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8 年初,气候诡秘反常,冻雨冻雪接踵而来,气象专家的“暖冬”预测成了一个笑话。南方十余省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雪凝冻灾害,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重,均创历史纪录。部分地区的降雪量,更是达到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罕见程度。</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严寒的冬天,我没有预知天机的先见之明,一直在筹划携带妻女去东北过一个“冰雪春节”。早在一个月前,便提前与北方旅行社签订合同,付清了全部团款,还置备停当御寒的衣物,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岂料出发前一周的一场罕见的大雪,让京珠高速陷入了严重拥堵,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几近瘫痪状态。</p> <p class="ql-block"> 天公不作美,我开始怀疑,这次去东北过大年,是否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与地点。启程前夕,媒体铺天盖地的雪灾报道,以及亲友们的善意劝阻,都让我忧心忡忡,几乎动摇了北行的信心。委实是始料未及,我一向所青睐的柔美飘雪,竟会如此肆无忌惮,给人间带来这般沉重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离春节不到十天了,我们一行五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挤入了摩肩接踵的“春运”人潮。北上的列车刚驶入浙北,窗外便是漫山遍野的皑皑积雪。过杭州,进安徽,列车不时地临时停车,抵达蚌埠时已经晚点两小时。原本因准时发车而稍有缓解的心情,再度被焦躁所取代。因为我十分清楚,根据旅游社事先的行程安排,哈尔滨下车后转乘去雪乡的旅游车,中间仅有一个多小时的相隔。</p> <p class="ql-block"> 雪灾彻底打乱了列车的运行秩序,我多次询问列车长最终抵达哈尔滨的时间,只是换来无奈的摇头。我又心急火燎地联系北方旅行社,先前接洽时态度温和、话语轻柔的业务小姐,此刻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余地:“你们若是赶不上哈尔滨发车时间,雪乡行程只能无条件取消,否则无法确保后续的全部安排。”</p><p class="ql-block"> 雪乡,这个我曾梦想已久的“雪的童话世界”,也是此次北行之旅的最大期待。如今却说要取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懊恼。但转念一想,无数回乡过年的人还滞留在天寒地冻的旅途中,也就不敢说什么怨言了。毕竟,这种极端的天气变化,并非人力可以抗拒。</p> <p class="ql-block"> 去雪乡的期盼彻底“泡汤”了,我们唯有蒙头而睡。然而又是一个意想不到,事情竟然出现了戏剧性转折——在北方广袤的夜幕下,善解人意的列车开始不断加速疾驰,硬是为我们抢回了宝贵时间。清晨抵达哈尔滨站时,仅仅晚点了五十多分钟,恰好能赶上前往雪乡的旅游车,我高兴得快要蹦了起来。这场冰雪世界的寻梦之旅,终于得以正式启程。</p> 雪乡,雪的童话世界 一 <p class="ql-block"> 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抵达了哈尔滨。此时,室外气温低至零下十八度。我立即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内穿棉毛衫、羊毛衫、羊绒衫,下着棉毛裤、羊毛裤、牛仔裤,外罩夹衣、羽绒服,还戴上帽子、围巾、护膝,穿上厚袜、棉靴,连双手都套上两副手套——线手套在内,皮手套在外。同车旅客瞧我这副臃肿笨拙的穿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p><p class="ql-block"> 下了火车,赶上开往雪乡的旅游车。雪乡距哈尔滨260公里,车程大约六个小时。车内暖气开得很足,恍若在围着火塘烤火,渐感燥热难耐。我把上衣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棉毛衫。没想到,这趟东北冰雪之旅,竟是以这样一场“热身”而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 路程过半,方见遍地的皑皑白雪。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茫茫雪面闪动着瑰丽的光泽,宛如在洁白云絮上撒了一层薄薄的金沙,格外的妖娆迷人。前往雪乡的道路已尽被厚厚积雪所覆盖,根本见不到原本黑色的路面。旅游车在蜿蜒山路上,只能沿着路上的车辙前行,遇到险峻的地方,着实让人提心吊胆。司空见惯的导游却十分淡定地说:“驾车师傅熟稔‘黑白两道’,无论是走‘黑路’(露出的路面)还是‘白道’(覆雪的路面),都绝对安全。”我不禁暗暗佩服师傅的车技,若是换作南方司机,面对这样冰封雪覆的道路,恐怕连上路的勇气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 中午一点多,车子终于到了雪乡。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块巨石,正面有“中国雪乡”四个红色遒劲大字,背面则镌刻着《中国雪乡记》一文。雪乡,这个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林场的小山庄,据说是西伯利亚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之地,因深受山区独特小气候的影响,每至十月便漫天飞雪,雪质细腻晶莹,积雪期长达七个月,最深处可达两米,是全国降雪量最大的地方,故得名“中国雪乡”。</p> <p class="ql-block"> 饥肠辘辘的我们匆匆用过午餐,马拉爬犁早已在店门口等候。我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畜力交通工具,好奇心满满的。爬犁座椅实在太简陋了,就是一块粗粝的木板子,颠簸在坑洼不平的雪路上,屁股都要给震麻木了。这一路,还得闻着马匹散发的异常气味,令人并不舒服。然而,这没有轮子的“冰雪之舟”,它所演绎的雪地风情,却充盈着原汁原味的野趣。</p> <p class="ql-block"> 踏雪步入天然雪塑区与影视基地,眼前银装素裹的山岭原野,玉树琼枝,层林尽染。我轻轻捧起一掬晶莹剔透的雪花,触感格外的干燥,完全不会黏手。挥手将雪花扬向空中,米粉般的雪粒便随风轻盈飘洒,与南方湿漉漉的雪花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雪乡的雪花似乎有神奇的塑形能力,它依着各种物体的形状,变幻出千姿百态的模样:如蘑菇,似发糕,如神龟,似卧龙……每一个造型都浑然天成,蕴含着雪的独特神韵,让人叹为观止。置身这片晶莹圣洁的冰雪世界,恍惚间如入梦幻仙境、童话王国,所有的尘世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留下惬意与陶醉。</p> <p class="ql-block"> 雪乡游乐场是不容错过的游玩之地。我们拖着硕大的充气轮胎走上一个小山坡,在轮胎上坐稳后便向下冲去。惯性的加速度,耳边风声呼啸,直至冲到山脚护坡处,轮胎才旋转减速,缓缓地停了下来。这当然不及高山滑雪那么惊险刺激,目睹几个女生从坡顶滑到坡底一直在尖声嚎叫,感觉风险虽然不大,却能把人折腾得滑稽可笑。</p> <p class="ql-block"> 踏雪而行同样令人兴奋不已。为了体验林海雪原的独特魅力,在游乐场小伙的指点下,我们五人舍弃大路,拐进了林间小道。在这雪国的秘境,厚厚的积雪像洁白的绒毯铺满了大地,宁静而优美。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老老实实地踩着雪地上的脚印与车辙前行。途中,为追赶前边的同伴,我冒险从一道约一米宽的雪丘上抄近道,没想到右脚刚踩上雪丘,积雪一下子就没过大腿!我重心前倾,左脚也失却了平衡,担心自己将遭“灭顶之灾”,惊慌之中连滚带爬挣脱出来,弄得满身是雪、狼狈不堪。虽然心有余悸,却笑得直不起腰来。</p> <p class="ql-block"> 归来踏上雪韵大道时,天色已开始暗了下来。路上行人稀少,小山庄的百余间“雪屋”炊烟袅袅,给静谧的雪乡平添了几分烟火气。夕阳的余辉中,房顶的积雪洁白如玉,房檐下的灯笼通红透亮。放眼望去,橘色的晚霞,墨色的远山,古朴的木篱笆,低矮的木板房,散落的柴木垛,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几响礼花……这些被暮色勾勒出的诗意,浸染着世外桃源的恬静祥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每一帧都清丽质朴,如梦似幻,是那么的超尘脱俗,那么的完美无暇,怎不令人心醉情迷,物我两忘。</p> <p class="ql-block"> 下榻的小旅店距雪韵路口仅五六十米,有六间客房,每房能住四至六人,我们一行五人同住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内,除了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就是一张宽不过三米的土炕。炕上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大红色的被褥和枕头,为这简陋小屋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旅店便有人为我们烧炕。雪乡林木资源丰富,烧炕用的都是木柴。晚饭时,同伴觉得土炕还不够暖和,担心半夜受冻,便要求再添点柴火。烧炕人拗不过,又添了根胳膊粗的木柴进去,还笑着提醒:“夜里可别把自己烤熟了!</p> <p class="ql-block"> 晚上,看完“二人转”归来,大家围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喝着雪乡人自己泡制的山樱桃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夜深之后,果然如烧炕人所说,炕越来越烫,被窝里热得让人难受,额头都沁出了汗珠,只好不时掀开被窝透气。天哪!此时是零下29度北方寒冬的深夜,我竟然热得辗转难眠!在南方,在家乡,何曾有过如此“火热”的冬夜?!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未完,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文:选自木鱼游记散文集《云水江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图:自拍十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背景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