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瀛洲鉴水影高凉,宝塔芳踪文旅彰。</p><p class="ql-block"> 村秀荷塘甜石硖,农场大埇尾图昌。</p> <p class="ql-block">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激活创作灵感,文记大美高州,写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好心高凉故事。7月27日,高州市文联、市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们走进荷塘开展文学采风活动。</p><p class="ql-block"> 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谢志,副主席黎丹,秘书长大与,副秘书长邓坤耀、张甲旭、朱菊香,常务理事华洪月、李伟成、杨旭华,以及资深作者李宣政、李季秋等一行20余名作家参加活动。</p> 采风团首站来到宝光塔: <p class="ql-block"> 宝光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是明代全国第二高塔,广东省最高的楼阁式塔,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9年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鉴水渔歌伴观山,宝光塔影出乡关。</p><p class="ql-block"> 晨曦江月碧波漾,明代商船入史班。</p> <p class="ql-block"> 明清商船曾载着高州的荔枝、龙眼、香蕉、稻米、茶叶等,自鉴江顺流而下,汇入大海,编织成一行行隐形的诗,驶向远方。 </p><p class="ql-block"> 那座明代砖塔曾俯瞰高城四百多年的兴盛繁华。塔身的青苔里沁满旧时月光。它挺拔的身姿像一支饱蘸沧桑的毛笔,在天空写下无人能解的狂草。有作家低声说:"乡村振兴,或许就是让古塔如笔,深耕高凉热土,而不仅仅为旅游手册上的一个坐标。" </p> <p class="ql-block"> 风,从鉴江来,带着荔枝的甜、稻穗的香,也带着“百千万工程”的鼓点——咚、咚、咚——像大地的心跳,一下一下,敲在作家的笔尖上。山村青黛,像一枚被岁月反复摩挲的砚台。</p><p class="ql-block"> 在荷塘镇特色新农村——大仁塘村,作家们在村一环、二环路上徜徉,饱览了文化广场、学砚塘、荷花荡的乡村美景,在集宣传文化、廉洁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文化”深度融合新阵地前打卡拍照。作家们围绕乡村生态整治、乡风文明、生态旅游、乡村治理等方面,详细了解该村培育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经验做法,亲身感受了典型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 随后,采风团来到驻地于该村东南面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部,参观了解该跨流域水调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和后续工程规划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七月,夏日蒸腾。水利工程的钢筋在远处闪光,中铁十一局的标牌下,混凝土正以毫米级的精确度生长。作家们测量着管径与民生之间的换算公式——每一滴水都将携带工程图纸的体温,流在北部湾饥渴的喉咙。</p><p class="ql-block"> 项目部秦樊书记解说词里藏着隐喻:“我们不是在埋管道,是在种植乡村振兴战略的地下河流,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614.56亿元,输水线路总长490.33公里。该工程于2022年8月启动试验段建设,2023年4月全面开工,计划2030年全线通水,将从西江干流云浮段引水至雷州半岛,覆盖云浮、阳江、茂名、湛江四市,惠及1800 万人口。</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伦道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短暂休憩后,作家们来到大埇尾生态农场。大埇尾生态农场场主黎代武先生的皮鞋碾过农场红土。这位原茂名物业界的一方霸主此刻变作山大王,与员工们的指间夹着石硖龙眼与鱼塘中跃起的鲫鱼谱成水陆生态诗歌。喜欢摄影的作家,蹲下来拍摄龙眼特写时,发现果实表面还凝结着果农那滴清晨五点落下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 徜徉龙眼果园、藏香猪舍、三基鱼塘,感受乡野清风,了解农场发展情况,并与场主黎代武先生座谈交流。黎场主为大家介绍了农场今后的设想和规划,农场将以自然与人文之美为作家提供创作灵感,期待通过文学笔触为农场注入文化内涵,实现双向赋能。黎场主热诚欢迎市文联、市作协经常组织作家到采风、创作,为美丽的荷塘、美丽的生态农场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市作协副主席黎丹说:“荷塘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心灵。大埇尾生态农场更是个好去处!同时是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这里不仅适合乡野拾趣、返朴归真,还适合洗涤灵魂、坐看云起。比如夏天时,作家们可在这里安心避暑创作美文,也可以带孩子来这里体验亲子生态种养、瓜果飘香的乐趣,享受美美的‘甜夏’。”</p> <p class="ql-block"> 一条文学的长河,正沿着七月最饱满的丰收黄,在高州西南的褶皱里,轻轻荡起。文学采风的座谈会,扬起电扇的微凉与烈日星铁瓦下的热浪,相争热情火舞,奏着乡村振兴的“百千万”之歌。</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是高州市文联、高州市作家协会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为作家们深耕乡村振兴沃土,书写大美高州,传播好心故事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市作协副主席黎丹表示,今后将继续组织此类活动,深入乡村一线,挖掘高州特色资源,以文学创作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高州高质量发展。</p> 图文编辑:邓坤耀