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7日星期日 天气:阴</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常年在路上的人,竟也栽在了昨夜的失眠里。是因为即将奔赴新旅程的雀跃还在血管里奔涌,还是记挂着某人的生日将近,连月光都变得格外絮叨?直到凌晨十二点的钟摆轻轻晃过,意识才像被雾气裹住的船,终于在混沌里寻到了片刻停泊的岸。</p> <p class="ql-block">其实早该习惯的。每一次收拾行囊,每一回踏上下一站的土地,都像给生命的画布添上新的笔触。那些在陌生街巷里撞见的烟火,在山顶晚风里听清的心跳,总会在某个失眠的间隙,悄悄酿成新的感悟——原来旅行的意义,从不止于抵达。</p> <p class="ql-block">东航的那碗面……</p> <p class="ql-block">旅行就是一种修行,和佛教的净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感悟好妙,是突然悟到的,旅行时抛开日常的琐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就是一种放下执念的净观吗?旅行时经常有这种“突然通透”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眼前浮现一幕场景,就像走在香格里拉的转经路上,风动经幡的声音和脚步的节奏慢慢合在一起,心里那些拧巴的事儿好像也跟着松了。有时候在湖边坐一下午,看着云飘过来又散开,突然就懂了什么叫“诸法无常”——原来修行不一定非得在庙堂里,路上的每一眼风景,都是让心变干净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藏在云幕之后时,倒比晴空万里更显神秘。雨丝斜斜织着,把雪峰的轮廓晕成淡淡的青,像幅没干透的水墨画——这何尝不是净观里的“不执于相”?看得见的壮丽是风景,看不见的朦胧,是天地留的留白,让人在等待里学会沉淀。</p> <p class="ql-block">总爱把登机时间掐得松快些,早早候在机场。旁人或许不解这匆忙里的从容,唯有我知道,是为了东航那碗面。记不清为它赶过多少个机场了。北京的晨光里尝过筋道的抻面,上海的暮色中遇见过带雪菜香的汤面,广州的湿热里碰见过撒着葱花的捞面,还有武汉夹着筋道的热干面。</p> <p class="ql-block">面的模样总在变,汤底的咸鲜、面条的韧劲却像个老熟人,在人声鼎沸的候机厅里,稳稳接住每一次出发前的期待。原来有些奔赴,未必是为了远方的风景。一碗面的功夫,就把旅途的细碎暖意,悄悄藏进了行囊。</p> <p class="ql-block">虹桥机场的21米层休息厅,总藏着与东航贵宾室不同的况味。没有圈定的舒适区,只有一片开阔的落地窗,像给眼睛安了广角镜,能把整个停机坪的起落尽收眼底——飞机的银翼在阳光下泛着光,地勤车像勤恳的甲虫穿梭,连远处的云层都显得格外亲近。</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飞重庆,原是中转的寻常一程,却被迪庆的暴雨拦了脚。两个小时的延误,在候机厅里漫成一段闲散的等待,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又渐渐透出些微光。直到广播里传来登机通知,心才跟着重新悬起,像被风轻轻托着的纸鸢。</p> <p class="ql-block">落地香格里拉机场时,雨刚歇了。推开机舱门,湿润的空气裹着青草香涌进来,抬头便撞见两道彩虹,在洗过的蓝天下搭成桥,一端连着云层,一端似乎就落在远处的山尖上。</p> <p class="ql-block">说起香格里拉,总绕不开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消失的地平线》。那本英国小说里,它是与世隔绝的桃源,藏着雪山、峡谷与永恒的宁静,像个被文字镀了金的梦。</p> <p class="ql-block">后来云南迪庆的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竟让这虚构的美好落了地——从此,书页里的神秘有了具体的模样:是松赞林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烁,是普达措的湖水映着云影,是藏家小院飘出的酥油茶香。</p> <p class="ql-block">文学里的意象与现实里的风光,就这样在双彩虹的光晕里叠在了一起。原来有些等待,是为了让梦与大地,撞个满怀。</p> <p class="ql-block">东边日出时,雨偏落向东边——高原的太阳雨,总带着这般随性的诗意。雨丝里裹着香格里拉独有的气息,是松针的清冽,是野花的微甜,深吸一口,便顺着呼吸漫进肺腑,熨帖得像被山风轻轻拥住。</p> <p class="ql-block">远处,康巴汉子的歌声漫过来,混着经幡的猎猎声,竟还有一缕牦牛肉的暖香和菌子的仙气,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漾开。忽然就懂了,这是大山与大海的私语。香格里拉的雪山草原,藏着大地最古老的馈赠,每一块石头都刻着岁月的纹路。</p> <p class="ql-block">黄浦江畔的潮起潮落,涌动着时代最鲜活的脉搏,每一缕风都带着奔跑的气息。一个是沉默的厚重,一个是敞开的包容,此刻却在心里轻轻共鸣。这感觉,像一场未完的梦,醒了许久,还在心头慢慢回荡。香格里拉,我们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