡谷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 ,呈现出典型的美国西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荒漠山地</span>地貌特征 。</p> <p class="ql-block">11点44分,我们车子靠边略停片刻,欣赏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12点10分抵达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东门入口,工作人员查看了挂在车子上美国国家公园门票的通行证,年票费为80$,如果家里有4年级的学生,可通过申请获得“Every Kid Outdoors Pass”(每个孩子户外通行证)国家公园通行证,从当年9月1日到次年8月31日(覆盖一整个学年)免费进入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内的所有景点,覆盖车上所有乘客(最多不超过一辆非商用车辆的成员)。</p> <p class="ql-block">从东门入园我们直接来到了大峡谷国家公园南缘的沙漠观景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著名设计师玛丽·科尔特设计的21米高的沙漠景观瞭望塔,低矮的灌木、仙人掌等植物在这沙漠高原上顽强地生长着,展现独特的荒野之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进入沙漠观景台,人们都有序地排着队,自觉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根据游客流动的情况,一般每15—20分钟开放一批次,每次登塔人数在20-25人。</p> <p class="ql-block">从沙漠景观瞭望塔内窗口看到的景色,峡谷地貌、游人、松树、展示台构成别样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美景自然要入镜</p> <p class="ql-block">人就是景</p> <p class="ql-block">画面增加一双美丽而惊奇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沙漠景观瞭望塔一层大厅的零售商店(kiva room)有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历史、地质、生态等方面的科普书籍、介绍美国西南部地区文化、印第安部落历史与传说等内容的书籍;有以大峡谷及周边景观为主题的明信片、冰箱贴、钥匙链、纪念币等;有如手工编织的毯子、草编篮子等印第安风格的陶器、木雕、珠宝等手工艺品;有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意礼品,如印有大峡谷图案的文具、服装、帽子等,还有一些与瞭望塔或印第安文化相关的装饰品等旅游纪念。</p> <p class="ql-block">沙漠景观瞭望塔共四层,我们通过螺旋楼梯来到欣赏科罗拉多大峡谷美景的绝佳位置之一的二楼观景平台,从平台向外望去,眼前是峡谷的深邃沟壑、层叠的岩石峭壁、蜿蜒流淌的科罗拉多河,远处的圣弗朗西斯科峰、纳瓦霍人居住地以及彩色沙漠等标志性景观在静静地等待着,大峡谷的壮丽景色让人振奋。</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螺旋楼梯一直走到四层,景观瞭望塔各楼层设计精妙,每一层的空间都巧妙利用,墙壁上布满了霍皮族风格的壁画、符号和图案,有原住民的神话、生活场景等,体现了霍皮族人的文化特色,由1935年去世的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塞缪尔·德伦baugh(Frederick Samuel Dellenbaugh)参与装饰。</p> <p class="ql-block">二层展示着1986年去世的霍皮族艺术家Fred Kabotie(弗雷德·卡伯蒂)创作的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霍皮族的历史、传说以及他们与自然的联系,展现了美洲原住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塔外观景台,眼前的科罗拉多河如一条灵动的巨龙,在此段蜿蜒穿谷,河水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碧绿河水与赤红岩壁形成强烈视觉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How the Canyon Measures Up(峡谷规模测量 ),介绍大峡谷在长度、深度、宽度、面积等方面的测量数据,以及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等物种数量 。从Lees Ferry到Grand Wash Cliffs,大峡谷绵延277英里(446公里);深约1英里(1.6公里 );科罗拉多河平均宽300英尺(91米 );面积1904平方英里(4931平方公里 );有1750种植物、超90种哺乳动物、超362种鸟类 。</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宛如大地裂痕,红色的山石,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各个时期的岩层,峡谷蜿蜒曲折,谷底科罗拉多河在奔腾,谷壁悬崖峭壁,气势磅礴,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沙漠景观瞭望塔(Desert View Watchtower),建于1932年。塔高21米,外观仿印第安风格,内部有印第安风情画作。由1958年去世的美国著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玛丽·科尔特(Mary Colter)设计,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元素与功能性,以美国西南部印第安原住民的塔楼建筑为灵感,尤其是借鉴了霍皮族(Hopi)的印第安人村庄(pueblo)风格,整体呈现出古朴、厚重的石砌建筑特征,与周边沙漠和峡谷环境自然融合。作为瞭望塔,从窗口和观景平台,可全方位俯瞰大峡谷、科罗拉多河及周边沙漠景观;同时,建筑本身成为展示印第安文化的载体,实现了景观观赏与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钟,我们来到了科罗拉大峡谷的东门附近小科罗拉多河峡谷(Little Colorado River Gorge),从标识看可以看出这里由纳瓦霍族公园与娱乐管理部门 (Navajo Nation Parks and Recreation)管理,我们沿着道路走向了观景台,较近距离地看到了大峡谷的底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只乌鸦坚定地停在</span>警示牌上,提醒着行人,“NO OFF ROAD VEHICLES!! TRAIL ONLY! WATCH OUT for REPTILES: Rattlesnakes, Lizards, Spiders, Centipedes, Scorpions, etc.. Thank you - Mgmt.”(禁止非道路车辆进入!仅限步道!小心爬行动物:响尾蛇、蜥蜴、蜘蛛、蜈蚣、蝎子等 。谢谢 - 管理方)</p> <p class="ql-block">标题是 “Wildlife of the High Desert”(高沙漠地区的野生动物 ),“Little Colorado River Gorge”(小科罗拉多河峡谷 )、“Navajo Nation Parks and Recreation”(纳瓦霍族公园与娱乐管理局 ),展示了高沙漠地区的野生动物及相关介绍 。</p> <p class="ql-block">“Plants of the High Desert”(高沙漠地区的植物 )</p><p class="ql-block">涉及“Little Colorado River Gorge”(小科罗拉多河峡谷 )、“Navajo Nation Parks and Recreation”(纳瓦霍族公园与娱乐管理局 ) ,标识牌介绍了高沙漠地区的植物相关内容 。</p> <p class="ql-block">回程时走进了印第安人开的售卖捕梦网(Dreamcatchers)的手工艺品摊位,捕梦网源自北美印第安奥吉布瓦人(Ojibwe)部落的文化传统,传统上人们相信捕梦网能过滤噩梦,只让美好的梦境通过,具有祈福、装饰等作用。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印第安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展示和传播印第安传统文化。感受印第安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对话。</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半,结束了科罗拉大峡谷的东线之旅,感憾许多,用两个字来表达那就是“震憾”。壮阔的峡谷如大地深深的褶皱,层层叠叠,斑斓的岩石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阳光洒在峡谷壁上,明暗交织,光影变幻间,凸显出峡谷的雄浑与神秘。望着这鬼斧神工的奇景,内心被深深震撼,人类在这等宏大景观面前,是如此渺小,这一趟旅程,将成为镌刻在记忆深处的难忘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