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想起那个年代,得从1965年12月份说起,接兵部队来到我们村,我被他们的宣传所打动,并积极报名应征入伍。18岁的我先后在北京市公安总队102部队,104部队,密山3395部队,牡丹江军分区,牡丹江武警支队,鸡东边防大队。在部队工作整整三十三年。于1998年在武警边防部队退休。现年79岁。</p><p class="ql-block"> 备注:这是我当兵后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亍1966年4月。那时我才18岁。</p> <p class="ql-block"> 【回忆我的军人历史】</p><p class="ql-block"> 身着三十三年的戎装,那是我人生最荣耀的过往。十八岁从河北无极应征入伍,我就选择了这身草绿色的军装。从此远离了故土,远离了亲人,孤身一人来到这风霜雪雨的东北边彊。那时我每天看到的只是边境线上的界碑,陪伴我的还有一支寒冷的钢枪。</p><p class="ql-block"> 备注:第二张照片拍摄于1967年7月,在牡丹江军分区当战士时的第二次照相。</p> <p class="ql-block"> 时常我站在山巅放声呐喊,这样就能把我内心的苦闷完全释放。我赶走了孤独、排遣了惆怅,慢慢的也就习惯了、习惯了那种寂寞与荒凉。一个小战士慢慢懂得了他的边防使命,艰苦寒冷的环境铸就了我的勇敢和坚强。</p><p class="ql-block"> 备注:这张照片是1968年部队拉练归来,我得了阑尾炎住院,手术后留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早已离开军人岗位,但军人的情结令我终生不忘。忘不了我和战友们在国境线上一次次巡逻,忘不了我们肩并肩的轮班站岗。高兴的时候我们一起唱歌,沮丧的时候也一起骂娘。有时我们一起哭得痛不欲生,有时我们一起又笑的前合后仰。所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军人那种刚毅,还有儿女情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旅生涯三十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屈指五十九年前,戎装塞北守边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情怀难忘拼搏时,雪雨风霜不畏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功过荣辱挥之去,红尘盛世吾心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机随身玩摄影,健康快乐度平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丁根昌:写于鸡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备注:这张照片记录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当时在牡丹江军分区给司令员当警卫员。</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值得我感谢的人叫孙书忠,现年82岁,天津司法局退休,是我当新兵时的第一任班长,他是我的起蒙老师,又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贵人和偶像。今天特为他写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怀念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当我第一次跨进部队的营房,</p><p class="ql-block">要感恩的是我第一任班长。</p><p class="ql-block">虽然我的青春记忆已经走远,</p><p class="ql-block">但我也要表达内心的感念和敬仰。</p><p class="ql-block">他是我军营中第一位老师,</p><p class="ql-block">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班长。</p><p class="ql-block">就是他解除了我新兵时的苦闷,</p><p class="ql-block">就是他在我心中种下向上的希望。</p><p class="ql-block">就是他给了我心灵上最大的关怀,</p><p class="ql-block">就是他让我面对困苦而学会了坚强。</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一九六六年二月的一个晚上,</p><p class="ql-block">我们都躺在新兵连十班的炕上。</p><p class="ql-block">训练的苦累让我难以承受,</p><p class="ql-block">孤独寒冷又感到身处异乡。</p><p class="ql-block">我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泣,</p><p class="ql-block">我用眼泪在洗刷着自己的忧伤。</p><p class="ql-block">细心的班长第一个发现了我,</p><p class="ql-block">发现了我的情绪变化和异常。</p><p class="ql-block">他推心置腹和我促膝谈心,</p><p class="ql-block">他的句句话语打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是他让我懂得了一个军人的使命,</p><p class="ql-block">也使我学会了自爱,自重,自强。</p><p class="ql-block">在他身上我品到了生活的甘甜,</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我敢于吃苦又多了些阳刚。</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军营神奇的土地里,</p><p class="ql-block">就是铁板一块同样也能锻造成钢。</p><p class="ql-block">他把军人的美,挥洒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他用一棵年轻人的心,谱写出一段段生命的诗行。</p><p class="ql-block">我为他的人品而打动,</p><p class="ql-block">我为他的言行而歌唱。</p><p class="ql-block">歌唱他曾给我的激励,</p><p class="ql-block">歌唱他曾给我的奔放。</p><p class="ql-block">歌唱他曾经给我的襟怀,</p><p class="ql-block">歌唱他,我心中永远不变的军中偶像!</p><p class="ql-block"> 备注:我和老班长失散40多年音讯全无,我想尽了办法寻找,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公安网站多次辨认忠于找到了他。于2009年8月我直奔天津和他见面,并留下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备注:下面的照片,中间这位叫于贵生,原牡丹江军分区保卫科科长,后调到鸡东县武装部任政委,文化大革命期间,任鸡东县革命委员会主任。1979年调回牡丹江军分区,退休后定居美国。</p><p class="ql-block"> 备注:只所以把他放在这个位置,是因为他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贵人和领路人!我的每次成长进步都离不开他的提携,帮助和支持!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从内心里祝福他,长命百岁!一生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备注:和我一同合影的叫韩江毓,1969年8月我被调到鸡东县武装部中队,【当时中队也是解放军,归县武装部管理】韩江玉任中队指导员,我当时只是一名战士,提干以后我被任命为中队队长,在韩指导员领导下,一起共事长达4年之久。无论军事训练,部队管理,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到今天为止我都非常感谢他。</p> <p class="ql-block"> 备注:下面是我同班三年的战友,当时我们同在牡丹江军分区警卫班,分别给司令员,政委当警卫员。我们生活三年,同在一个槽子里吃食共事,如同亲兄弟一样感情致深。</p> <p class="ql-block">人生戎马在军营,骄傲曾经是个兵。</p><p class="ql-block">功绩荣耀成过往,时逢八一诉衷肠。</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我被任命为鸡东县武警边防大队大队长职务,在职10年之久。工作积极主动并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认可。于一九九八年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杨柳春风今夜闲,一杯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为何花有重开日,人却从无再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