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28大杠”,50后、60后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那辆黑色的自行车,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岁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清晨,阳光悄悄洒向小红楼,红砖红瓦泛起温暖的光泽,大柳树柳枝随风飘动着,柳叶带起的沙沙声,“叮铃铃”的车铃声,勾勒出小红楼独有的宁静与烟火气。 <p class="ql-block"> 那一辆辆黑色的“永久”“凤凰”牌自行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的车梁上缠着蓝色或绿色塑料布,有的前后轮轴挂一条红黄蓝三色毛毛圈,车圈擦得贼亮,链条上还散发带着机油的淡香,车把上挂着铝饭盒,车轮碾过煤渣路,带着人们奔向工厂。</p> 傍晚,夕阳洒在小红楼上,叔叔阿姨们下班的车铃声一个接着一个,小伙伴们一窝蜂跑过去,“爸,我来!”“妈,让我推!”。 <p class="ql-block"> 我和小伙伴推着“28 大杠”,在楼前“套档”学骑自行车,双手握把,露出多半个多脑袋,身靠大梁,套档踩住脚蹬子,单腿不停的点地,溜了出去,东倒西歪,要不是小伙伴在后边死死拉住,就是“哐当”摔倒声,大家开心地笑成了一团。</p> 我把“28大杠”推到的面煤堆上,刚一套档,如同一匹挣脱的野马,带着煤灰就冲了下去,车把突然向左一歪,失去了平衡,连车和人一起摔倒在煤渣地上,手掌被煤渣划出了几条红印,膝盖疼得龇牙咧嘴,前轮还在不停地旋转,顾不上疼痛,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尘土,赶紧把车扶起来,推到仓房里。 过了几天,我又把“28大杠”推出来,套档往前溜,借着惯性,左脚轻轻离开地面,车把老往左边歪,紧张的汗水,在小脸上流淌,左脚就跟个紧急刹车一样,立马撑住地,被拖了好几步,才停住。 随着时间推移,骑车的技能逐渐提高,越骑越容易,“28 大杠”的轱辘碾过的煤碴路面,发出沙沙声,套档骑到石油二厂子弟学校操场上,风从耳边穿过,链条转了起来,给它“加个油”,“28大杠”又飞奔了起来,弟弟在后座上紧紧抓住车座,他的笑声比车轮转得还欢,操场上小伙伴们你追我赶,一圈二圈三圈……,车速越来越快,根本停不下来,就一个字“爽”。 <p class="ql-block"> 总想试试跨大梁骑的滋味,在操场上,车溜了起来,车轱辘转得越来越快,身体轻轻往后倾,说时迟,那时快,右脚一抬,怎么也够不着大梁,试了好几次都差一点。</p> 最后脚采在中轴上,等车速起来,猛的一抬右脚,就跨上大梁,那一刻又兴奋又紧张,赶紧把双脚调整到脚蹬上,双手握把,身体前倾,在大梁上左右纽了起来,磨得大腿根生疼,却忍不住还是咧嘴笑了起来。 随之,胆子也越来越大,我们相约骑向大马路,奔向东洲大桥,一路上坡,我弓着腰拼命的蹬,小伙伴回头喊“加油!”骑的更有劲,骑到桥上,把28大杠调转车头放大坡,“叮铃铃”的声音发出命令,车飞似往下冲,耳边“嗖嗖”的响声,路边的杨树和房屋都成了模糊的影子往后跑,我死死的握住车把,手心全是汗,一会功夫就冲到了“破楼碴子”,这时又刺激、又过瘾,还有点说不清楚的害怕,那滋味老带劲了。 七十年代初期夏天,爸爸为使我买菜、买粮等更方便,给我买了一辆“28白山牌”二手自行车。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骑着自行车去“破楼碴子菜店”或“五满意商店”“国营商店”“阿金沟菜店”这些地方买菜。 我来到“破楼碴子”菜店等候买菜,远远就听到清脆马鞭声和车老板吆喝声,送菜的马车后时常会一个跟车的人,不然的话,碰到嘴馋的孩子,就会从后边拿黄瓜或西红柿、茄子等,用袖子一擦,就大口吃起来。 马车一到蔬菜计划批发站,批发站的同志看菜后,凭条送到指定菜店,大家提着大筐小篮赶往菜店,我骑上自行车,一溜烟赶到,赶紧排队买菜。 偶尔也会遇到不排队现象,买菜的就跟抢菜差不多,人群一拥而上,相互推挤,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之加入,一会挤入人群,一会又被挤出来,胳膊肘子碰来碰去,鞋跟踩着鞋尖,谁也不肯让谁,被挤在中间,前后左右都是人,喘气都费劲,肚子都给挤扁了。 好不容易从边上挤到窗口,手提着蔬菜高举过顶,艰难挪动,挤出人群后,腿一软就坐在了地上,看着完好无损的蔬菜,将网兜装的蔬菜往车把上一挂,不管被挤的有多狼狈,新鲜蔬菜买到了,脸上露出得意笑容。 <p class="ql-block"> 又赶上时兴戴军帽,谁要是戴着军帽走进小红楼,背后能跟着一串羡慕的眼睛,为了赶潮流,我从流动货郎中购买了“草绿颜料”,把洗脸盆放在炉子上,把水烧开,把帽子放在水中煮白。然后把颜料放入盆中,在放一把盐拌均,水一会就“咕嘟咕嘟”冒泡了,赶紧把帽子放进去,用树棍不停的翻动,使颜色均匀,染成后用凉水一过,达到满意的效果,晒干就成了一顶所谓的草绿色“军帽”。</p> 爸爸知道我要作“五角星”,给带回来一小瓶红油漆,我在铁皮上画出五角星样本,用剪刀剪出五角星的形状,用锒头轻砸五角星上的钢锯条,使五角星形成立体,用毛笔刷上红油膝,晾干后,别在帽子上,在阳光照耀下红五星闪闪发光,穿着妈妈做的草绿色衣服,站在“28大杠”旁,就向一名小解放军战士,特别神气。 <p class="ql-block"> 当北风卷着雪花时,我穿着爸爸抗美援朝时的军大衣,几处补丁在风雪里微微鼓起,军大衣的下摆不时被风掀起,像是有说不尽的故事,捷克式军用大皮鞋踩在“28大杠”的脚蹬上,透着飒爽和得意。放学铃一响,我背起书包冲出教室,书包往车把一挂,跨上车座,脚一蹬,“28 大杠”的链条“咔嗒”咬上齿轮,车轮碾过积雪,骑的心飞车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78年3月天津大港油田</span></p> 那辆“28大杠”,载着岁月的厚重,也载着一代人的欢笑与成长,在记忆里,永远“叮叮铃”作响。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感谢欣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