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九十高龄的父亲要我帮他拍摄编辑校史需要的荣誉证书,看到他的大学毕业证书,当年他对我讲述的求学往事不由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今年7月,新干中学75届高二2班毕业五十年聚会,盛邀当年的班主任、我九十岁的父亲参加,并为他庆寿。)</p> <p class="ql-block"> 父亲生于赣鄱大地上一户寻常的农家。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农家子弟的求学路,每一步都浸满了汗水与艰辛。当年念过几年私塾的爷爷好在比较开明,虽然说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好歹让父亲念完了小学。小学毕业的父亲心中自然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想继续深造,无奈却苦于家徒四壁,爷爷要他跟三叔去打铁。父亲心有不甘,思虑再三,最终还是跑到阜田下符村慈祥的外婆家,说出了自已的心愿。看着8岁就失去了母亲、流着泪的外孙,外婆颤巍巍地从贴身的布帕里,拿出了她全部的家当——五块钱,这几乎是那个贫瘠的母亲的母亲能挤出的全部希望。</p><p class="ql-block"> 怀揣着这滚烫的五块钱,少年背起简单的行囊,穿着草鞋,带着农家子弟特有的倔强与忐忑,一步一步,丈量着从吉水盘谷到吉安城那漫长的土路。风尘仆仆,目标却无比清晰:去赶考,去叩响命运转折的大门——阳明中学。那所坐落在赣江之畔、绿树掩映下的学府,在他眼中就是知识的圣殿。苍天不负苦心人,他考上了!能在那书声琅琅、文脉悠长的地方读书,是他梦寐以求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鞋,父亲从家里带来三双鞋:两双手工做的布鞋、一双自家钉的木板拖鞋。阴晴天好对付,下雨天就麻烦了:只好光着脚板去教室,到教室再穿上木板拖鞋;晚自习后又光着脚板去寝室,先打好一盆水,放在床底下,解好小便再洗脚,倒掉水,上床睡觉。天气冷的时候,特别是霜冻寒冷天气,因为打赤脚,两脚冻得通红,逐渐变得红中带紫色,右脚脚跟还裂开了一个口子,渗出血水,一走路就疼痛,走起路来一瘸一拐。</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班主任李老师看到父亲走路的样子,走过来,问明情况后说:“周守规呀,实在是太苦了。这样下去,会冻坏你的脚呀”!当天晚上,李老师将父亲叫到她房间里,拿出一双新雨鞋“这是我给你买的雨鞋,穿穿看,是否合脚”。父亲一穿,不大不小,正合脚,激动的泪水滚了出来,这双雨鞋不仅温暖了父亲的脚,更是温暖了他的心。这件事、这位老师,父亲念叨了七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父亲初中毕业了!他很想去读高中、考大学!然而,现实的冷水很快浇熄了短暂的毕业的喜悦。即使有犹如母亲般关爱父亲的李老师,但家境的窘迫像沉重的磨盘,碾碎了他继续求学的可能。学费、饭钱……每一分都成了压在心头的巨石。他明白,家里的油灯再也熬不起他读书的消耗。强忍着不舍与失落,这个早熟的少年做出了一个艰难却无比清醒的决定:放弃吉安的名校白鹭洲中学,转而报考吉安师范。因为那里,不仅免除学费,还能提供微薄却救命的每月伍角钱补助。对当时的他而言,“免费”和“补助”这四个字,是继续留在书桌旁唯一的通行证。</p><p class="ql-block"> 在师范的岁月里,他格外珍惜这失而复得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在煤油灯下苦读,咸菜配粥也甘之如饴。1956年,当他手握吉安师范的毕业证书,一个更炽热的梦想在心中燃烧起来——他要上大学!没有片刻犹豫,也未曾想过先工作谋生,他直接报名参加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农家子弟的韧劲和师范打下的扎实基础,让他在这场人生大考中再次脱颖而出,金榜题名,考入了江西师范学院(今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从农家田埂到大学殿堂,这条路,他用不屈的意志和对知识的虔诚一步步走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那年,英姿勃发、温文尔雅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四年寒窗,他潜心于历史的浩瀚烟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这份沉甸甸的本科文凭,对于当时我们那个偏僻的村庄来说,不啻为一声惊雷。它不仅仅是一纸学历,更是一个农家子弟用知识彻底改写命运的铁证。父亲也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伢崽,吃上了商品粮,做了高中老师,后来更成长为名师、县二中校长。</p><p class="ql-block"> 在往后的漫长岁月里,父亲的名字和他“本科大学生”的身份,始终是村里人教育子女时挂在嘴边的榜样,是村里那份无人能及的最高学历纪录保持者。直到三十多年后,才终于有新一代的后辈,追随着他当年踩出的那条荆棘之路,打破了这个象征着奋斗与荣光的纪录。这份纪录,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农家子弟如何用五块钱的起点,丈量出抵达知识殿堂的万里征途。</p> <p class="ql-block">(《吉水名人志》上关于父亲的简介。惜籍贯搞错了,应是盘谷镇北岭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