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班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剪影2025.7.27

月映海棠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Memorial Hall of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是中国第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北部的英华山上,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p><p class="ql-block">6张</p><p class="ql-block">其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中文名称</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p><p class="ql-block">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辽宁省丹东市</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9:00-16:00</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p><p class="ql-block">免费</p><p class="ql-block">展馆简介</p><p class="ql-block">概述</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当时隶属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张</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新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列馆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风格的小亭,外墙为灰白花岗岩剁斧石贴面。陈列馆的中央为序厅,序厅的正 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圆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陈列馆正门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七字是郭沫若写的,遒劲而凝重。走进序厅,是巨幅雕塑:毛泽东“英明决策”,彭老总“临危受命”,中华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赴赴,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生动的画面,拉进半个世纪前的战争岁月……内设五个展厅,展出了大量的雕塑、模型、照片、实物,展示着人类的正义、尊严和力量,展现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响往……据说馆内拥有抗美援朝文物l2000多件和历史文物7000多件,其中筛选的实物就有1108件,大到战车、机枪,小到钢笔、纽扣,桩桩件件,都落着战争的烟尘,都染着战士的鲜血……面对彭德怀、毛岸英,面对千千万万的英烈,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不能不洗刷自己的灵魂——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强国是首要的,而腐败又是何等的可耻可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塔由塔基群房和纪念塔主体组成,塔高53米,像征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塔面用高梁红花岗岩剁斧石贴面。塔基群房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外墙为灰白色花岗岩蘑菇石贴面。纪念塔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背面是记载志愿军英雄业绩的塔文。广场北侧,新立一墙,墙上铭刻了作家魏巍亲笔书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名著的全文,这是用血写出的英雄史诗,字字句句抨击着邪恶,字字句句歌颂着正义,字字句句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一组巨型雕塑:圆形全景画馆是一枚光盘,形象地记录了那场战争的烽火硝烟;方块状的陈列馆是一块“压模”,把一场震撼世界的伟大战争凝聚、精练、压缩于一屋,积沉重史实,引深刻思考,拉动着无数有正义感的神经;那箭头式的纪念塔直指苍天,好象在问:小小寰宇,地球家园,是谁总是放火,搅得四邻不安?抗美援朝战争馆:内设六个展厅,反映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美国侵略者的英雄业绩,歌颂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运动馆:设两个展厅。主要反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朝人民友谊馆:设一个展厅,摆满展柜的是朝鲜人民赠送的锦旗,在志愿军帮助朝鲜战后建设时用过的工具,朝鲜人民送给志愿军的衣物、纪念物等等,在这里我看到最多的是刻印在照片上的笑脸,在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深刻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雄模范烈士馆:墙面采用朱红磨光大理石贴面做背景,悬挂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两名特级英雄、五十名一级英雄及中国各省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名册,同时还陈列着一级模范的少瓷头像。全景画馆为高28.4米,直径46米的圆形建筑,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 随着全景展区的旋转平台缓缓移动,当年战争残酷的场景几乎真实再现。我们震撼了,不仅震撼于艺术家们绝妙的画笔,更震撼于战争超乎想象的激烈。周围变得鸦雀无声,从每个人凝重的神情中浮现出的是对战争的憎恨。是啊,和平真得来之不易,幸福真的来之不易。真的希望,让我们震撼的战争不再发生!让“战争”、“残酷”这些词语只在回忆的时候才用得上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56中11月2日,经辽宁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原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撤销。1957年7月,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开辟了“原始社会”、“历史文物”陈列,同时设有“抗美援朝纪念”专室等共十二个陈列室。1958年9月29日经辽宁省文化局上报中央文化部批准,把“安东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抗美援朝纪念馆”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0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馆开放至“文革”期间闭馆。1972中和1979中曾两次恢复陈列,但因馆舍狭小,陈列条件差,难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面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工程于1991年9月6日破士动工,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参加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剪彩。[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 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拂晓,内战全面爆发。朝鲜声称,“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次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抗美卫国战争”。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韩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在撤退时,韩高层惊慌失措,把汉江大桥给炸了,把大批军队送给了朝鲜,更快瓦解了韩军抵御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仁川登陆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1950年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1950年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市)渡鸭绿江入朝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人。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又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8.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美国在谈判桌上进行政治讹诈,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控制的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后朝鲜战场出现了谈谈打打的复杂局面。8月18日,美军集中8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于9月29日发动了秋季攻势。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实行所谓“绞杀战”,对中朝人民军队后方和后方运输线实行大规模的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前线粮食弹药的供给,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谈判条件。经过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到10月下旬便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共歼敌25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抗美朝援纪念馆共收藏文物19500余件,分为两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历史文物。现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如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查图;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同志在谈判时期使用的照相机;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同志的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同志的一级国旗勋章、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同志的卡宾枪;魏巍同志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 该馆还收藏有历史文物7391件,其中瓷器826件,铜器126件,镇币2687件,书画355件,其它工艺品627件。历史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4件,即战国时期的叶脉纹双纽铜镜、青铜短剑、元代的乳白黑釉花大罐、清乾隆年间象牙雕塔。1984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辽宁省委、省政府转报丹东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请示》,同意在丹东扩建抗美援朝纪念馆。杨尚昆同志作了“在丹东修建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完全必要的”重要批示。自1984年以后,该馆开始了紧张的扩建筹备工作,通过选址,建筑设计专家论证,最后由中央军委两次审查方案,新馆址确定在丹东市英华山,原志愿军指挥所遗址。从13个建筑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方案。 1990年l0月24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四十周年之际,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率中央代表亲自来丹东为该馆奠基。辽宁省和丹东市的党政军领导以及部分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老首长、老战士参加了奠基仪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表景点</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主要陈列内容分布在陈列馆、空军专馆、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陈列场。陈列馆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现代陈列手段,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丰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张</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全景画馆陈列有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为重点,形象地反映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画面高16米,周长132.6米,配置地面塑型、灯光和音响效果,艺术地再现了壮观的战争场面和恢宏的战争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露天兵器陈列场,面积2000平方米,陈列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列馆全部陈列内容分布在10个展厅内,展线440米,陈列面积1630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辅以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化陈列设施,利用全封闭玻璃通柜式展线,以及自然光、灯光结合的采光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p><p class="ql-block">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8:00-16:0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置:辽宁省丹东市市中心锦江山西麓 (桃源立交桥向右走20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佳旅游时节:春季4、5月份馆内活动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通:市内乘103、121、122、123、124、211路车可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雄赞歌</p><p class="ql-block">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朽的志愿军空军英雄孙生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最后34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吴儒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守卫在汉江前线的志愿军英雄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是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战士邱少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雄阵地和英雄班 永远活着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随想 </p><p class="ql-block"> 翻遍古今中外战争史,没有一埸战争打得如此惨烈,如此悲壮,又如此辉煌。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其结局却令世界惊叹不已,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一个刚刚从废虚中诞生,百废待兴的一个新生国家,却能以超强的勇气,挑战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最后还把它打的没了脾气,无可奈何地坐在了谈判桌前。纵观世界近代史,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能凭一国之力单挑世界列强!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曾给中华民族留下百年屈辱。而观朝鲜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几乎全盘出动,16国联军也都派出了所谓二战的精锐之师。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被称为二战英雄,世界公认的军事天才,最后他带领的联合国军还是被志願军打得丢盔卸甲,望风溃逃,成乌合鸟兽状。就连美军指挥官,陆军中将沃克都因车祸把小命儿丢在了溃退的路上。麦克阿瑟的英名也因此次战争而毁于一旦。世人有谁不知,现代战争武器装备非常重要。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志愿军却能以弱胜强,谱写了战争史上的一部神话。我们通过参观,在深受触动和教育的同时,不禁都萌发诸多随想,现归纳起来大家共同分享:</p><p class="ql-block"> 首先,朝鲜战争的胜利得益于中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伟人,他既是洞察世界风云的政治家,又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他独到的提出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构想,试问:谁人有这样的勇气、胆识与谋略?正因朝鲜战争这一仗,打出了东方大国70年的和平时光。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打出了国威军威,不得不令世界刮目相看。此后任何人再想挑战中国,都要想想其后果。我们有这样一位伟人,实乃中华民族之幸。毫不夸张地,中外那些历史人物,如泰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国外的拿破仑、华盛顿、彼得大帝等等,与伟人相比应该说也逊色不少。为什么当今很多人所崇拜的所谓普京大帝,他本人唯独佩服毛泽东,其中缘由也不必多讲。 </p><p class="ql-block"> 同时,朝鲜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形成了全中国的领导核心,在重大的国际形势面前,党的思想意志高度统一,步调一致,动员了全国的战争能力,没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那种所谓的"驴象之争",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优越性和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p><p class="ql-block"> 再有,朝鲜战争的胜利,是全中国几亿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支持的绍果。母送子、妻送郎上战场比比皆是。前方后勤供应困难,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就组织起来,做炒面当军粮,送军鞋做衣裳,实际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还有像梅兰芳、常香玉等这样的顶尖艺术家,用一场场义演捐献飞机钱物,爱国实业家慷慨解囊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p><p class="ql-block"> 最后,朝鲜战争的胜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强敌,不怕苦不怕死,表现出世界上任何军队无人能及的英雄主义气慨。黄继光为了胜利扑上去堵枪眼;邱少云为了胜利忍痛将自己烧死在烈火中;王成为了胜利呼唤着向我开炮;潜伏长津湖的的战士,为了胜利宁可活生生冻死,也岿然不动地坚守在阵地上。连美军将领李奇微见此情景,都不得不为之敬佩。</p><p class="ql-block"> 今天,虽然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但历史不会忘记。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对于为这场战争做过牺牲与贡献的人,特别是对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近20万志愿军英烈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出生在朝鲜战争前后,并幸福享用和度过这半个多世纪的老友们,更不会忘记!我们将永远缅怀他们!</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5年7月27日与老友班及亲友二十五人于丹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和平</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是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国家AAAA景区。</p><p class="ql-block">该桥由前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耗时二十九个月,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1]。</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p><p class="ql-block">国家级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The Yalu River Broken Bridge</p><p class="ql-block">所属国家</p><p class="ql-block">中国</p><p class="ql-block">景区类型</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展开</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05年,日本人首先确定在江上架设大桥,他们于1909年5月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利用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桥。</p><p class="ql-block">1910年4月,朝方的工程已经过半,腐败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强压下,不得不同意他们在中方一侧建桥。因此,1910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这便是鸭绿江上的第一桥。1937年4月,日本殖民统治者又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即派兵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发出,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由于大桥在援朝战争中具有“交通大动脉”的战略地位,美方便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破坏。</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直至1951年2月,经过狂轰滥炸的大桥最终被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不朽老人,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 [3]</p><p class="ql-block">修葺历史</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p><p class="ql-block">1993年丹东市投资重新维修该桥,在原桥旋转及炸断处建观赏台,桥身被漆为浅蓝色,意在不忘战争,祈盼和平。同年6月作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今桥上有迟浩田所题写的桥名。</p><p class="ql-block">后经多方提议,桥名恢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恢复为钢铁灰色。</p><p class="ql-block">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4]</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鸭绿江畔,地处鸭绿江大桥(中朝友谊桥)南侧。[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